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生适应心理问题调查报告-教育论文
作者:中州期刊-小君来源:原创日期:2011-11-25人气:1865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一组调査问卷数据显示:高校75的大学新生觉得老师看不到自己的优点,742的新生感到孤独或优郁,263的学生不习惯大学食宿,66470的学生不能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大学新生在初人大学阶段有一个适应期,其间出现的心理问题在于:首先高中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总把大学描绘成“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进人大学后感觉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办学水平、环境等各方面与理想中的大学还存在着差距,并非那么的完美。
(二)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的抑郁心理。
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大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与高中不同等等。由于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与原则,一方面导致大学生自闭偏执、生活态度不乐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倾诉对象,会加重心理压力。
(三)自我意识错误导致自卑心理。
69.4的新生担心自己会由原来的优等生变为差生。在上大学之前,很多学生都是中学的尖子,而上了大学后,没有了生活的光环。面对新的环境和更多的机遇、挑战,原有的优势和平衡被打破,由于缺乏经验,遭受挫折,从而陷入了痛苦的自我否定深渊。
(四)家庭及外界的不利影响
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它固然有其优点,但极易诱发心理疾患。从家庭方面来说,生活困难和不幸的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一些贫闲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影响手头拮据,不敢参与同学聚会,这些都给他们心理投下巨大的阴影,逐渐形成不良情绪。
(五)情感困惑
年龄基本在18至24岁之间,性发育已经成熟,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因为彼此性格不和或其他原因失恋,爱情不一定充满鲜花、浪漫和甜美,或许有的人体验的是痛苦、烦恼和酸楚。
(六)学习上的问题
对专业不感兴趣而缺乏学习兴趣,进人大学后,他们会受就业情况、社会的就业形势,以及自己的主观愿望等方面的影响,认为所学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使一部分学生对大学期间的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目标、生活的重心,再也没有太多的激情和动力去投人到新的学习中去,在学习上很被动,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渴望不强烈,出现了徘徊和迷茫的心理。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的结果
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限。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
(一)过低的自我评价。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较多的
自卑感、自信心丧失。
(二;)过高的自我评价。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情感挫伤,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三.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案
(一)找到并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许多大学生进人大学后,往往想轻松轻松,不进行目标规划,产生迷茫感与失落感,最终导致心理问题和疾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这样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对心理的影响,并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
(二)享受有规律的校园生活,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对于因学习紧张、生活贫困、就业困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首先应勇敢面对,泰然处之。其次是加强自己的心理品质,提高抗干扰能力,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修养。同时要保持心态的平衡,遇到问题,应不断进行心理调试,始终以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学会转移注意力和自我宣泄释放压力的能力。面对新事物,心理环境往往会逐步开朗,有利于减轻和消除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境。对一些经常产生的不满、愤怒与痛苦应积极加以宣泄释放,如进行快跑、拳击等激烈的体育运动,或找知己加以倾诉等等,以减轻心理压力,不断加强自身的心理品质,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波动的情绪,以乐观、坚强的积极态度去面对所遇到的困境,使自身的心态保持平衡。
(四)正确对待情感问题。对待失恋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面对失恋的打击,大学生应学会理智的应对,如积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事其他事情诸如外出旅游、找知己倾诉等等以冲淡心理的压抑与痛苦。同时,失恋者应及时地树立起自信心,重新规划未来的生活。结合自身的条件,定位自己的爱情目标,对自己的事业目标也应进行评估分析是否要进行调整,以切合自身实际,求得成功,满足自己的价值诉求,以此调整自己的灰色心态,走出失恋的心理阴影。
(五)学会自我管理。有效利用时间的最好办法就是每天确定好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和重要的事情,再按轻重缓急依计划而行。在管理时间的同时,大学新生要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情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令自己情绪不佳的事,善于自我调控的人才能成为自己情感的主人。他们不会因为遇到称心如意的事而得意忘形,也不会因为稍遇不顺而悲观失望,更不会因遭遇重大挫折而轻生。
(一)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
一组调査问卷数据显示:高校75的大学新生觉得老师看不到自己的优点,742的新生感到孤独或优郁,263的学生不习惯大学食宿,66470的学生不能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大学新生在初人大学阶段有一个适应期,其间出现的心理问题在于:首先高中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总把大学描绘成“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进人大学后感觉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办学水平、环境等各方面与理想中的大学还存在着差距,并非那么的完美。
(二)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的抑郁心理。
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教育不当造成了一些负面效果,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大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与高中不同等等。由于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与原则,一方面导致大学生自闭偏执、生活态度不乐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倾诉对象,会加重心理压力。
(三)自我意识错误导致自卑心理。
69.4的新生担心自己会由原来的优等生变为差生。在上大学之前,很多学生都是中学的尖子,而上了大学后,没有了生活的光环。面对新的环境和更多的机遇、挑战,原有的优势和平衡被打破,由于缺乏经验,遭受挫折,从而陷入了痛苦的自我否定深渊。
(四)家庭及外界的不利影响
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它固然有其优点,但极易诱发心理疾患。从家庭方面来说,生活困难和不幸的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沉重的心理压力。一些贫闲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影响手头拮据,不敢参与同学聚会,这些都给他们心理投下巨大的阴影,逐渐形成不良情绪。
(五)情感困惑
年龄基本在18至24岁之间,性发育已经成熟,在潜意识中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因为彼此性格不和或其他原因失恋,爱情不一定充满鲜花、浪漫和甜美,或许有的人体验的是痛苦、烦恼和酸楚。
(六)学习上的问题
对专业不感兴趣而缺乏学习兴趣,进人大学后,他们会受就业情况、社会的就业形势,以及自己的主观愿望等方面的影响,认为所学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使一部分学生对大学期间的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目标、生活的重心,再也没有太多的激情和动力去投人到新的学习中去,在学习上很被动,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渴望不强烈,出现了徘徊和迷茫的心理。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可能导致的结果
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限。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
(一)过低的自我评价。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较多的
自卑感、自信心丧失。
(二;)过高的自我评价。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情感挫伤,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三.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案
(一)找到并确立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许多大学生进人大学后,往往想轻松轻松,不进行目标规划,产生迷茫感与失落感,最终导致心理问题和疾病。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这样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对心理的影响,并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
(二)享受有规律的校园生活,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对于因学习紧张、生活贫困、就业困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首先应勇敢面对,泰然处之。其次是加强自己的心理品质,提高抗干扰能力,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修养。同时要保持心态的平衡,遇到问题,应不断进行心理调试,始终以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
(二.)学会转移注意力和自我宣泄释放压力的能力。面对新事物,心理环境往往会逐步开朗,有利于减轻和消除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境。对一些经常产生的不满、愤怒与痛苦应积极加以宣泄释放,如进行快跑、拳击等激烈的体育运动,或找知己加以倾诉等等,以减轻心理压力,不断加强自身的心理品质,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波动的情绪,以乐观、坚强的积极态度去面对所遇到的困境,使自身的心态保持平衡。
(四)正确对待情感问题。对待失恋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面对失恋的打击,大学生应学会理智的应对,如积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事其他事情诸如外出旅游、找知己倾诉等等以冲淡心理的压抑与痛苦。同时,失恋者应及时地树立起自信心,重新规划未来的生活。结合自身的条件,定位自己的爱情目标,对自己的事业目标也应进行评估分析是否要进行调整,以切合自身实际,求得成功,满足自己的价值诉求,以此调整自己的灰色心态,走出失恋的心理阴影。
(五)学会自我管理。有效利用时间的最好办法就是每天确定好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和重要的事情,再按轻重缓急依计划而行。在管理时间的同时,大学新生要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情感。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生活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令自己情绪不佳的事,善于自我调控的人才能成为自己情感的主人。他们不会因为遇到称心如意的事而得意忘形,也不会因为稍遇不顺而悲观失望,更不会因遭遇重大挫折而轻生。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