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面临的挑战——社科纵横

作者:雷琳、胡燕来源:原创日期:2013-03-16人气:11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发展,向全世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魅力。但是,在中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亟需解决,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1.马克思主义信仰世俗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取向的引导下,中国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无论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社会阶层结构,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体的自主性和社会认同的多元性在中国发育并生长,由此引发的价值观冲突及其矛盾与分裂十分突出。价值观冲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同主体的价值观冲突,一类是相同主体不同取向的价值观冲突。[2]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非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冲突混合于二者之中,社会上流行实用主义、消费主义,重物质价值轻精神价值、重个人价值轻社会价值、重现实价值轻长远价值。部分党员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受到影响,思想上行动上消极落后,对错误的东西缺乏警觉性,“不谈政治、回避理想、只看实际”,不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能在思想上深刻认识、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明的方向、确立的目标认识模糊,甚至把理想信念等精神层面的追求看成是虚伪、虚假的东西。在实践中则难以拒绝各种诱惑,遇到挫折时就丧失信心,失去斗志。特别是党的部分高级干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经济社会秩序,更严重打击了党员群众对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心。
2.马克思主义信仰虚无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两个方面的背离和偏向。一是部分党员在实践中以事实上追求满足个人的权利和保护小团体的既得利益为理想,披着“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外衣,将实现个人小团体的利益作为奋斗的目标,搁浅社会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个别党员甚至羞于谈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上认为“这会被人笑话”,行动上向非社会主义甚至反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如虚无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封建迷信等人生目标和价值定位靠拢,而无私奉献、克己奉公、先人后己的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被损公利己、以权谋私甚至贪赃枉法取而代之。这些非社会主义甚至反社会主义的思想行为通过权利被放大以后,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极大,容易诱发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质疑。二是部分党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不够重视。比较注重强调实践,却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思考,特别是不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现实问题的冲击下,党员信仰不能及时得到新的理论指导和精神支撑,思想上的困惑得不到解除,容易产生信仰动摇,一些非社会主义甚至反社会主义的东西就会乘机而入。第三,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人民群众中出现群体性危机,如信仰真空化、多元化、迷信化、功利化,核心价值观念淡化等倾向。[3]调查显示,部分党员在信仰上出现“二元论”,风水命理在党员干部中有很大市场。[4]“这些不正之风和腐朽现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地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削弱了党内外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的光辉前途的信念,挫伤了他们的政治、生产、工作、学习的积极性。”[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