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军事教育结构-教育论文
作者:刘洁来源:原创日期:2012-09-04人气:780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教与学的最优化。也就是说,教育技术不仅仅指设备器材那样的物质技术,还应包括更为重要的涵义关于学与教全过程的系统方法。它是教育教学过程构成要素的集合,是针对教育目标做出的优化组合,是开发并利用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各种技术、手段与方法的集成系统,是对“教育中的技术”与“教育的技术”的有机整合。
一、当前军队院校教育的转折
(一)教育思想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
教育思想从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着以多媒体信息网络(数字图书馆、网络学院等)为主要信息源的终身教育发展。在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的时代,人们凭借一次性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基本上可以享用终身。但当今是“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技术的陈旧老化速率大大加快,人们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所用到的知识,往往不是教科书上所学到的东西。军校教育只是交给了学员进入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掌握了这把钥匙,每当实际工作岗位上需要什么知识,就知道到那里去找,找到后能通过自己学习、消化、理解、掌握和运用它。因此,人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接受教育。现代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数字图书馆和各种信息资料数据库,为学员终身接受教育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然而,信息网络只是学员接受终身教育的技术支撑条件,如何针对社会上不同群体的需求,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力度,策划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教学计划(Program),筛选学习内容,对学习过程进行指导、考核和发放证书等这一系列教育工作,仍然是军队院校责无旁贷的义务。
(二)教育模式从封闭式教育向网络化教育转变
教育模式从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的网络化教育转变,这就为军校扩大办学规模,开创新局面,创造了空前机遇。长时期以来,军校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教员们凭借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在由围墙封闭起来的校园内进行教育。要扩大军校的教育规模,首先需要增加教员、教室和宿舍,也就是需要增加教育投资。发展中国家,由于财力不足,使高教发展迟缓。而科技和人才的落后,又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随着多媒体网络化教育的兴起,学员不仅能在校园内的多媒体教室,而且能在军营里、家里或办公室,在任何能上网的地方,按自己需要开展学习,这就完全突破了封闭的校园教育概念,使军校教育能面向全社会的不同群体,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实施开放式教育。使军校教育规模的扩大,不再受校园硬件设施的限制,为军校通过网络开展高等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三)教学组织形式正从一维层次结构向二维矩阵式结构转变
军校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采用校系室学员队四个层次的固定树状一维结构,在管理体制上采用校院(系)两级管理。最基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教研室(教员)和学员队(学员)。教研室是院(系)按照承担教学课程的需要而建立的教学组织,并把教师按讲授课程组织到相应教研室去。教研室对于落实教学任务、开展教研活动、帮助青年教员提高教学水平等,起过重要作用。学员队是军校学生的基层组织形式,在学年制情况下,对于加强学员管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集体活动和学员互助等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研任务的加重和完全学分制的推行,上述单一化的刚性基层组织形式对教员与学员具有一定束缚作用,不利于原课程的淘汰,新课程的增加,选修课的开设;不利于教员参加跨院(系)合作的科技项目;也不利于学员跨院(系)选课和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因此,有些院校按教学和科研两类任务对教员加以组织,实行教学、科研二维矩阵模式管理,一个教员既根据承担教学课程的类型和学科方向参与(或隶属)相应的教学组织(如教研室),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或课题,参与某个科研组织(如研究所或中心),教员属于哪个组织,可以根据承担任务的变化而灵活组合。对学员的管理则在实施年级(队)管理的同时,加强对各种学员社团、第二课堂和宿舍文明建设活动的指导,培养学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军事教育结构
(一)优化教学队伍
教学队伍的优化就是以较少的教员编制员额,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教员是军事教育的主导,是现代军事教育技术的应用者,是完成军事教育的人为因素。教员在军事教育岗位上经过培训和工作实践,应具备较强的授课能力、教材制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员按能力进行分工优化和岗位优化。授课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员应承担课堂教学,科研能力和多媒体开发能力强的人员从事教学准备工作。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可以打破课堂教学传统的个人准备到个人实施的模式,建立多人准备到个人实施或多人实施的新模式,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样,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分工不合理的状况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使教员资源合理分配,达到优化教员资源的目的。
采用远程教学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员队伍的重要途径。远程教学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教学系统。以网络为载体的远程教学,可以突破地理区域的限制,只要用户接入特定的教学网络,就可以使用网上的各种教学信息。这对那些不能集中学习的学员非常适合。以网络为工具的远程教学可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对学员人数不限制,一名教员可以指导上千名学员。对军事教育来说,基础教育部分更适合于网上教学,借用社会教育资源,减少军事教育资源。
(二)优化教学设备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设备,不仅局限于教室内的教学设备,还包括远程教学、网络教学设备。主要由教学网络,1-2个前端演播室,几个终端多媒体教室和专用多媒体教室等组成。由于教学设备投资较大,如设备利用的不好,将会造成极大浪费。教学设备在初建时就应考虑优化使用问题,以满足教学需要为前提,兼顾先进性和可持续性。根据资金情况做到先主后次,先重后轻,先急后缓,逐步增加。设备使用应制定周密计划,在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条件下,重点抓好网络两端设备资源的利用。前端演播室用于拍摄和直播主讲教员授课,终端多媒体教室用于学员听课和自学。基础课教学应以网络化的大型授课为主,专业课内容应以专业多媒体教室为主。多媒体教室的使用要分开梯次和层次,做到不闲置、不拥挤。
(三)优化教学课时
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有相应的课时来保障。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是“固定值”,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要使其成为“变化值”,从而达到优化课时资源的目的。教学准备阶段。授课教员依据教学内容,查询网上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完成电子教案。教学实施阶段。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是课时资源优化的重要环节。以往的课程安排共性较多,过于强调计划、大纲、教材、授课方法及考试形式的统一,忽视了学员个性的发展。课程结构比例失调,必修课比例高,选修课比例低,学员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少。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教学全过程的优化铺平了道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拓宽了教学途径,使教学手段变得更加科学、更加智能化。过去多媒体教学,主要是配合教师讲授和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而未来的课堂教学应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方式,打破教员心传口授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传递信息,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借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当前军队院校教育的转折
(一)教育思想从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
教育思想从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着以多媒体信息网络(数字图书馆、网络学院等)为主要信息源的终身教育发展。在科学技术发展缓慢的时代,人们凭借一次性学校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基本上可以享用终身。但当今是“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技术的陈旧老化速率大大加快,人们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所用到的知识,往往不是教科书上所学到的东西。军校教育只是交给了学员进入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掌握了这把钥匙,每当实际工作岗位上需要什么知识,就知道到那里去找,找到后能通过自己学习、消化、理解、掌握和运用它。因此,人们要“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接受教育。现代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数字图书馆和各种信息资料数据库,为学员终身接受教育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然而,信息网络只是学员接受终身教育的技术支撑条件,如何针对社会上不同群体的需求,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力度,策划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的教学计划(Program),筛选学习内容,对学习过程进行指导、考核和发放证书等这一系列教育工作,仍然是军队院校责无旁贷的义务。
(二)教育模式从封闭式教育向网络化教育转变
教育模式从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的网络化教育转变,这就为军校扩大办学规模,开创新局面,创造了空前机遇。长时期以来,军校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教员们凭借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在由围墙封闭起来的校园内进行教育。要扩大军校的教育规模,首先需要增加教员、教室和宿舍,也就是需要增加教育投资。发展中国家,由于财力不足,使高教发展迟缓。而科技和人才的落后,又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随着多媒体网络化教育的兴起,学员不仅能在校园内的多媒体教室,而且能在军营里、家里或办公室,在任何能上网的地方,按自己需要开展学习,这就完全突破了封闭的校园教育概念,使军校教育能面向全社会的不同群体,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实施开放式教育。使军校教育规模的扩大,不再受校园硬件设施的限制,为军校通过网络开展高等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三)教学组织形式正从一维层次结构向二维矩阵式结构转变
军校教学组织形式一般采用校系室学员队四个层次的固定树状一维结构,在管理体制上采用校院(系)两级管理。最基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教研室(教员)和学员队(学员)。教研室是院(系)按照承担教学课程的需要而建立的教学组织,并把教师按讲授课程组织到相应教研室去。教研室对于落实教学任务、开展教研活动、帮助青年教员提高教学水平等,起过重要作用。学员队是军校学生的基层组织形式,在学年制情况下,对于加强学员管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集体活动和学员互助等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研任务的加重和完全学分制的推行,上述单一化的刚性基层组织形式对教员与学员具有一定束缚作用,不利于原课程的淘汰,新课程的增加,选修课的开设;不利于教员参加跨院(系)合作的科技项目;也不利于学员跨院(系)选课和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因此,有些院校按教学和科研两类任务对教员加以组织,实行教学、科研二维矩阵模式管理,一个教员既根据承担教学课程的类型和学科方向参与(或隶属)相应的教学组织(如教研室),又根据自己的科研方向或课题,参与某个科研组织(如研究所或中心),教员属于哪个组织,可以根据承担任务的变化而灵活组合。对学员的管理则在实施年级(队)管理的同时,加强对各种学员社团、第二课堂和宿舍文明建设活动的指导,培养学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军事教育结构
(一)优化教学队伍
教学队伍的优化就是以较少的教员编制员额,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教员是军事教育的主导,是现代军事教育技术的应用者,是完成军事教育的人为因素。教员在军事教育岗位上经过培训和工作实践,应具备较强的授课能力、教材制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员按能力进行分工优化和岗位优化。授课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员应承担课堂教学,科研能力和多媒体开发能力强的人员从事教学准备工作。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可以打破课堂教学传统的个人准备到个人实施的模式,建立多人准备到个人实施或多人实施的新模式,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样,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分工不合理的状况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使教员资源合理分配,达到优化教员资源的目的。
采用远程教学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员队伍的重要途径。远程教学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教学系统。以网络为载体的远程教学,可以突破地理区域的限制,只要用户接入特定的教学网络,就可以使用网上的各种教学信息。这对那些不能集中学习的学员非常适合。以网络为工具的远程教学可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对学员人数不限制,一名教员可以指导上千名学员。对军事教育来说,基础教育部分更适合于网上教学,借用社会教育资源,减少军事教育资源。
(二)优化教学设备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设备,不仅局限于教室内的教学设备,还包括远程教学、网络教学设备。主要由教学网络,1-2个前端演播室,几个终端多媒体教室和专用多媒体教室等组成。由于教学设备投资较大,如设备利用的不好,将会造成极大浪费。教学设备在初建时就应考虑优化使用问题,以满足教学需要为前提,兼顾先进性和可持续性。根据资金情况做到先主后次,先重后轻,先急后缓,逐步增加。设备使用应制定周密计划,在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条件下,重点抓好网络两端设备资源的利用。前端演播室用于拍摄和直播主讲教员授课,终端多媒体教室用于学员听课和自学。基础课教学应以网络化的大型授课为主,专业课内容应以专业多媒体教室为主。多媒体教室的使用要分开梯次和层次,做到不闲置、不拥挤。
(三)优化教学课时
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有相应的课时来保障。教学大纲规定的课时是“固定值”,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要使其成为“变化值”,从而达到优化课时资源的目的。教学准备阶段。授课教员依据教学内容,查询网上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完成电子教案。教学实施阶段。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是课时资源优化的重要环节。以往的课程安排共性较多,过于强调计划、大纲、教材、授课方法及考试形式的统一,忽视了学员个性的发展。课程结构比例失调,必修课比例高,选修课比例低,学员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少。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教学全过程的优化铺平了道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拓宽了教学途径,使教学手段变得更加科学、更加智能化。过去多媒体教学,主要是配合教师讲授和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而未来的课堂教学应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方式,打破教员心传口授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传递信息,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借以提高学习效率。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