关于爱情的深刻反省-电影论文
对这一段故事的理解不会像寓言一样艰涩,更不会像喜剧小品一样一笑而过。它是生活的投影,是心灵的真实,伴随着审美体验所带来的思考,是最切近爱情本身的现实关照与反省,因此我们对其思想的体会深邃而又亲切。反思现实生活,人们感慨:当今社会,发展如此迅速快捷,使得人们的情感生活也往往如同快餐一般,能够驻留在人们心灵中的美好,已经越来越少。①面对这样的生活背景,年轻人守望爱情的纯真与执著似乎愈发艰难。影片中有一段戏很有韵味:失恋后的黄小仙与热恋中的曾经的客户魏依然进行关于爱情的探讨,进而进行了一次自称是学术研究式的模拟体验。这是一次两种不同爱情观念的碰撞,交流的结果令人很难评价孰是孰非。魏依然的爱情观念实际得近乎于庸俗,他认为他要找的老婆是那种把LV品牌等当做生活必需品而不是把爱情当做生活必需品的姑娘,其理由是省事,因为他有能确保一直供应的足够资源。即使有一天爱情不存在了,建立起来的关系还能靠其他东西维系着。黄小仙当然不能苟同,虽然她承认魏依然代表了当今社会恋爱的一部分心态,但她认为魏依然的恋爱路线过于简约,这是由于他对复杂型人格的姑娘缺少了解,看她们时过于片面。于是他们按照各自的路数约会,不管是黄小仙在高级餐厅吃烧白子恶心到露怯,还是魏依然面对灯光喷泉而萌发浪漫情怀,最终他们都没有说服对方。这是必然的结局。
黄小仙对爱情的守望与执著固然令人赞许,她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还有浪漫与纯情;但是在充满物质欲望的社会环境里,魏依然的说法也未必没有道理,起码他在变化莫测的恋爱过程中具有安全感,因为他有足够的能力应付恋爱对象哪怕是近乎于胡闹的各种物质要求。只要物质以及对物质的欲望不灭,他的爱情就不会溜走,他是踏实的。那么该如何对待爱情呢?联想到李可在能够满足各种物欲的爱情中幸福得忘乎所以、王小贱在性格互补理论鼓舞下对爱情锲而不舍的追求以及8分钟约会中人们对爱情的形形色色的挑剔与苛求,我们似乎领悟到:在当今这个包括生活形态、思想观念甚至感情欲求都多元的现代社会里,爱情也应该是多元的。这其间没有一个同一模式、规则和标准,更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如果非要寻找一个评价爱情的依据的话,那么就是和谐,在爱情生活中,和谐就是硬道理。由此而评说陆然对黄小仙的负情,忽然觉得,他的离开并不完全是由于黄小仙的高傲和任性,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和期待存在分歧,归根结底还是观念的差异。黄小仙的伶牙俐齿、她的清高刻薄,甚或是争吵中的言辞决绝,都是生活表层的不谐,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深处的抵触。陆然首先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逃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还要往前走,黄小仙堵死了他前行的路。他提到了尊严,黄小仙的相处方式和对爱的随心所欲让他体会不到自尊,这是致命的,是一种无法靠忍让就能克服的感觉。这里无所谓谁的责任,只是不合适,他们不合适在一起,她不是他想要的。由于都没有及时地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经历了七年的磨合,亲昵与关怀、迁就与争吵、忍让与宽容,一路走来,陆然首先醒悟了,他对黄小仙说:我们不是一不小心走到这一步的,可见他对七年爱情生活的判断是理智的。最终他逃避了,逃离时,两败俱伤。统统惨败,谁都没有全身而退,这是黄小仙在失恋第33天时说的,她痛惜他们毁掉了曾经的梦想与承诺,说这些话时她泪流满面。这就是成熟的代价。
在没有失恋之前,黄小仙与所有那些飘在都市中的白领们一样,像一条勤奋的游鱼,穿梭在城市的人流中为生活而奔忙着。每一次机遇似乎都是挑战,每一个压力都洋溢着希望,紧张而又充实,辛苦而又快乐,再加上陆然的爱情,她活得有滋有味。作为一个现代女性,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黄小仙都是优秀的。她美丽、睿智、率真,浑身上下洋溢着现代气息和青春的活力;相比于李可那种只知道物质享乐的女孩,她有思想、有追求、有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同时有极好的口才能把自己的感觉和见解表述得无懈可击。无论怎么说,黄小仙都显得成熟、生动而有魅力。就这样一个人,失恋了,而且是对方放弃了她,所有的海誓山盟都烟消云散。为什么呢?黄小仙曾经是陆然心中的梦想,关于他未来的每一幕里都希望有她的出演,可他放弃了他的梦想与承诺。油然而生的困惑让我们不得不追寻,她究竟在哪儿失落了她的爱情?
认真审视黄小仙的生活,我们发现,她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以至于她的清高更像孤傲,她的自信近于固执,她把自尊维护得风雨不透。她在职场里冷静地审视她的同事们,心里偷偷地评价却从不和他们进行工作以外的亲近,下班以后更是视同路人,直至失恋后才第一次参加他们的聚会。她很难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和王小贱共事两年,争吵的次数比一对二三十年的夫妻还多;她醉酒后情之所至本想让陆然送她回家,可陆然的某些话刺激了她的自尊,她立刻放弃了。凡此种种,让我们觉得,她对待生活的态度似乎缺少一种胸襟,显得不够宽阔。她过于地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以至于她的优势变成了她的囿限,这不能不是一种遗憾。这样的性格,如果放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也许不必过于苛责;但是,在爱情生活中就大不相同,性格上的弊端可能会随时凸显,甚至放大;交往中的一方过于坚持自我,往往会给对方带来不适和压力,甚至伤害。如果性格上的固执和生活中的错误相得益彰,那么爱情的失误或者失败将不可避免。爱情毕竟是两个人的事,有谁愿意和刺猬拥抱呢?道理似乎并不深奥,但真正地意识到并处理好却很难。因此而失恋的、失意的、失望的例子比比皆是,想想影片中的8分钟约会,几百人的对对碰仅成功三对,可见正视自我,敞开胸怀接受对方该有多难?怎样才能走出爱的困惑呢?影片的最后,有一段内心独白:所谓的自我,所谓的感情洁癖,所谓的据理力争,是我这段感情的病灶,每当问题出现时,我最常做的不是倾听,而是抱怨,不是合作,而是攻击……黄小仙的故事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反省。
影片的开头,黄小仙在讲述她的故事之前,给我们描述了几种典型的恋爱失败而分手的现场,不言而喻,每一个分手的背后,都有一个不成功的爱情的故事。就像分手的形式千姿百态一样,恋爱失败的原因同样是千差万别。这似乎让我们感受到某种暗示,对爱情的理解远没有影片故事所描述的那样简单,其复杂性的神秘因人而异。黄小仙是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闯进分手现场的,因此她对那个香雾弥漫的场景终生难忘,甚至说得清每种香味迎面扑来的顺序,可她却说不清在哪儿出现了问题。事情何以发生得如此突如其来?难道就没有一点儿的蛛丝马迹?难道就没有一丝差样的感觉?真的没有。这是黄小仙的性格所决定的,她的自傲、自信、自视颇高使她无法感觉到别人的变化,整天只是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随心所欲,当她看到那一幕时只能目瞪口呆。接下来33天的失恋生活让我们与她一起反思了这段爱情。举一反三,让我们得到了更多的爱情的感悟和失恋的反省。但这只是一个个案,尽管人物命运具有很多的社会共性、人物性格具有鲜明的个性,但这只是引导我们思考的一个契机;关于爱情、关于失恋,影片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反思空间,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去思考。从这个意义讲,影片的思想价值带给我们的影响将会更加深远。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12年15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