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钢铁行业的并购特点与趋势-经济论文
一、中国钢铁行业并购的模式
中国钢铁行业自2005年之后,涌现出一轮又一轮的并购浪潮。根据其并购模式的不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中央企业跨区域对地方企业的并购
作为中国钢铁企业龙头老大,宝钢近几年频频出手,先后跨区域并购了八一钢铁和宁波钢铁。从成效看,宝钢的跨区域并购模式、“行政加市场”的手段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以八一钢铁为例,2007年,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八一钢铁集团48.46%的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由宝钢集团持有,宝钢集团成为八一钢铁的实际控制人。八一钢铁正式进入宝钢集团后,引入了宝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时,宝钢向新八钢注入30亿元资金,支持其改造生产线、提高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品竞争力;八一钢铁则发挥其区位优势,将宝钢的销售布局扩大到中西部,并有效地辐射到西亚地区。
宝钢集团属于中央企业,而八一钢铁集团属于新疆地方企业,因此这种资产无偿划转的方式,仅限于同属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并且主导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常现于政府主导的并购重组中。
(二)地方政府成立新企业统一并购行政区域内部企业
山东省重组济钢和莱钢,成立山东钢铁集团;河北省重组唐钢、承钢、宣钢、邯钢成立河北钢铁集团,主要采取行政主导、资产捏合的方式。2008年3月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而历经4年的时间,其下属的济南钢铁以换股形式合并莱钢股份,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才正式亮相资本市场。这种整合式的区域内并购重组由于企业经营模式、资产状况、工资收入、管理层人员安置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阻力。但山东省内有效压缩了钢铁行业规模,通过建立钢铁精品基地,加速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战略联盟式联合重组
2005年鞍本钢铁集团的成立意味着中国钢铁巨无霸的诞生。而鞍钢集团和本钢集团只是名义上的联合,实质未发生股权转换。双方倚靠辽宁省较为丰富的资源,共享市场,优势互补,并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了较为独立的发展规划。因此,鞍本联姻,可以增加规模效应,对辽宁省整体钢铁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这种非产权型的联合,大多采用比较松散的方式,仅仅是一种战略上的合作。
(四)民营企业的自发并购重组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幅减少钢铁企业数量,全国形成六家至七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因此,占据中国钢铁行业半壁江山的民营钢铁企业只能通过并购重组才可以生存。2008年末,唐山39家民营钢企共同出资,成立了长城钢铁集团和唐山渤海钢铁集团。两家钢铁企业拟在2012年通过搬迁改造,减量置换等手段,最终整合成一个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产能1000万吨以上的钢铁集团。民营企业的合并,对中国钢铁产业结构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中国钢铁行业并购的特点
与国外钢铁行业成熟的并购相比,中国经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中国钢铁行业在近十年的并购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政府导向明显,缺乏市场化并购
从并购的几种模式可以看出,政府在并购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次大的并购行为都有政府在背后做推手。并购体现的是政府的意志,而非企业本身的需要,某种程度上有些企业是“被并购”。中国钢铁企业走进了只追求规模效应,而疏忽了利润最大化的怪圈。政府的包办行为造成政府实际上成为企业经营亏损的最终买单者,不利于企业的自我约束[2]。这种非市场化的并购会降低优势企业的竞争实力,使他们背上沉重的包袱,导致经济效益大幅下滑。
(二)钢铁企业盲目并购,缺乏战略布局
近年来,中国钢铁行企业希望通过扩大规模,增加产能在世界钢铁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这种产能竞赛导致中国钢铁企业在并购中以机会为导向,“捡到篮里就是菜”,至于这种机会性的并购与企业未来的战略布局是否吻合一致缺乏考虑。盲目的并购行为导致中国钢铁企业产量不断上升,利润逐年下降。很多企业在并购前缺乏战略设计,并购后使企业整合陷入困境。
(三)并购的外部环境不成熟,阻碍较多
随着越来越多的省内钢铁企业并购发生,提高了地区钢铁产业的竞争力,但这种区域内的大范围整合的另一目的是为了防御本地区钢铁企业被区域外其他优势钢铁企业并购。这种行为造成了区域内钢铁市场的相对垄断,不利于市场竞争,更容易形成市场的割据。同时,中国与并购相配套的法律制度,金融机构等也不尽完善,导致并购过程中无法可依,融资手段匮乏,增加了企业并购的难度。
三、中国钢铁行业并购的趋势
在一定条件下,横向并购能使企业规模扩大,生产要素增加,从而引起规模收益的递增。过去数年,中国钢铁企业无论是实施区域内重组还是跨区域并购,基本采取横向并购的方式。
而基于产业链的纵向并购在近两年里逐渐成为中国钢铁企业应对铁矿石价格上涨和钢材市场萎靡的策略。通过纵向并购,中国钢铁企业可以稳定铁矿石等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交付能力,制订有效的作业计划可缩减原材料的闲置时间和产品的交付周期,从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针对下游行业的发展情况,并购重点客户的配套工厂,提高钢材的深加工能力,促进钢铁服务贸易的发展。只有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才有利于抵御上下游给钢铁行业带来的风险,稳定供求关系和市场地位。
单纯的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还将会是中国钢铁企业并购的主要形式。但这两种形式的简单融合已经难以提高中国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同时可能造成恶性竞争,强行兼并等负面影响。因此,中国钢铁行业首先要建立相互持股的战略联盟,形成一批在全球钢铁行业中有实力、有对抗力的大企业。其次确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引入混合并购的方式,围绕核心竞争力实行多元化经营,为自己的资金实力扩容。
四、结论
中国钢铁行业并购不能以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为单一的目标,必须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核心竞争力等多方面入手,改变现有落后产能规模大、高端产品缺乏、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情况。只有不断完善现有的并购模式,通过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才可以改变由政府主导的并购行为,真正实现市场化并购。
文章来源于《时代金融》杂志2012年第24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