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安徽省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分析-经济论文
一、安徽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一)安徽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据调查表明,截至2010年5月份安徽省共有69家A股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仅有9家披露了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其中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有6家占66%;在年报中披露的1家占11%;其他附注中披露的有2家占23%。
1.安徽省上市公司披露的数量。通过借鉴其他研究者对上市公司历年的招股说明书及年报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调查研究,发现与其他省份相比,安徽省上市公司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上表现出不容乐观的一面,其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公司如下:丰原生化、国风塑业、安凯汽车、安纳达、马钢股份、安徽水利、皖维高新、铜陵有色、四创电子(注:该资料主要来自上市公司资讯网;由于统计上的误差,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偏差,可能存在一些公司也披露了相关的环境会计信息但未在上表中显示出来,但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安徽省当前的基本情况。
2.安徽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安徽省上市公司基本上在董事会报告、会计报表附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出相应的环境会计信息,不同的企业针对不同的项目所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大部分是针对环境支出方面的披露。具体如表1:
注: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并不是只在一个项目中进行披露的,有些在不同的项目中披露不同的环境信息内容。
(二)安徽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
1.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披露的内容不够全面。从表1可以看出,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基本上是单方面的,企业所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大多数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只集中在一项内容上,而不是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的要求——披露企业必须公开和自愿公开的环境会计信息来进行的,便导致披露内容不够全面。以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该公司只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企业每年都有40多万元的环保治理补贴,而并没有说明企业的具体措施和环境策略以及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此外,对于与环境相关的资产、负债等内容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未能体现出来,目前安徽省还没有企业建立独立的会计账户进行反映,有的企业虽然反映了相关内容,但也仅仅是在某个会计科目中对环境会计信息做简要说明,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明晰性都未体现出来。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存在着局限性。安徽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基本以传统方式为主,多以招股说明书、报表附注和董事会报告的方式对外披露,缺乏固定、规范的形式,使得企业所披露的信息在行业间缺乏可比性。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有的公司披露的内容较多,有的公司披露的内容较少。总体来说,由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局限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较零散、混乱、可比性差,致使信息使用者很难对不同公司的环保情况进行正确、有效的比较,所以很难做出理性的决策。
3.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自主性差。安徽省目前有些企业仍存在着“重经济、轻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大部分企业之所以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是由于外界的舆论压力,使得这些企业不得不有针对性的披露这些环境会计信息,即使有些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通常也只是选择一些有利信息进行披露,以此提高企业的声誉。此外,一些大型企业考虑到普通大众对绿色环境的需求,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目的是对其在实际环境影响中的负面作用进行弥补,从而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通过对安徽省上市公司的调查可以看出,安凯汽车、马钢股份、安徽水利,他们只是强调要注重环境问题,但未在相关的文件和报告中对环境会计信息明确披露。
4.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比例偏低。据统计,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明显偏低,从上市公司资讯网获息,截止2010年5月安徽省共有69家上市公司,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公司比例还没达到20%,有些企业虽然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了披露,但内容非常的简单模糊,与发达省份企业相比,安徽省公布环境报告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寥寥无几,在公布环境资料方面始终保持低调态势,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且可比性差,很少有定量的资料,且定性信息不符实际。还有一些企业,从其经营范围的角度,便能看出存在环境方面的问题,但他们却只字未提。
5.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法规与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迄今为止,安徽省目前尚未制定出与环境会计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即使有一些环境会计方面的规范,仍然采用“试行”、“暂行办法”的形式,明显带有过渡色彩,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可操作性,导致企业各行其是、披露的信息量也相当不足、不全面,而且不规范,相互之间缺乏可比性,远远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另外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主要受政府部门压力所致,来自于社会公众的压力并不明显,反映出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比较淡薄和环保思想不够成熟,现在企业环境评估大多交给环评公司或者环境研究机构来做,很容易流于形式。
二、完善安徽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在招股说明书、董事会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有利于广大投资者了解公司环保情况与投资风险。但对上市公司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不利于投资者及时地了解公司的环境风险及公司未来发展前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安徽省上市公司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存在着以上问题。为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报告数据库
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特别是最近几年电脑的普及应用,人人习惯于从互联网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既方便简捷又及时有效,不仅如此,信息使用者可以对每个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对比,给企业施压从而提高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所以政府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数据库,专门用于存放各个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公布企业的环境信息,进而提高安徽省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更好地满足信息相关者对相关信息的需求。
(二)设立专门的环境会计信息审计机构
有些企业因为外部的压力不得不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还有些企业为了加大企业的知名度,披露一些不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不会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带来有效的帮助,反而会误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了防止一些可以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虚假信息的出现,政府机关应该设立专门的环境会计信息审计机构,对每个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审计,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的企业进行严惩,从而对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与完整性进行鉴定。
(三)引导企业以多种方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从安徽省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情况了解到,企业一般用一种方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样就不能把所有涉及到的环境方面的会计信息全部披露出来,从而造成信息的不全面,所以企业可以在招股说明书中或在年报中同时披露,也可以在企业网站或在国家及省级环保部门的政府网站发布,或者印制环境保护书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特别是在网站上发布企业环境会计信息会及时全面的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获取信息。
(四)在环境信息披露中引入社会监督
为了维护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应建立健全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特别是引入社会监督,而不是单靠政府。在环境评估过程中,所有利益可能受到影响的群体都会参与听证会讨论,如果没有这个公共参与的程序,环评结果无效。
文章来源于《时代金融》杂志2012年第26期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