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典诗词思想情感的方法-文学论文
作者:潘朝德来源:原创日期:2012-09-15人气:1301
鉴赏诗词的思想情感要懂得知人论世,善于借助诗词的写作背景即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以及诗人创作时的身份、地位、处境、思想倾向和状态等综合理解、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诗词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更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都会在同时期的作品上打上印记。唐朝在强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诗歌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李白的《兰陵别儿童入京》、王昌龄的《从军行》等。而中晚唐时期,政治腐败,国势衰微,人民生活痛苦,诗歌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如杜甫的《春望》、杜牧的《过华清宫》、刘禹锡的《石头城》。
学生对一线大诗人的个人情况相对比较熟悉,但对二、三线诗人的情况大多不甚了解,此时,一定要注意鉴赏诗词的标题、序言、注释等。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这些信息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有极大帮助的。
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1的诗词鉴赏题——鉴赏刘孝绰《咏素蝶诗》。
题目给这样的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应该说,大多数学生对刘孝绰这个作家的个人情况还是不太熟悉的,这是命题者给出注释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注释恰好让广大考生对陌生的刘孝绰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把握,这为鉴赏这首诗的思想情感指明了方向。
二、意象把脉法
善于抓住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来理解、领悟诗词的思想情感是一条重要的路径。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十分丰富,大多有固定的含义,寓意深刻,如“月亮”易引发思亲、思乡、思国之愁,“折柳”往往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蝉”寓指高洁的人品等,诗人对意象的选取和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
四、结构导引法
古典诗词的内部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篇幅短小的古典诗词大多具有前半部分写景或叙事,后半部分抒情或议理的结构特点。而诗词中的景与情,事与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叙事都是为了抒情、议理。借助诗词这一结构特点来指导我们鉴赏、领会诗词的思想感情是大有裨益的。
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2诗词鉴赏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图,渲染了边境紧张的局势;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如能结合边塞诗的类型特点来综合分析、理解,互相印照,则效果更佳。
以上介绍了四种鉴赏古典诗词思想感情的方法,这些方法是相互联系的,要注意综合运用。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仅择一二做一些阐释,希望能给正在高考复习沙海上艰苦跋涉的莘莘学子带来一丝滋润,诚如是,也就达到笔者写作此文的初衷了。
诗词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更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都会在同时期的作品上打上印记。唐朝在强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诗歌多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如李白的《兰陵别儿童入京》、王昌龄的《从军行》等。而中晚唐时期,政治腐败,国势衰微,人民生活痛苦,诗歌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如杜甫的《春望》、杜牧的《过华清宫》、刘禹锡的《石头城》。
学生对一线大诗人的个人情况相对比较熟悉,但对二、三线诗人的情况大多不甚了解,此时,一定要注意鉴赏诗词的标题、序言、注释等。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这些信息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有极大帮助的。
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1的诗词鉴赏题——鉴赏刘孝绰《咏素蝶诗》。
题目给这样的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应该说,大多数学生对刘孝绰这个作家的个人情况还是不太熟悉的,这是命题者给出注释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注释恰好让广大考生对陌生的刘孝绰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把握,这为鉴赏这首诗的思想情感指明了方向。
二、意象把脉法
善于抓住诗词中的典型意象来理解、领悟诗词的思想情感是一条重要的路径。
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十分丰富,大多有固定的含义,寓意深刻,如“月亮”易引发思亲、思乡、思国之愁,“折柳”往往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蝉”寓指高洁的人品等,诗人对意象的选取和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
四、结构导引法
古典诗词的内部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篇幅短小的古典诗词大多具有前半部分写景或叙事,后半部分抒情或议理的结构特点。而诗词中的景与情,事与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叙事都是为了抒情、议理。借助诗词这一结构特点来指导我们鉴赏、领会诗词的思想感情是大有裨益的。
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2诗词鉴赏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图,渲染了边境紧张的局势;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如能结合边塞诗的类型特点来综合分析、理解,互相印照,则效果更佳。
以上介绍了四种鉴赏古典诗词思想感情的方法,这些方法是相互联系的,要注意综合运用。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仅择一二做一些阐释,希望能给正在高考复习沙海上艰苦跋涉的莘莘学子带来一丝滋润,诚如是,也就达到笔者写作此文的初衷了。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