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络建设思路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原创日期:2013-02-28人气:1346
一、软交换IP承载网组网总体思路
网络组织方案,按照电信网络建设接入方案的统一要求,可以考虑软交换系统与IP承载网的连接方案如下(如图3-1):
可以参考以上网络结构来进行总体规划建设,此网络架构清晰,分为全区核心层,本地网汇聚层和接入层,网络各个层次职责明确,并且全区核心层骨干层由区级NOC中心维护,地市本地网汇聚及接入层设备由地市分公司维护,便于管理和维护。
在保护机制上,本地网汇聚层和核心层之间采用动态路由协议OSPF,能实现动态负载分担的功能;在接入层交换机、重要AG设备和汇聚层之间采用VRRP协议,可以手动配置负载分担功能,并可以起到主备链路路由的作用,没有单点故障,有效保证AG接入的可靠性。
二、软交换IP承载网业务承载具体建设思路
1.组建核心层交换机网络
在各区域按业务重要性分别部署核心路由交换机,作为全区核心设备接入CE,并作为地市各接入节点接入CN2的CE设备。SS/MRS/SG/HLR等通过一对交换机,然后通过一对防火墙接入到一对核心路由交换机,保证核心网安全性。将接入层节点端口汇聚到汇聚交换机,保证Qos的部署。
2.组建接入层交换机网络
对于接入层交换机建设上,对于重要节点可以利旧原交换机,县、支局接入层通过新建接入层交换机或利用现有的IP宽带接入层交换机来共同承载宽带和语音业务。在本地网局点,在汇聚交换机以上设备组网上,采用口字形连接,最大限度保证可靠性。
在接入层的组网上,对于高端用户AG设备可以直接接入汇聚交换机;普通用户AG可以与IP城域网共用接入交换机;在乡一级的AG接入上,可以直接上传输MSTP汇聚到县、支局一级的交换机上。
3.安全性部署
在安全性考虑上,对所有接入交换机节点进行备份,保证节点可靠性。在汇聚设备间进行VRRP部署,应考虑到负载分担,可以把AG分为两组,分区汇接,接入交换机与2个汇聚交换机间设置主备链路,组网时启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及VRRP协议来实现负载分担。
三、软交换IP承载网接入层建设思路
下面我们来看AG和IAD等接入设备通过以下3种形式接入的组网思路(如图3-2):
(1)通过MSTP直接接入的AG和IAD,视为可信接入,直接接入NGN承载汇聚层,然后通过CE接入IP承载网,与SS相连;
(2)通过PON接入的可信AG和IAD通过OLT分离语音和数据,语音通过NGN汇聚交换机到IP承载网;通过PON接入的不可信任IAD接入设备,通过OLT分离,经BAC设备接入IP承载网,与SS相连;
(3)通过IP承载网接入的IAD视为不可信任接入,必须经过BAC认证;AG经IP城域网汇聚交换机与NGN汇聚交换机相连,接入IP承载网,与SS相连。
对于IAD和AG,与城域网共用承载接入层二层交换机和BAS设备等汇聚层设备,在城域接入层NGN业务和数据业务通过VLAN二层隔离,再通过各地市NGN承载PE设备映射到城域骨干层的MPLSVPN中。BAS设备为IAD分配IP地址,所以IAD的路由在BAS上是直达路由。城域汇聚层的BAS不仅对接入的IAD进行认证,分配IP地址,还对接入的PC机进行认证,分配IP地址。BAS通过认证,BAS可以识别出接入设备的业务属性,通过策略路由,可以将不同的业务分流到不同的上行物理口或VLAN子接口,从而接入到相应的业务网中。对于下行流,PE通过静态路由将下行流路由到BAS,BAS根据直达路由,将下行流路由到相应的用户端口。这样就完成了从接入设备到核心软交换设备的业务流。
四、结语
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采用先进的网络架构设计和关键技术保证,能够充分满足多业务承载可靠性、服务质量和安全等要求,同时软交换承载网是一个面向未来的IP网络,可以满足降低电信网络投资成本和新业务的发展要求。
但是软交换IP承载网络考虑的不仅仅是承载网络的组网问题,而需要兼顾网络的管理、安全与服务质量、业务类型、业务级别、资源管理和运营模式等一系列问题,值得以后更加深入研究与应用。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