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科纵横

作者:张春梅来源:原创日期:2013-04-09人气:113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更加全面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这个表述,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补充了进去,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更加全面。这个表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力量、基本内容、根本任务、实现的目标等内容。
党的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织保证。要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政治保证。历史充分证明,这个坚强的政治保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根据。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三是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特点。四是把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任务,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基础。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五是依靠巩固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保障。道路只有依托于制度才能运行,只有落实于制度才能生效。六是遵循“五位一体”的总框架,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支撑。七是实现“四个”总目标,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十八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也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崛起、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立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任务,也是各族人民的历史愿望。建国以来,我们经过几十年艰苦曲折探索,终于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实现了由低收入向高收入(人均GDP由252美元上升到5432美元)、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信息社会的跃升,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历史变迁的奇迹。我国国际地位快速提升,仅仅三十多年时间,先后超越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由世界第八大经济体上升为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影响力迅速提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在前。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我们深刻的历史经验总结,也反映了当代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苏联解体、东欧巨变,是传统僵化的社会主义的悲剧;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发展陷阱,不能获得持续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依然一盘散沙,陷入战乱分裂,这都给了我们深刻的历史启迪。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几十年艰苦探索,历经挫折而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开辟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发展大道,而且日益在世界上展示其巨大优越性。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历史要求,也必然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独特而巨大的贡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事业的灵魂、行动的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回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党执政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理论结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实践,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正确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典范,不仅有深刻的实践基础,而且有丰富的理论内容。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2]学习十八大精神,应当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理论体系中各方面理论的思想内容和内在联系,系统地确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维框架和理论话语,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改革开放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新经验、新矛盾和新问题,通过理论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作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更有责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使之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使之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理论共识。十八大报告中还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对此,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必须带头学习和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党领导人民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建立起体现国家和人民意志,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高度统一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验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保障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我们的事业生生不息、胜利前进。
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最重要的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学习十八大精神,作为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应承担起学习和宣传“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的重大责任,在当代中国,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正确的道路,人民的奋斗才能充满信心,命运的航船才能乘风破浪。道路决定命运,建党九十多年来,我们党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的道路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关乎到党的命脉、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执政的思想、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带领全国人民探索、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巨大的成功,把国家领上富强之路,把民族领上复兴之路,把人民领向幸福之路,展示了伟大、光明的发展前景,并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护,成为全党的共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深厚历史根基和蓬勃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