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阶段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经济论文
一、正确认识会计监督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所谓会计监督,就是通过通过对原始凭证和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检查,借以监督保证企业自身各项业务往来及相关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和效益性。会计监督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是企业整个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督效果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企业的财经秩序和整体管理水平的优势上。当前,财经领域以权谋私、贪污、挪用公款,逃避各项税收,私设“小金库”,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等各种违法违纪屡禁不止和严重造成效益流失等问题的存在,其原因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不力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做好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尤为重要。会计监督是一种自我约束机制,它贯穿于事前、市中、事后的各项业务活动之中。通过搞好会计内部会计监督,不但能够促使和保证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及财务收支内容能够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而会计本身作为一种管理活动,通过日常核算、事前决策、事后分析等一系列的财务监督工作,对提高企业自身专业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实现最佳经济效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内容
(一)对会计凭证、账簿进行审核监督
当前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对凭证、账簿的审核不仅要求对会计凭证的真实、合法、准确、完整等各个方面进行把关监督,还应按照会计法规的规定,加强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合法、不真实、不完整、不正确的原始凭证坚决不予受理,从源头就开始控制财务信息质量。
(二)加强对财务收支情况的监督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职责就是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所以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单位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才能堵塞漏洞,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对企业财务收支审核监督时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财务收支的事前、事中,保证财务收支的有序管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违反规定不纳入单位统一会计核算的财务收支,应当制止和纠正;对违反国家统一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
(三)建立财产清查制度,加大财产监督力度
一是加大对各项财产物资的管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部分地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进行账物核对,对发现出入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二是加强现金流量分析预测,严格控制现金流人和流出,建立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对的制度。通过财产清查,不仅可以改善经营管理,保护各项财产的安全与完整,也能够确定各项财产的实存数,以便查明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相符,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四)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现阶段市场瞬息万变,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应加强自身的时效性,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做到及时的监督、准确的判断,使企业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全面、及时的解决,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合法、合理性,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三、当前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会计监督管理体制
我国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内部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内部牵制与制约机制。使得会计不能有效的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不力,出现部分企业经营者私欲膨胀,以种种非法手段侵吞国家资产。
(二)单位负责人的法制意识不强,会计信息失真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企业负责人缺乏应有的法制观念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部分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伪造会计凭证,弄虚作假,办理违法会计事项,致使会计工作不能行使其监督职能。
(三)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监督的直接参与者,部分企业财会人员没有基本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不强,综合业务素质不高,对专业培训不够重视,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自我管理能力差,惟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下支配下,部分会计人员屈从于上级的意志,参与甚至伪造虚假的会计信息。将会计监督置之一旁,致使会计人员发生操作性、原理性错误的概率大增。
四、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会计管理体制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企业内部管理变得日益重要和复杂。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效的管理和正确的决策,就必然离不开会计管理活动,从而要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会计管理体制,让会计回归企业,解除会计所代行国家行政监督职能。只有这样,会计人员才能轻装前进,大胆地监督。
(二)加强会计岗位的职责划分
记账人员与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将失误、舞弊等问题控制到最低限度。明确在人事任免中的利害关系,建立回避制度,如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和财务主管;会计机构负责人、财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担任出纳工作。
(三)提高企业负责人法制意识
为使企业领导决策机构增强执行会计法律、法规的意识,按国家财经制度办事,应结合企业干部管理工作,加强对企业分管会计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对财务收支由审批权的领导的财经法规和会计知识的教育培训。财经法规是会计工作行为的准则,严格执行财经法规、规范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行为,是搞好企业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建立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过硬、结构合理的财会队伍是会计工作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搞好会计基础工作的先决条件
在这方面,企业主要是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企业财务人员可定期举办党的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学习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政治思想素质。同时可利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借鉴先进单位的经验、取长补短、充实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另外,建立财会人员评议考核机制,逐步推行竞争择优上岗制度。
文章来源于《时代金融》杂志2012年第23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