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基于国内旅游者安全认知的云南旅游安全存在问题分析——学术探索

作者:张丹宇、李庆雷来源:原创日期:2013-07-10人气:1266
上述实证调研结果:认为云南旅游比较安全和非常安全的两项旅游者只占总比的20%左右,占总比73%的旅游者认为安全状况一般,相对于国内其他旅游城市来说,旅游者对云南的旅游安全状况评价并不高,这也反映出云南旅游中确实存在诸多在安全上让旅游者不满意的问题。
1.旅游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旅游安全法律法规是旅游安全保障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尚没有旅游业的基本大法——《中国旅游法》,亦没有专门的旅游安全法律,涉及旅游安全的相关条款只散见于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立法之中。即使现有的旅游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的执行力度亦受到各种影响,效力有限。[2]云南省在旅游法尤其是旅游安全法律法规方面同样存在着不健全甚至空白的问题。
2.旅游行业安全意识淡薄
本课题的另一项调研表明,虽然有80%的旅游企业领导相信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但仍然有16.5%的旅游企业未设置任何与安全相关的部门或处室;14.7%的被调查企业没有制定任何的安全规定;31.2%的企业没有制定专门的旅游安全处理程序。15.4%的旅游企业没有专门的旅游安全设施设备;13%的旅游企业员工未进行过任何安全培训;2.8%的旅游企业从未与公安、武警和消防等安全部门建立联系,21.1%的偶尔联系;13%的旅游企业不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保险。这种缺乏应急机制、将行业企业部门管理体系始终建立在一种常态的假设之上,缺乏危机意识、安全意识的状况是无法应对旅游危机和突发事件的。[3]
3.旅游安全管理缺失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 除国家旅游局外,旅游业正常运作还需要其他诸如旅游景区的主管机构、当地旅游局、建委、林业厅、消防等主管机构的协作,这些部门形成了旅游安全管理的外围机构群体,能较有效地抑制安全问题的发生。但因为主管机构多且分散而形成多头管理和管理的“真空地带”,造成旅游安全管理的低效。首先,旅游企业内部虽有部分企业(尤其是饭店) 设立了专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构,但至今仍有16.5%的企业没有设置任何安全管理机构或无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4]其次,旅游企业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部门多是负有治安保卫性质的保安部,这类保安部占被调查企业总比的45.4%。由于这类保安部不具有专职的安全管理职能,从而出现管理职能上的不清晰。再次,虽然有76.1%的被调查旅游企业与公安、消防部门建立了联系,客观上形成了旅游安全联动系统,但这种联动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只是一种隶属管理关系,一旦发生旅游安全问题,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5]
4.旅游活动各环节安全问题丛生
由云南省旅游管理部门的旅游者投诉统计结果可见,旅游交通和导游服务向来占有很高的投诉比例,这也与此次对旅游者的调查相吻合。在对云南旅游活动各环节存在安全问题最大的六大环节调查中,占总比13%的旅游者认为旅游交通存在安全问题最大,排列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占总比28%的旅游者认为云南购物存在安全隐患最大,排列第一位。占总比26%的旅游者认为旅游景区存在安全问题最大,排列第二位。购物中旅游者最担心的问题是强买强卖和买到赝品;旅游景区最担心的问题是保安不力、导游欺骗和设施陈旧;交通方面最担心交通事故、抢劫、盗窃和路况差。其他方面,诸如餐饮中的上当受骗、疾病传染;住宿中的盗窃、人身侵害和骚扰;娱乐中的偷窃、敲诈、无救援保障、娱乐设施和黄赌毒也都是旅游者比较担心的问题。
5.旅游安全设施设备滞后
落后的安全设施设备已成为旅游安全的一大重要隐患。调研中,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设置安全监视系统,没有危险地带警示牌,没有索道、栏杆防震系统。这种由于安全意识的缺乏造成的设计不合理、投资不到位以及维修不及时的问题,严重威胁着旅游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尤其在旅游的旺季这一问题导致的安全隐患表现得更为突出。
6.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偏低
虽然此次调查未直接涉及从业人员,但从旅游者对云南旅游活动中司机、导游、强买强卖、欺骗等问题的担心中已折射出从业人员的素质确实存在问题。至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虽然在旅游旺季、重大旅游活动等特殊时期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对可能影响旅游者生命安全的环境因素给予高度的关注,也会在这些特殊时期自觉地加强对旅游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检查,但一旦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时,由于考虑到旅游安全问题的敏感性和对企业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往往会出现掩盖旅游安全事故的倾向,调查中有近半数的企业在旅游安全事故发生时不愿或不主动对旅游者履行告之义务已充分证实了这一点;第二,在对员工专门的安全培训的调查中,虽然有87%的企业进行了安全培训,但培训内容多局限于操作层面甚至流于形式,致使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素质普遍偏低。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