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钢琴教师如何进行钢琴教学——艺术教育
作者:蒲熠来源:原创日期:2013-04-25人气:1181
青年钢琴教师(特别是艺术院校的钢琴教师),大都经受了严格的训练与指导。他们大多毕业于国内外知名的音乐学院,其演奏技能值得肯定,教学方法亦各有千秋,甚至可以这样认为:这些青年钢琴教师自身的演奏技能和教学方法是他们成为职业钢琴教师的“独门绝技”之一。但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并不完全等同于杰出的钢琴教育家,二者虽有联系却也有差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位自身拥有高超演奏技能的钢琴教师,却不能培养出优秀的钢琴演奏人才。究其根本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自身的基础素质薄弱和学习能力欠佳;2.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和教学方式欠妥。那么,教师特别是教学经验尚浅的青年钢琴教师应当怎样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让教学走向良性循环?又应当如何为学生打好学习基础,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应当怎样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教学沟通,形成全面的教学互动?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遵循教学规律,把握教学进程
钢琴学习五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二十年问鼎技艺高峰,五十年才可能臻入钢琴艺术之化境。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习得高超的钢琴演奏技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根据科学的指导,并进行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最终方能达成。而我们青年钢琴教师若想培养出优秀的钢琴演奏人才,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把握教学进程,尤其应避免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钢琴演奏艺术技能性、思维性强,是技术和乐思高度结合的产物。有部分青年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从自身的教学想象出发,忽略了客观的教学规律,盲目地加快学习进度、压缩教学时间,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性教学。即“我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并不注重学生的实际理解力和接受力。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力不从心”的状态,而越是这样,青年钢琴教师则越急躁。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学脱节,学生产生对钢琴或者对教师的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师生之间关系恶化,极大地阻碍了教学发展。
任何学科都有其教学规律,钢琴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应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要给学生讲清楚目前的实际状况是什么,应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判断和分析,并帮助学生一起解决在学习钢琴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当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教师应当首先接受学生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改错的时候一定不能急躁。学生在初次出现失误的时候,教师应先要给学生阐述出现失误的原因,并对出现的错误进行系统性、规律性的指正与总结。让学生了解到出现失误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让学生在失误之处以正确的方法多弹几次,多记几次,直到学生不再出现失误,将作品演练得得心应手为止。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安排和学生的作品完成质量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的演奏能力,绝不能够出现大规模式的“跃进”以及不切实际的苛求。在青年教师的钢琴教学中,偶尔会有这样不好的例子,如学生的实际程度虽然还在车尔尼练习曲OP.299左右,教师却一定要让学生去演奏李斯特的高级音乐会练习曲;或者第一周给学生布置了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第二周就要求学生进行背谱弹奏。这种不符合客观教学规律、违反教学进程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欲速不达、欲求缺失。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等待、善于发现学生的变化。只要学生有点滴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每堂课的教学,教师要有系统性、针对性。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站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奏需要,进行客观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引导。例如,对学生演奏的肖邦夜曲进行演奏处理,要让学生明白为何要进行这样的处理。处理作品的音色、层次、风格、表现等实际演奏问题,不能以自我主观认识为主,而应该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演奏情况,对学生的演奏进行充分地讲解和指导说明。而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一定要有针对性。每堂课突出两三个教学重点,就应适可而止,多了反而不好,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所以,钢琴教学一定要有教学步骤。毕竟学生是在成长阶段,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达到教师的所有要求。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教授和引导。教师要时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教学,设身处地为学生多做考量,摸清学生心理,遵循教学规律,把握教学进程。
二、注重因材施教,深挖学生潜力
因材施教,是钢琴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材施教中的“材”指的就是学生的基础素质、技术条件、理解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而“教”指的是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照客观实际,充分发挥主观教学能动性,对学生进行辅导与教学。针对钢琴教学,教师应随时对学生进行短期的指导与考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制定授课计划,设计练琴方案以及计划预期达到的目标。
青年钢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歧视学生甚至打骂学生,因为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与创伤。歧视学生,就是阻碍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进行客观合理地划分,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对于程度较低、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在日常的基础钢琴教学之外,更应做的就是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对于学生在学习与练琴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心理,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疏导,要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接受心理治疗。针对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探索,要找出适应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甚至化腐朽为神奇。而对于程度中等、基础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一般的学生,钢琴教师的教学应以挖掘学生潜力为主。鼓励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成长。这类学生的学习潜力其实也很大。因材施教中所注重的就是要让教师深挖学生的学习潜力。但仍需注意,一定不能操之过急。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青年钢琴教师要在学生最大的接受能力限度上,对钢琴教学课程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延伸,不能今天还在学习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明日就跃进到了肖邦钢琴奏鸣曲的阶段。挖掘学生的潜力是要一步步进行的,总的来说就是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在钢琴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成长,综合提高。再者,对于程度较高、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言,青年钢琴教师则应当采取启发式、探讨性的教学方式。这类学生基础扎实、天赋颇高,对于钢琴的演奏和艺术的认识有一定的自我见解。教师须避免“灌输式”“填鸭式”的钢琴教学,对于学生的演奏个性发展须因势利导,除了要正确演绎钢琴作品之外,还要切实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与发展。要让这类学生充分畅游在钢琴艺术的海洋里面,乐学钢琴、享受艺术。但也需要注意:这类学生虽是最为好教,但教师一定要在学生的人格塑造方面狠下功夫。钢琴教学和钢琴演奏,最直接有效的检验方法就是进行考试、参加比赛和开音乐会。有小部分获取奖项、摘取名次的好苗子、好学生,可能会出现骄傲自满、夜郎自大等不良情绪。这种不良心理因素极有可能摧毁一个处于上游的好学生。教师需要告诫学生永远从零做起、戒骄戒躁,力争在以后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三、勤于教学反思,推进教学互动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起着教学向导、指引方向的作用;而学生则是教学的客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钢琴学习。教学反思不仅要求教师要对所教课程进行总结与思考,而且还要求教师带动学生一起进行对教学的反思,全面总结、相互配合,从而推进教学互动。
在现今的钢琴教学课程中,我们的青年钢琴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在演奏作品时的完成质量,以及对演奏作品的加工处理,而对于教学的反思这一重要环节,则略显不够重视。勤于教学反思,是青年钢琴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重要过程。每一堂钢琴课结束之后,作为钢琴教师本人,都应该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评分。要时刻扪心自问:今天的所授课程,有哪些地方教得较好?又有哪些地方教得不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青年钢琴教师一定要多与自己的同行交流,多向专家请教,多倾听别人的不同观点。不要认为自己已在某国际或国内的知名钢琴比赛上获得过名次,就一定能够教授好钢琴。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思想,教师自己的训练方法可能适合于自身的钢琴演奏,但这不足以证明:“适合于教师自身的训练方法就一定可以教好自己的学生”。教师在对自己教学反思的同时,也要带动学生一起多动脑筋,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必要的认知与反思。教师要深挖学生的内心思想,要知道学生的兴趣是什么,强项是什么,弱点是什么,不仅要在钢琴教学中发扬学生的优势与强项,还要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在钢琴教学中,要把握好“扬长避短”与“对症下药”这一教学原则,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演奏强项,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奏能力,使学生萌发学习钢琴的兴趣。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爆发力,会令教师的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要对其缺陷和不足进行专项训练,而不能只布置学生想弹奏的作品,要针对其不足,对症下药和给予专项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奏技能“一分为二”地给学生布置不同的钢琴作品,让我们的学生既能够发挥其演奏优势,又能够弥补自身的演奏不足,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与综合进步。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与教师配合得更加紧密,更加有力地推进教学互动,并最终走向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教学是一个繁复的教学课程。如今,已进入21世纪,钢琴教学的方法与观念也应和以往有所不同。由于过去学习音乐艺术的人群相对较少,以往的钢琴教学是偏重于个体化的教学与训练。而在当今,我国已进入信息化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学习钢琴的人数也日渐增加,这就要求我们的钢琴教师(尤其是青年钢琴教师)更要改进教学观念,适应教学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就是教学质量的转变。因此,这就要求钢琴教师不是仅以培养一两个优秀钢琴演奏人才或者教育人才为目的,而是要将整个钢琴教学的层次跃升到一个全新的台阶,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培养更多更好的音乐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苑丁.钢琴教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2]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3]樊和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列文.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一、遵循教学规律,把握教学进程
钢琴学习五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二十年问鼎技艺高峰,五十年才可能臻入钢琴艺术之化境。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习得高超的钢琴演奏技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根据科学的指导,并进行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最终方能达成。而我们青年钢琴教师若想培养出优秀的钢琴演奏人才,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把握教学进程,尤其应避免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钢琴演奏艺术技能性、思维性强,是技术和乐思高度结合的产物。有部分青年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从自身的教学想象出发,忽略了客观的教学规律,盲目地加快学习进度、压缩教学时间,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性教学。即“我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并不注重学生的实际理解力和接受力。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力不从心”的状态,而越是这样,青年钢琴教师则越急躁。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学脱节,学生产生对钢琴或者对教师的抵触情绪,从而导致师生之间关系恶化,极大地阻碍了教学发展。
任何学科都有其教学规律,钢琴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应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要给学生讲清楚目前的实际状况是什么,应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判断和分析,并帮助学生一起解决在学习钢琴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当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出现了失误,教师应当首先接受学生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改错的时候一定不能急躁。学生在初次出现失误的时候,教师应先要给学生阐述出现失误的原因,并对出现的错误进行系统性、规律性的指正与总结。让学生了解到出现失误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让学生在失误之处以正确的方法多弹几次,多记几次,直到学生不再出现失误,将作品演练得得心应手为止。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安排和学生的作品完成质量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的演奏能力,绝不能够出现大规模式的“跃进”以及不切实际的苛求。在青年教师的钢琴教学中,偶尔会有这样不好的例子,如学生的实际程度虽然还在车尔尼练习曲OP.299左右,教师却一定要让学生去演奏李斯特的高级音乐会练习曲;或者第一周给学生布置了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第二周就要求学生进行背谱弹奏。这种不符合客观教学规律、违反教学进程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欲速不达、欲求缺失。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等待、善于发现学生的变化。只要学生有点滴的进步,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每堂课的教学,教师要有系统性、针对性。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站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奏需要,进行客观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引导。例如,对学生演奏的肖邦夜曲进行演奏处理,要让学生明白为何要进行这样的处理。处理作品的音色、层次、风格、表现等实际演奏问题,不能以自我主观认识为主,而应该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演奏情况,对学生的演奏进行充分地讲解和指导说明。而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一定要有针对性。每堂课突出两三个教学重点,就应适可而止,多了反而不好,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所以,钢琴教学一定要有教学步骤。毕竟学生是在成长阶段,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达到教师的所有要求。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教授和引导。教师要时常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教学,设身处地为学生多做考量,摸清学生心理,遵循教学规律,把握教学进程。
二、注重因材施教,深挖学生潜力
因材施教,是钢琴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因材施教中的“材”指的就是学生的基础素质、技术条件、理解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而“教”指的是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照客观实际,充分发挥主观教学能动性,对学生进行辅导与教学。针对钢琴教学,教师应随时对学生进行短期的指导与考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制定授课计划,设计练琴方案以及计划预期达到的目标。
青年钢琴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歧视学生甚至打骂学生,因为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与创伤。歧视学生,就是阻碍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进行客观合理地划分,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对于程度较低、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在日常的基础钢琴教学之外,更应做的就是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对于学生在学习与练琴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心理,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疏导,要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学生接受心理治疗。针对他们的学习能力,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探索,要找出适应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甚至化腐朽为神奇。而对于程度中等、基础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一般的学生,钢琴教师的教学应以挖掘学生潜力为主。鼓励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成长。这类学生的学习潜力其实也很大。因材施教中所注重的就是要让教师深挖学生的学习潜力。但仍需注意,一定不能操之过急。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青年钢琴教师要在学生最大的接受能力限度上,对钢琴教学课程进行必要的拓展与延伸,不能今天还在学习莫扎特钢琴奏鸣曲,明日就跃进到了肖邦钢琴奏鸣曲的阶段。挖掘学生的潜力是要一步步进行的,总的来说就是要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在钢琴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成长,综合提高。再者,对于程度较高、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言,青年钢琴教师则应当采取启发式、探讨性的教学方式。这类学生基础扎实、天赋颇高,对于钢琴的演奏和艺术的认识有一定的自我见解。教师须避免“灌输式”“填鸭式”的钢琴教学,对于学生的演奏个性发展须因势利导,除了要正确演绎钢琴作品之外,还要切实符合学生自身的实际与发展。要让这类学生充分畅游在钢琴艺术的海洋里面,乐学钢琴、享受艺术。但也需要注意:这类学生虽是最为好教,但教师一定要在学生的人格塑造方面狠下功夫。钢琴教学和钢琴演奏,最直接有效的检验方法就是进行考试、参加比赛和开音乐会。有小部分获取奖项、摘取名次的好苗子、好学生,可能会出现骄傲自满、夜郎自大等不良情绪。这种不良心理因素极有可能摧毁一个处于上游的好学生。教师需要告诫学生永远从零做起、戒骄戒躁,力争在以后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三、勤于教学反思,推进教学互动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起着教学向导、指引方向的作用;而学生则是教学的客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钢琴学习。教学反思不仅要求教师要对所教课程进行总结与思考,而且还要求教师带动学生一起进行对教学的反思,全面总结、相互配合,从而推进教学互动。
在现今的钢琴教学课程中,我们的青年钢琴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在演奏作品时的完成质量,以及对演奏作品的加工处理,而对于教学的反思这一重要环节,则略显不够重视。勤于教学反思,是青年钢琴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重要过程。每一堂钢琴课结束之后,作为钢琴教师本人,都应该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进行评分。要时刻扪心自问:今天的所授课程,有哪些地方教得较好?又有哪些地方教得不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青年钢琴教师一定要多与自己的同行交流,多向专家请教,多倾听别人的不同观点。不要认为自己已在某国际或国内的知名钢琴比赛上获得过名次,就一定能够教授好钢琴。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思想,教师自己的训练方法可能适合于自身的钢琴演奏,但这不足以证明:“适合于教师自身的训练方法就一定可以教好自己的学生”。教师在对自己教学反思的同时,也要带动学生一起多动脑筋,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必要的认知与反思。教师要深挖学生的内心思想,要知道学生的兴趣是什么,强项是什么,弱点是什么,不仅要在钢琴教学中发扬学生的优势与强项,还要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在钢琴教学中,要把握好“扬长避短”与“对症下药”这一教学原则,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演奏强项,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奏能力,使学生萌发学习钢琴的兴趣。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爆发力,会令教师的教学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弥补学生的不足之处,要对其缺陷和不足进行专项训练,而不能只布置学生想弹奏的作品,要针对其不足,对症下药和给予专项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奏技能“一分为二”地给学生布置不同的钢琴作品,让我们的学生既能够发挥其演奏优势,又能够弥补自身的演奏不足,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与综合进步。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与教师配合得更加紧密,更加有力地推进教学互动,并最终走向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教学是一个繁复的教学课程。如今,已进入21世纪,钢琴教学的方法与观念也应和以往有所不同。由于过去学习音乐艺术的人群相对较少,以往的钢琴教学是偏重于个体化的教学与训练。而在当今,我国已进入信息化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学习钢琴的人数也日渐增加,这就要求我们的钢琴教师(尤其是青年钢琴教师)更要改进教学观念,适应教学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就是教学质量的转变。因此,这就要求钢琴教师不是仅以培养一两个优秀钢琴演奏人才或者教育人才为目的,而是要将整个钢琴教学的层次跃升到一个全新的台阶,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培养更多更好的音乐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苑丁.钢琴教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2]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3]樊和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列文.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