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楚芳与其《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述论——学术探索
作者:焦印亭来源:原创日期:2013-07-10人气:1290
一、高楚芳其人其书
杜诗研究号称“千家注杜”,“千家注杜”之说与一部书密切相关,此书就是高楚芳的《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又名《集千家注杜诗》,或题《刘辰翁批杜诗》。该书元、明、清三代不断翻刻,是所有《集千家》本的祖本。周采泉云:“高本自元迄今,嬗递至六百余年,翻刻不绝,远胜于黄鹤、徐宅、蔡梦弼各家注。所以高本在杜诗校刻史上,实可成一脉相承之完整系。”[1](P101)
高楚芳(1255—1308),生平传记资料仅见诸刘将孙《养吾斋集》卷三十一《高楚芳墓志铭》。高楚芳,名崇兰,字楚芳,号芳所,安成人。生宝佑乙卯(1255)四月二十四日,卒元至大戊申(1308)八月七日,年五十四,刘辰翁门人。刘辰翁之子刘将孙《高楚芳墓志铭》云:“高氏派汴,来自吉水,归仙分泰溪,又从嘉林徙至桔山十一世。始大,及事朱南山、文丞相、吾先君子须溪先生。”“芳所名崇兰,字楚芳,眉宇有俊意,自少即洒脱颖异。在师不烦橘山加意择所从。……喜交乡大夫先生,无不得其爱重。里名辈困乏,时而周之。”[2]高崇兰曾跟从晏镐民学诗,学成之后科举废除,遂退居乡里,专心著述。
高楚芳的业师刘辰翁是杜诗研究史上的大家,对杜诗用力最多,其子刘将孙曾云:“先君子须溪先生,……平生屡看杜集,……他评泊尚多,批点皆各有意,非但谓其佳而已。”[3]刘辰翁从事文学评点除“纤思寄怀”外,就是教授门生儿子。《集千家注批点·补遗杜工部诗集》卷五《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二云:“月明垂夜露,云逐度溪风”句下刘辰翁评曰:“可言云逐风,不可风逐云,诗才不须如此,评以喻儿辈。”[4]刘将孙在《笺注王荆文公诗序》中亦言:“先君子须溪先生于诗喜荆公,尝点评李注本,删其繁,以付门生儿子。”[5]因此,台静农在论及刘辰翁评点时云:“辰翁生当宋末,……。而其所以专事评点者,则因国亡隐遁家居,以次教授后生,如其子将孙所说‘以传门生儿子’……”[6](P163)
高楚芳与刘辰翁两家“姻亲交往以世”,刘辰翁曾为高氏先祖橘山公题墓,刘将孙又为高崇兰撰写墓志铭,可见交往之深。高崇兰在刘辰翁门下濡染颇深。刘辰翁的另一门人罗履泰曾在高崇兰之前编过《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刘辰翁的杜诗研究深得弟子辈的认可。因此高楚芳编刻杜甫诗歌,取《兴观集》及未收入此集的刘氏批语,复选录杜集旧注,编成此书。其中收录刘辰翁的诸多评点,此本所集注家多于蔡梦弼本与黄鹤本,其价值全在于批点。故书成之后刘将孙作序。
从序文中可知,高楚芳编集此书是为整理规范杜集旧注,去伪存真;校正罗履泰的编刻之误,务求精审。通过刘将孙的《高楚芳墓志铭》“(楚芳)方聚佳士校《杜诗注》如日课,其所尚固然”得见,《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去伪存真,校正精审,远较罗履泰本为上,成书后又得到刘辰翁、刘将孙父子亲自校刻,因其校正精审、编次得当、别裁有据、简明扼要的特点成为历代刻书家争相翻刻的热点,也是历代学者研究杜诗的常备之书。周采泉在比较了罗履泰《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与高楚芳《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之后,曾有精当之论:“罗履泰与高崇兰同为刘辰翁门下士,罗刻早于高刻数年,高刻旨在校正罗刻之误。高氏平时颇留心坟典,其所刻之刘辰翁本,虽亦标《集千家》,由于刘将孙父子亲自校刻,去伪存真,于罗履泰本自有霄壤之别。”[2](P112)
《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共二十卷,元大德癸卯(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原刻,后代翻刻本极多,共收诗一千四百二十余首,体例以编年为序,诗歌后面罗列旧注,刘辰翁的评点附于诗句的下面。卷首载有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四人之序,以《游龙门奉先寺》诗为首,以《过洞庭湖》诗结尾。是书所集注家近百,但以黄鹤、蔡梦弼、王洙三家注为主,保存了宋人注杜的精华,四库馆臣高度评价曰:“宋以来注杜各家,鲜有专本传世,遗文绪论,颇赖此书以存,其筚路蓝缕之功,未可尽废也。”[7](P1281)
《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收录了欧阳修《欧公诗话》、杨万里《诚斋诗话》、葛立方《韵语阳秋》(亦名《葛常之诗话》)、许顗《彦周诗话》、陈师道《后山诗话》、叶梦得《石林诗话》、蔡启《蔡宽夫诗话》、强幼安《唐子西文录》、无名氏《漫叟诗话》、黄彻《黄常明诗话》等十几种宋人诗话著作有关杜诗的评论,这些诗话分别从字词用法、典故、格律、语言、审美风格等诸多方面阐发杜诗。对宋人笔记中有价值的论杜资料他也有辑录,如苏轼的《东坡志林》、严有翼的《艺苑雌黄》、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曾达成《独醒志》、洪迈《鹤林玉露》、赵兴时《宾退录》、赵明诚《金石录》、吴曾《复斋漫录》、蔡兴宗《蔡兴宗正异》。《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完整收录了刘辰翁的杜诗评点,诗歌共计350多首,批语共计470多条,这对于研究刘辰翁的诗歌评点规律具有非常的文献价值。
高楚芳的《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被明清两代的注家奉为圭臬,将其视为范本,“自元迄明所有《集千家》本,大致均以高本为祖本”。[2]如明代单复的《读杜愚得》,“其笺注典故,皆剽掇《千家注》,无所考证”。[8](P1532)其诗作编年、编纂体例、辑注方式、批点形式分别对明代吴见思的《杜诗论文》、清代杨伦的《杜诗镜铨》、仇兆鳌的《杜诗详注》、金圣叹的《杜诗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诗研究号称“千家注杜”,“千家注杜”之说与一部书密切相关,此书就是高楚芳的《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又名《集千家注杜诗》,或题《刘辰翁批杜诗》。该书元、明、清三代不断翻刻,是所有《集千家》本的祖本。周采泉云:“高本自元迄今,嬗递至六百余年,翻刻不绝,远胜于黄鹤、徐宅、蔡梦弼各家注。所以高本在杜诗校刻史上,实可成一脉相承之完整系。”[1](P101)
高楚芳(1255—1308),生平传记资料仅见诸刘将孙《养吾斋集》卷三十一《高楚芳墓志铭》。高楚芳,名崇兰,字楚芳,号芳所,安成人。生宝佑乙卯(1255)四月二十四日,卒元至大戊申(1308)八月七日,年五十四,刘辰翁门人。刘辰翁之子刘将孙《高楚芳墓志铭》云:“高氏派汴,来自吉水,归仙分泰溪,又从嘉林徙至桔山十一世。始大,及事朱南山、文丞相、吾先君子须溪先生。”“芳所名崇兰,字楚芳,眉宇有俊意,自少即洒脱颖异。在师不烦橘山加意择所从。……喜交乡大夫先生,无不得其爱重。里名辈困乏,时而周之。”[2]高崇兰曾跟从晏镐民学诗,学成之后科举废除,遂退居乡里,专心著述。
高楚芳的业师刘辰翁是杜诗研究史上的大家,对杜诗用力最多,其子刘将孙曾云:“先君子须溪先生,……平生屡看杜集,……他评泊尚多,批点皆各有意,非但谓其佳而已。”[3]刘辰翁从事文学评点除“纤思寄怀”外,就是教授门生儿子。《集千家注批点·补遗杜工部诗集》卷五《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二云:“月明垂夜露,云逐度溪风”句下刘辰翁评曰:“可言云逐风,不可风逐云,诗才不须如此,评以喻儿辈。”[4]刘将孙在《笺注王荆文公诗序》中亦言:“先君子须溪先生于诗喜荆公,尝点评李注本,删其繁,以付门生儿子。”[5]因此,台静农在论及刘辰翁评点时云:“辰翁生当宋末,……。而其所以专事评点者,则因国亡隐遁家居,以次教授后生,如其子将孙所说‘以传门生儿子’……”[6](P163)
高楚芳与刘辰翁两家“姻亲交往以世”,刘辰翁曾为高氏先祖橘山公题墓,刘将孙又为高崇兰撰写墓志铭,可见交往之深。高崇兰在刘辰翁门下濡染颇深。刘辰翁的另一门人罗履泰曾在高崇兰之前编过《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刘辰翁的杜诗研究深得弟子辈的认可。因此高楚芳编刻杜甫诗歌,取《兴观集》及未收入此集的刘氏批语,复选录杜集旧注,编成此书。其中收录刘辰翁的诸多评点,此本所集注家多于蔡梦弼本与黄鹤本,其价值全在于批点。故书成之后刘将孙作序。
从序文中可知,高楚芳编集此书是为整理规范杜集旧注,去伪存真;校正罗履泰的编刻之误,务求精审。通过刘将孙的《高楚芳墓志铭》“(楚芳)方聚佳士校《杜诗注》如日课,其所尚固然”得见,《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去伪存真,校正精审,远较罗履泰本为上,成书后又得到刘辰翁、刘将孙父子亲自校刻,因其校正精审、编次得当、别裁有据、简明扼要的特点成为历代刻书家争相翻刻的热点,也是历代学者研究杜诗的常备之书。周采泉在比较了罗履泰《须溪批点选注杜工部诗》与高楚芳《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之后,曾有精当之论:“罗履泰与高崇兰同为刘辰翁门下士,罗刻早于高刻数年,高刻旨在校正罗刻之误。高氏平时颇留心坟典,其所刻之刘辰翁本,虽亦标《集千家》,由于刘将孙父子亲自校刻,去伪存真,于罗履泰本自有霄壤之别。”[2](P112)
《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共二十卷,元大德癸卯(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原刻,后代翻刻本极多,共收诗一千四百二十余首,体例以编年为序,诗歌后面罗列旧注,刘辰翁的评点附于诗句的下面。卷首载有王洙、王安石、胡宗愈、蔡梦弼四人之序,以《游龙门奉先寺》诗为首,以《过洞庭湖》诗结尾。是书所集注家近百,但以黄鹤、蔡梦弼、王洙三家注为主,保存了宋人注杜的精华,四库馆臣高度评价曰:“宋以来注杜各家,鲜有专本传世,遗文绪论,颇赖此书以存,其筚路蓝缕之功,未可尽废也。”[7](P1281)
《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收录了欧阳修《欧公诗话》、杨万里《诚斋诗话》、葛立方《韵语阳秋》(亦名《葛常之诗话》)、许顗《彦周诗话》、陈师道《后山诗话》、叶梦得《石林诗话》、蔡启《蔡宽夫诗话》、强幼安《唐子西文录》、无名氏《漫叟诗话》、黄彻《黄常明诗话》等十几种宋人诗话著作有关杜诗的评论,这些诗话分别从字词用法、典故、格律、语言、审美风格等诸多方面阐发杜诗。对宋人笔记中有价值的论杜资料他也有辑录,如苏轼的《东坡志林》、严有翼的《艺苑雌黄》、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曾达成《独醒志》、洪迈《鹤林玉露》、赵兴时《宾退录》、赵明诚《金石录》、吴曾《复斋漫录》、蔡兴宗《蔡兴宗正异》。《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完整收录了刘辰翁的杜诗评点,诗歌共计350多首,批语共计470多条,这对于研究刘辰翁的诗歌评点规律具有非常的文献价值。
高楚芳的《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被明清两代的注家奉为圭臬,将其视为范本,“自元迄明所有《集千家》本,大致均以高本为祖本”。[2]如明代单复的《读杜愚得》,“其笺注典故,皆剽掇《千家注》,无所考证”。[8](P1532)其诗作编年、编纂体例、辑注方式、批点形式分别对明代吴见思的《杜诗论文》、清代杨伦的《杜诗镜铨》、仇兆鳌的《杜诗详注》、金圣叹的《杜诗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