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学地理教师GIS(地理信息系统)素养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区绵阳市为例
内容摘要:现代社会中,国民空间素养的重要性日益明显。论文以绵阳市为例,分析了中学地理教师GIS素养不高的原因,探讨有关解决思路,强调需建立健全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制,并依托地方高校进行GIS技能培训。
关键词:GIS素养;中学地理教师;
近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GIS技术在防灾、减灾、备灾、紧急响应和救援、恢复重建等阶段作用非常突出[1]。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中学地理教学促进国民空间素养普及并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经验[2],必须以中学地理教师的GIS素养为前提。绵阳市教育水平居四川省前列,也是汶川地震灾区的典型地市,在地理教学中有明显的案例优势,但多数地理教师GIS素养薄弱[3]。下文将就此探讨提高其GIS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1绵阳市中学地理教师GIS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1.1绵阳市中学地理教师GIS素养现状
2012年,笔者以绵阳市多名中学地理教师为对象,并选择重点中学重点考察,结合发出的400份问卷调查(有效卷366份),发现其GIS素养不容乐观。GIS涉及到计算机、地理学、地图学、测绘学、遥感学、环境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很多方面[4],技术性强、综合特色广。但以市区为例,本科学历达90.1%以上的地理教师,仍然存在不能有效运用互联网资源备课、电脑软件操作技能不足、不熟悉 GIS 操作等常见问题,在公开课及教学比赛之外,也缺乏运用GIS深入备课并使用的热情。
1.2 原因分析
1.2.1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调查显示,绵阳市中学地理教师结构呈年轻化特点,超过80%的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未来10年教师队伍将相对固化。57.5%的教师从教超过10年,许多人开始出现职业倦怠。此外,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高。仍有40. 4%的教师未达本科要求,有21. 6%的教师非地理专业,专业素养较低。初、中级职称分别为43.8% 、51.4%,高级职称仅4.8%,晋升困难也导致部分教师工作消极。这都影响对GIS知识的接受与更新。
1.2.2 许多教师缺乏提高专业素养的客观条件和主动意识
绵阳市中学地理教师工作量比较大,不包括晚自习,每周课时10—15节的有43.2%,15—23节的有47.3%,甚至有的达 35节。还有55. 6%的教师同时担任班主任或其他管理工作。大部分教师很少有时间、精力自学。除了少数示范性高中的地理教师生活状态较好,工作积极性较高,多数教师表示压力重重,对教改缺乏热情,经常感到焦虑的达28.2%。这都影响其提高GIS素养的主动性。
此外,尽管绵阳市震后的教育资源在建筑、计算机联网等硬件设施上有非常大的改善,但从教学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效率来看,城乡发展仍极不均衡,GIS普及教育难以在乡镇地区深入展开。
1.3 中学地理教师在接受GIS教育上的先天不足
GIS是1998年新增的专业[5],有关GIS的课程设置不过十几年,之前的地理科学类专业少有正规的GIS教学,近些年非GIS专业的有关课程也不够系统、深入。以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为例,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往往注重地理专业课程,开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地理信息方面有地图学、遥感概论、GIS 概论和计量地理学,而数学、计算机方面的基础课程开得不全,有的只开高等数学,有的虽有线性代数或概率论,但学时少,要求不高。计算机方面对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的知识要求也很低,都导致中学地理教师在GIS素养上先天不足。
2提高中学地理教师GIS素养的思路和办法
2.1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
受高考影响,绵阳的中学地理教师与其他科目教师在待遇上普遍存在明显差异,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所以,学校有更多责任消除这种人为差异,以平等的方式刺激其专业成长,培养教师良好、稳定、积极的职业情绪,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厌倦了旧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丧失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又习惯于此,缺少创新,还有部分师资因各种因素流失。学校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并落实到具体,鼓励教师提高职业素养,通过良好地教学工作实践,获得个人社会价值的肯定与幸福感,促进敬业和乐业精神。
2.2 多方面提高中学地理教师的GIS教学能力
2.2.1 建立健全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体制
GIS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时,绵阳许多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计算机教学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许多教师尤其乡镇中学的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仍与应有要求相去甚远,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培训机制迫在眉睫。应从以下方面做到:
⑴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各校加大校本培训力度,使地理教师都能参加,同时鼓励、监督他们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边学边用、边用边学。此外,还要评估其培训效果,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⑵完善培训的教学内容。除了计算机基本操作、软件安装、基本程序应用外,应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特性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能力。
⑶丰富培训形式。教师是成人,其培训不能以理论灌输为主,应结合教师的实际需求,围绕问题为中心,形式上不拘一格,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2.2 依托地方高校,建立面向中学地理教师的GIS技能培训班
为更充分地提升GIS应用能力,解决使用GIS软件中的常见问题,有必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由地方教育机构统筹安排培训班。以绵阳市为例,可以集中于假期在绵阳师院进行GIS课程比如Mapinfo常用软件、地理视频数据模型设计及网络视频GIS等提高班培训,就投影变换、几何纠正、创建地理数据库与地图数字化、专题地图制作、数据结构转换、网络分析、3D 可视化等专题进行学习。相比于高校相关专业开设的GIS课程,培训班教学课时集中,教学内容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主要采用实验教学形式[6],让中学地理教师尽快适应GIS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
教育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各地的地理教育环境和教学水平存在着巨大差距,只有靠职能部门的重视,靠学校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靠教师不断的坚持,促进自身GIS能力的发展和完善,才能使作为国民综合素质必要成分的GIS教育,在中学阶段顺利铺展,并获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韩刚,金舒平,王良发,周治武.汶川抗震救灾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北京: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2008.
[2]韩金荣,袁孝亭.美国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空间素养的关注及其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9 (5):42-46.
[3]将溢,梁国平.绵阳市中学地理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1):129-133.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