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教学,以法待人,做好学生的榜样
作者:杨红梅来源:原创日期:2013-04-15人气:1066
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了,“资源与学案”、“最新同步测试(ABC)卷”等堂而皇之地装了进去,收费上课、有偿补课的现象屡禁不止,也偶尔听说一位小学生晚上做家庭作业要好几个小时,疲倦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这些都明显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老师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落到日常具体的行动中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依法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要平等对待班级中的一些特殊学生。这些特殊学生是指贫困生、学困生、调皮生和“留守儿童”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特别要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的未成年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所以我们老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促进他们良性发展,实现“桃李满天下”的愿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以“人本”为理念,协调科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人本主义的教师观认为,“教师角色应有别于传统教师,他并不重视认知的,也不握有所谓正确答案,他不过是一位愿意帮助学生探索可能答案的人,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而不是传统中对学生的训练或教导。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按照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点,如果科任老师不能保持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是不可想像的。因此,课任教师应主动地去协调与学生的关系
由于科任教师与学生交往多限于课堂,使得科任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情感联系比较单一,所以科任教师必须加强课余时间与学生的交谈,了解学生学习的动向,认真听取学生对本科的有关情况的反映和对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该肯定的就肯定,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该否定的就否定,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从而在自己的课堂上形成一种扶持气、伸张正义、阻止不文明、不规范行为的集体舆论。
二、作总结,做一个知错就改的“智者”
我们都知道科学的知识是在对前人的经验总结基础上获得的。有总结,才能从经验中得到教训,才能有新的发现,新的进步。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总结本身就是回顾自己做过的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把感性的材料变为理性的认识。这项工作对我们自身来说,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个提高,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应当经常动手做这项工作,特别是像我们这种教书育人的工作,更应及时总结我们的工作中的成绩和不足,如果发现原来的工作有些偏颇甚至错误,这时我们就得勇敢地承认错误,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可以信赖的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就改是为智者。
总之,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任务。能否取得成效,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观努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要怕学生底子薄,也无须计较是重点中学或是一般中学,只要我们勤奋学习,调查研究,掌握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怀有崇高的理想,执着的追求,去做一个好长者;总结经验教训,在摸索中前进,提高、掌握教书育人的好方法,做个智者,我相信每一位老师的工作中就会多开优秀之花,多结丰硕之果。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