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改革与战略
作者:程海涛、李忠华来源:原创日期:2013-03-13人气:2730
(一)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按照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工薪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要先去除纳税人缴纳的“三险一金”费用,然后再按新的减除费用标准扣除3500元。因此,月工资收入约4500元以下的人都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纳税免征额上调虽然会让财政收入减少,但还不会产生较大的压力。2010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仅5.82%。按照财政部官员的说法,参照2010年的情况,政策调整后,年个人所得税收人将减少1600亿,其中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和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距形成的减收约1440亿元,占2010年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的46%;其余160亿为个体工商户税率级距变化形成的减收。同时,注意到一些企业可能将原来的隐性工资显性化,增加了企业所得税前费用的扣除,使企业所得税减少。但从培植税源的角度看,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很明显意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最终可能收获的是更多的税收。
(二)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依据财政学理论,增加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属于增加了财政支出中的税式支出,税式支出对财政转移性支出具有替代功能,如果政策中既有对低收入家庭征税又有对这部分低收入家庭的财政补贴和社会保障支出,此时改革的目标应是取消对这部分低收入家庭征税同时相应的减少财政补贴和社会保障支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结果让政府节约了征税成本(C)和财政转移性支出监管费用(F1);让家庭节约了纳税费用(F2)和为获取转移性支出而发生的费用(F3)。按我国官方的说法,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每月扣除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纳税群体将下降6000万人,这其中应包括一定比例享受财政补贴、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等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家庭,情况有多种多样,或单职工家庭,或家中有长病人员,或赡养无退休金的老人,或供子女读大学,或一年只工作几个月而其它月份无工作。考虑这些因素后这部分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会很低(甚至低于贫困线),对其减税就会收到替代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效果,会形成C+F1+F2+F3的财政支出总节约。
按照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工薪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要先去除纳税人缴纳的“三险一金”费用,然后再按新的减除费用标准扣除3500元。因此,月工资收入约4500元以下的人都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纳税免征额上调虽然会让财政收入减少,但还不会产生较大的压力。2010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仅5.82%。按照财政部官员的说法,参照2010年的情况,政策调整后,年个人所得税收人将减少1600亿,其中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和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距形成的减收约1440亿元,占2010年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的46%;其余160亿为个体工商户税率级距变化形成的减收。同时,注意到一些企业可能将原来的隐性工资显性化,增加了企业所得税前费用的扣除,使企业所得税减少。但从培植税源的角度看,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很明显意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最终可能收获的是更多的税收。
(二)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依据财政学理论,增加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属于增加了财政支出中的税式支出,税式支出对财政转移性支出具有替代功能,如果政策中既有对低收入家庭征税又有对这部分低收入家庭的财政补贴和社会保障支出,此时改革的目标应是取消对这部分低收入家庭征税同时相应的减少财政补贴和社会保障支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结果让政府节约了征税成本(C)和财政转移性支出监管费用(F1);让家庭节约了纳税费用(F2)和为获取转移性支出而发生的费用(F3)。按我国官方的说法,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每月扣除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纳税群体将下降6000万人,这其中应包括一定比例享受财政补贴、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等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家庭,情况有多种多样,或单职工家庭,或家中有长病人员,或赡养无退休金的老人,或供子女读大学,或一年只工作几个月而其它月份无工作。考虑这些因素后这部分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会很低(甚至低于贫困线),对其减税就会收到替代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效果,会形成C+F1+F2+F3的财政支出总节约。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