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张艺谋早期电影中的传统音乐元素-电影论文
一、张艺谋早期电影音乐中的音乐素材运用
张艺谋早期电影音乐的素材多数都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如《红高粱》的《抬轿曲》源于河南的传统民歌《编花篮》,《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其曲调移植了传统号子《打夯歌》,在演唱方法上借鉴了传统戏曲“花脸”的唱法,体现了主人公的阳刚之气和粗野的性情。《酒神曲》的旋律源于湖南花鼓戏,是中国传统民歌和地方戏曲结合运用的成功典范。电影《菊豆》的主题音乐,是根据童谣《铃儿歌》发展而来的。这是一首欢快的儿童歌曲,曲作者赵季平在选用这首儿歌作为音乐素材时,改变了其原有节奏,将速度放慢一半,并运用古老的传统吹奏乐器埙为演奏乐器,使主题音乐的意境变得古朴苍凉、凄怨哀婉。《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早期电影中音乐创作最成功最富特色的影片之一,其音乐素材主要是来源于京剧。在影片的音乐创作上,赵季平把京剧音乐的各种元素运用得淋漓尽致,颇具中国传统特色。影片中的各个唱段都是源于京剧传统剧目的著名唱段,例如三太太演唱的《苏三起解》,就是京剧传统剧目《玉堂春》的著名唱段,板式是属于西皮流水。女生合唱是该电影中较有特色的音乐,其旋律音调源于京剧曲牌,它根据影片情节的变化,其节奏、板式也变化多样,是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元素与现代女声合唱演唱形式的有机结合。影片音乐中打击乐的运用体现出传统戏曲音乐的特色,它使用了京剧“武场”中经常出现的“急急风”。通过这些传统音乐素材的运用,彰显出这部电影的传统文化特征,也多方面显现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电影音乐中传统音乐素材的运用并不完全是直接的一成不变,其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及观众欣赏水平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它必须与时代紧密结合,缺乏时代感的音乐作品是没有感染力的。作曲家赵季平先生曾说过: “民族风格并不是用一两件民族乐器就是民族风格,民族风格最根本的是用民族素材来表现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张艺谋早期的电影音乐在传统音乐素材的运用上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本色的、原汁原味的音乐素材,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传统理念。例如,影片《红高粱》中的《妹妹你大胆往前走》,《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京剧唱段,都是保持了传统民歌和戏曲的本色。二是在影片音乐中把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融合并在运用手法上进行创新。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曲作者将中国传统戏曲打击乐与现代合唱的演唱相结合,影片的最后将女声合唱、大提琴与传统戏曲打击乐相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三是紧密结合影片中的情节,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一个情节,老爷对颂莲的做法很不满,生气去了三太太的房间,颂莲神情落寞地在楼顶上行走,这时的背景音乐是三太太清唱的京剧选段《红娘》中的西皮流水。影片中三太太演唱的这段清唱与京剧原版的流水节奏有很大不同,速度放慢了许多,主要是为配合剧中的情节和此时三太太的心情。
二、张艺谋早期电影音乐中的音乐体裁运用
中国传统音乐的各种体裁在张艺谋早期电影音乐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显现出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丰富性。在《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三部影片中,曲作者赵季平以新颖独特的手法,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民歌、民间歌舞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等体裁来与影片的剧情、内容、画面、人物性格等紧密结合,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习惯、审美视觉、审美理念。
(一)民歌体裁的运用
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流传最早、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音乐体裁,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创作的,最能体现人民群众情感的音乐表现形式。影片《红高粱》在多处地方都运用了民歌的体裁形式,如《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酒神曲》等,演唱这些民间歌曲时,没有用乐器伴奏烘托气氛,而是让剧中的人物直接演唱,显得淳朴、自然,生活气息浓厚。
(二)民间歌舞音乐的运用
《红高粱》音乐中的“抬轿曲”则采用民间歌舞音乐的形式,它边行走边演唱,曲调粗犷豪迈、热烈欢腾,表现了北方农村民间歌舞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三)戏曲音乐的运用
其最显著的就是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京剧音乐是该电影音乐中的重要元素,它与影片中的内容、画面等相匹配,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鲜明的特色。影片中京剧音乐的出现方式主要有三太太的演唱,留声机播放的京剧唱片,打击乐的运用和女声合唱。三太太在影片的三处地方演唱了京剧,一是在颂莲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演唱的声音把老爷和颂莲吵醒了,其目的是想夺回老爷对她的恩宠。二是为讨好老爷,为老爷演唱了《苏三起解》。三是在院子里演唱,这次是为自己唱的,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美好回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怨恨。留声机播放的京剧在影片的两次场景中出现,一次是三太太、颂莲和高医生等人打麻将时,播放了三太太以前唱的京剧唱片,它代表了三太太过去的辉煌。另一次是播放了京剧名段《御碑亭》,此唱段的内容表达了三太太对戏中人物和自己悲惨命运的感受。打击乐在影片的开头部分就出现,其音乐是京剧武场音乐中常出现的“急急风”,它的音乐特点是节奏快,具有烘托剧情和某些场面的气氛。从影片的开头至结尾,作为剧中每一段的开头字幕和点灯、灭灯等场景的配乐,打击乐在影片中反复出现,也成为该电影音乐中的主要旋律之一。女声合唱是影片音乐中的另一主要旋律,它也在剧中反复出现,其特点是没有具体唱词,主要是结合剧中的情节来表达某种情绪。
(四)民间乐种的运用
中国的民间乐种历史源远流长,分布很广,类别繁多。张艺谋早期电影中在一些表现民俗风情的情景中,运用了一些具有地域特点的民间传统乐种。例如,在《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两部影片的娶亲场景中,曲作者就运用了民间吹打乐的形式来烘托影片的情景气氛,曲调欢快流畅,地域特色鲜明,表现了北方汉族地区传统的娶亲风俗。
三、张艺谋早期电影音乐中的传统乐器运用
中国传统乐器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而诠释的。我们在张艺谋早期电影音乐中多次听到了中国传统乐器的声音。例如,影片《红高粱》在“颠轿”戏中,运用了吹管乐器唢呐、打击乐器锣鼓,其声音嘹亮,响彻云霄,将黄土地上质朴勤劳的人民群众那种豪放、粗犷和充满野性的性格表现得惟妙惟肖。在“我爷爷”和“我奶奶”野合的那场戏,曲作者用了三十支唢呐,四支笙,加一件中国传统的大箭鼓来模拟人声,其音响效果奇特,表现出一种最本色的生命情怀,极具感染力。《红高粱》的音乐创作在当时具有开创性,在传统乐器的组合和编配上也独具匠心,简洁的音乐风格既体现出民族传统性,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是中国电影音乐民族风格和现代审美相统一的成功典范。《菊豆》的主题音乐是选用了中国古老的传统吹奏乐器埙来演奏的。埙这种乐器具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其音色古朴醇厚,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也是古代最重要的乐器之一。电影的曲作者赵季平选用埙这件古老的乐器来演奏影片的主题音乐,寓意深长,如泣如诉的音调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被挤压变形的人性。影片中有一段情景,是杨老板的侄子杨天青偷看菊豆洗澡时被菊豆觉察,菊豆干脆向杨天青袒露出满是伤痕的上身并向他哭诉着自己的不幸。这一段的背景音乐是由埙吹奏出的低沉哀怨的音调,音乐的意境是菊豆内心痛苦的真实写照。由埙演奏的主题音乐,在影片中时隐时现,根据剧情的变换,时而凄怨、时而平淡,好似一个幽灵飘荡在空中。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所选用的传统乐器主要是笛子和京剧中的打击乐器。笛子在影片中代表着主人公颂莲的美好过去,听到笛子的声音,就使她回想起过去幸福快乐的生活。笛子是她结婚前,父亲留给她的珍贵遗物,也是过去曾给她带来快乐生活的乐器,因此,她对笛子有深厚的感情。影片中,她第一次听到笛子的声音,是老爷的大儿子飞濮吹奏的,此时的颂莲被笛声深深地吸引住了,并陷入了对过去的幸福美好生活的回忆中。第二次听到笛子的声音,也是由飞濮吹奏的,这一次听到笛子声,颂莲感情非常冲动,她快步回到自己房间,想拿出笛子,但老爷告诉她,笛子已经被烧掉了。是老爷剥夺了她对笛子的一往情深,也剥夺了她对过去美好生活回忆的权利。笛子声音第三次出现是在颂莲生日那天,因为她假借怀孕欺骗老爷,而失去了老爷对她的恩宠。这一天她喝得酩酊大醉,借酒发泄,在这里,她试图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可还是没有实现。笛子声代表着封建社会女性和男性的地位。
四、结 语
张艺谋早期电影音乐作品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土壤中,其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审美意志、审美要求和审美感受,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电影作品中的成功再现。我们通过对张艺谋以上三部电影音乐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以其深远厚重的历史积淀赋予了张艺谋电影音乐作品旺盛的生命力,是其电影的灵魂,它代表了张艺谋早期电影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张艺谋电影音乐作品在国内国际产生广泛影响并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根本。我们研究探索它,其意义在于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电影早一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文章来源于《电影文学》杂志2012年第16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