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孝”思想的现代启示
作者:河北经贸大学马列部-唐玉林来源:http://www.zzqkw.com日期:2013-04-22人气:4970
当今社会,各个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伦理思想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我们用辩证的、理性的眼光来看孔子的“孝”思想,就会发现对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学会感恩,永怀感恩之心
感恩的面比较广泛,包括对父母、对亲朋、对个人、对社会、乃至对国家都得感恩。古人说“为人生在天地之间,有四恩:感天地盖载之恩,日月照临之恩,国王水土之恩,父母养育之恩。”虽然人有四恩,但是笔者认为以父母养育之恩最为重要,也最应该报答。然而,时至今日,好多人已失去感恩之心,自私自利,体会不到父母或其他人的苦心。我们须有一种对父母之恩必须终生无私回报的精神。
(二)尽心尽力赡养父母,时刻保持对父母的牵挂
当今社会,我们虽然也提倡讲孝道,而且也把赡养父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但是,作子女的却少有能做到既尽心又尽力的孝顺自己父母。连“常回家看看”都成为父母的一种奢望,我们得从内心中对父母敬孝,事事敬孝,时时敬孝。
(三)听父母之言,行善事,做一个德才兼备、对社会有用之人
天下父母之心皆为儿女着想,父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导子女多行善事,这是对子女成长有利的。子女对父母尽心尽力孝顺好,品德自然会高尚,将来就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这也就是孔子所提倡的由“孝”而“忠”。
(四)慎终追远,不忘根本,传承好家族的传统与文化
孔子“孝”思想是很重视“礼”的,而在现代社会子女大多可以做到慎终,但却做不到追远。对祖先的缅怀以及家族传统文化的继承,都慢慢淡化。也就是忘了自己的“根”和“本”,所以子女要做个个大孝子,就必须注重现代的“礼”,不忘先祖,勿忘家本。
结束语:黑格尔说过:“中国这个文化大国是纯粹建筑在孝敬这一道德的基础之上,国家最为本质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可见“孝”思想在我国道德基础中地位十分重要。而孔子伟大之处是他把“孝”思想由家庭推向社会,把家庭之孝普遍化,并赋予孝以政治内涵。孔子的“孝”思想已经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许多人的头脑里扎下了根,所以说孔子“孝”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在人类伦理思想史上永放光芒。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