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北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河北省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第一,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导致其利用效率低下。一方面,由于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的数量、分布、诊疗条件不足等原因而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看病吃药的基本需求,群众对这些医疗机构的满意度越来越低。从2007年-2009年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变化的图1中可以看到,村级卫生所、诊所的数量处于的不断减少的趋势中。另一方面,出于对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的不信任,村民会比较倾向于选择去县级或以上的医院就诊,这又造成了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闲置。这种严重循环又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求矛盾。
第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陈旧。目前,在河北省的乡镇卫生院范围内较普遍地存在着房屋破旧的现象,甚至有的已经成为危房,且部分卫生院是集门诊、住院、办公、居住于一体的。由于房屋无法及时得到修缮,使得药品贮存、医疗诊治等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村级卫生室的建设情况也不容乐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失去了集体经济的支撑,业务用房或被收回,或破损后不再维修,村医大多以家代室,面积大多在二、三十平方米,且看病、打针、输液全部都在该狭窄的空间内完成,根本无法达到诊断室、诊疗室、药房三室独立的要求。村医务室建设严重滞后,使其无力、无法发挥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守门人”、“保护伞”的作用。
第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短缺、落后。村医务室不属于政府财政拨款的范围,对医疗设备的投入只能依赖医生或其家庭的积累能力,但由于又要兼顾农业生产,使得资金捉襟见肘,并且由于村医或其家庭资信水平的限制以及自有财产变现价值低,无法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村卫生室用于医疗卫生设备的投入严重不足,设备非常简陋,只有一些高压消毒锅、听诊器、血压计等最基础的医疗器械,必要的治疗、急救设备根本无力添置。
乡镇卫生院属于差额预算拨款单位,差额补助很低,连医务人员的基本工资都无法全额保证,所以也就谈不上添置、更新医疗设备了,很多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都处于超期服役的状态,诊疗效果大打折扣。
2.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低,技术水平不高
2010年,河北省共有9909个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为20622名,平均每个村卫生室拥有的乡村医生只有2.08名,每千人农村人口拥有村医数量为1.91名,与全国3.41名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这些人员大多是子承父业或是夫妻搭档,专业技术资格水平低甚至根本就没有相应资格,学历低,基本上以中专及以下学历为主,以这样的人才队伍是很难满足村民日前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
乡镇卫生院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比较滞后,由于医务人员待遇低、工作条件差、技术水平提高不易等因素影响,很多医务人员无法安心农村医务工作,许多乡镇卫生院都遇到了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人才流失,特别是骨干医务人员的流失,严重削弱了甚至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治力量。
表1 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分布情况
项目 |
执业医师 |
注册护士 |
药师(士) |
技师(士) |
市医院 |
42528 |
48338 |
5839 |
7485 |
县医院 |
20381 |
19829 |
3364 |
3995 |
乡镇卫生院 |
11338 |
5173 |
2633 |
2388 |
村医务室、诊所、卫生所 |
9173 |
4332 |
619 |
159 |
从上表可以看出,具有不同卫生技术资格人员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倒金字塔”型,技术水平高的医务人员争相向市、县级医院集中,人才拥挤、资源浪费,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培养却青黄不接,供求矛盾加剧。
3.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薄弱
公共卫生、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保健、心理咨询辅导等属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内容,它关系到农民的健康、农业生产的稳定、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自改革开放以来,村级卫生机构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村医不愿意再以低价或免费的方式继续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再加上政府投入不足以及有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长期停滞不前,一些慢性疾病、地方病在部分地区长期存在,严重威胁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从本次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自然村没有建立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预案,缺乏必要的传染性疾病的检验、检测手段,也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导致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4.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不强
农民健康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民的预防意识不强。近年来,农村地区的一些重大疾病如中风、脑溢血、心脏疾病等病症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但对于那些农村青壮劳力来讲,总觉得自己正年轻,身体不可能有任何问题,从而忽视了重大疾病的预防,一旦病情出现,后果可能非常严重,而这些人往往都是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支柱,失去了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再加上高额的治疗、恢复费用,整个家庭的生活预卜就会陷入困境。二是农民的部分生活习惯不健康,如从地底抽上来的地下水未经过严格的净化、消毒处理甚至没有任何的净化、消毒处理而直接饮用。给农作物喷完农药时不戴口罩、手套,完成工作后对双手、身体不做及时、彻底的清洗消毒。以上这些都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导致寄生虫疾病、中毒等危害农民健康的结果发生。三是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够。现在很多农村家庭都把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做为头等大事,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把家庭农业生产的重任留给在家的老人,老人在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的同时又要承担起繁重的农业生产工作,心力交瘁,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安排找不到人倾诉,晚年生活缺少必要的关怀与温情。与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比较严重。由于家庭主要成员外出务工或忙于农业生产,很少有祖父母、父母主动关心孩子学习、生活,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沟通,忽视了心理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的重要性,造成农村孩子与外界沟通能力差、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容易出现偏激、错误的做法、义务教育阶段中途辍学等,这些对孩子的未来成长都会造成一定的隐患。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