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企业对应届毕业生需求调查分析-经济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时代金融》田稼园日期:2012-10-22人气:1728

  一、调查方法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共发放100份问卷,回收9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85份,统计结果,以此数据为本次调查报告的最终数据。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性别: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男女各占50%。

  2.职业状况:在调查对象的职业中,语言类专业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4%,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3%,机电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占总人数的13%,人文类专业大学生占总人数的6%,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需求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1.毕业生对11年就业形势的看法:11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11届毕业生认为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其中大部分毕业生缺乏足够的信心,仅有20.07%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己对找到合适的工作充满自信”;而高达42.97%的毕业生表示“找到工作则需通过相当的努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毕业生对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有28.86%的毕业生明确表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找到合适的工作信心不足”,另外,有8.10%的毕业生表示“就业形势堪忧,担心找不到工作”。

  2.“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日趋普遍。就业态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市场上人才供给的情况。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而44.21%的12届毕业生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这种观念一方面表示毕业生就业的心态有了很大程度的转变;而这种似乎注定会导致跳槽产生的心态,对企业来说,在引进大学毕业生后,如何吸引、保留人才成了企业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相关内容分析见报告其他部分。

  3.大学生的薪酬期望绝大部分在2000至3000(元/月)。调查显示,毕业生对自己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主要还是集中在1500以上及2000~3000元之间。

  (二)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及需求分析

  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未找到工作的应届毕业生超过100万,而2009年应届毕业生人数为611万,应届毕业生的人数空前巨大。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而企业总体招聘数量却有所减少,这为有招聘应届毕业生计划的企业选拔优秀应届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通过调查我们发现,2009年计划招聘一流名校(如北大、清华等)的企业有4.1%,比2008年的2.0%增加了一倍;计划招聘全国211重点工程大学的企业为35.9%,相对于2008年的30.8%增加了5.1个百分点。

  “招聘时,对大学生有哪些要求”统计如下:

  对于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企业和大学生间有着较大的差别。在企业看来,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调整学生就业心态,而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反而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反观大学生,大学生认为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是重中之重,“调整就业心态”反而并不重要。

  当前人才市场供大于求,而且企业是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体,企业和大学生在这方面认知上存在的差别就要求大学生就业时还是应该多参考企业人士的意见,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分析大学生求职难的问题上,“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是困扰大学生求职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就这一点来说,企业人士和大学生都是这么认为的。其次企业人士还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及“能力不足”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然而大学生更倾向于“求职方法技巧欠缺”及“对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太了解”。

  (三)毕业生与企业人力资源供需之间现状分析

  从企业和各高校大学生的对比的调查结果情况来看,二者存在多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会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产生很大的分歧,从而导致人力资源不能合理、有效配置,对整个社会来说也会造成巨大的人力浪费。同时由于人力供需之间结构性的差异,资源内耗将会持续增加,对企业及毕业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10年各类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高达410万,1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是5年前的三倍,而从我们调查的企业11年招聘大学生的人数来看,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同步,在调查的企业中,只有35.39%的企业表示11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而且还有28.03%的企业表示11年招聘的大学生人数有所减少,所以从用人单位来看,11年招聘大学生人数只是有小幅增长,远远低于大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由于毕业生人数的增长和企业用人数量的增长不同步,所以在基础层面上,二者已经有了供需之间的差异。整体的来看,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上,大学生和企业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大学生更注重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在就业竞争中胜出,而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认知上解决。这样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还是对自己的能力素质感到不满意,仍然希望有提升的空间。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大学的教育内容及形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要求造成的。而企业对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的关注,说明大学生在认知层面上可能和企业的用人标准有差距,在企业给大学生的建议中,“眼高手低”是企业最为诟病大学生的一个缺点。

  (四)企业对毕业生看法

  调查显示,企业认为大学生普遍缺少“实干和综合素质”。此外,还有12%的企业认为,大学生最缺乏敬业和团队精神。很显然,问题就出在求职者没有很好的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往往以个人的意志和爱好来迎合企业的需求。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考虑到企业发展和目前知识的更新速度,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能单从知识的层面上来讲,因为知识是学不完的,也是永远不够用的,像外语和计算机,从层面上来讲只是一个工具的问题,远远上升不到素质层面,所以本次调查从毕业生的能力和品质入手,期望揭示企业在这两个方面的需求是什么。

  就本次调查而言,在能力方面,企业最看重的能力排在前三位的是: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然后依次为协作能力、执行能力和社交能力;在品质方面,企业最看重的品质排在前三位的为:敬业、诚实和责任心,然后依次为积极、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所以,就就业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自己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外,对企业所要求的能力和品质要有一个认识,并着重培养自己的这些能力,养成好的习惯,从而练就好的品质。学校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从育人角度来讲,如果要以为企业培养人才出发,也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上述企业最看重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企业所最不能忍受的缺点,树立企业最看重的品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就业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

  2.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大学生对招聘单位的选人标准、用人单位招聘岗位的岗位知识等方面与企业本身有巨大差异。

  3.大学生更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道德”沦为大学生遗忘的角落,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德才兼备”是其招聘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些方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严重分歧。

  (二)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笔者从大学生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1.关于就业心态的建议。调整心态,放低架子,虚心学习,在能力没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应该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

  2.关于专业知识的建议。关键在于提高并深化自身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综合能力;要有适当的薪酬期望;将专业理论全面化,提高基础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

  3.关于实践。希望大学生能够了解社会目前的情况,及时调整就业心态,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达到理想就职,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和实践,端正就业态度,提高自身素质;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建议多参加社会实践,这对求职者、对企业而言是双赢。

文章来源于《时代金融》杂志2012年第23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