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的对策——经济与管理

作者:马斌、蒋莹、叶青来源:原创日期:2013-07-30人气:802
受福利刚性影响,减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要确保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待遇不过度下调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养老金保障水平。目前,政府已经多次对企业养老金待遇进行了上调,企业职工的退休金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相比,企业退休金的提升无法将二者差距拉平。因此,仅依靠某一方面的改革远远不能解决存在于整个制度体系中的问题。罗伯特·霍尔茨曼等(2006)综合各国养老保险改革的经验指出,调整单一层次的养老保险十分必要,多层次的制度设计有助于实现对老年人口的有效保障[9]。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看,多层次的养老体系改革是一种能够减少政治成本、降低财政负担、完善养老金个人账户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帕累托改进(杨燕绥等,2010)[10]。因此,完善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一)缩小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金差距的改革模式
2009年,国家曾经在五个省市试点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体制的改革,但改革结果收效甚微。宋晓梧(2011)认为,养老保险的“并轨”并不是制度设计的问题,而是利益平衡的问题,单独进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并不妥当[11]。郑秉文(2009)指出,事业单位改革的成功,必须靠“三个联动”保证,即事业单位与公务员一起改革,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一起改革,改革与职业年金的建立一起进行[12]。郑功成对改革模式做了进一步补充说明,认为只要制度制定合理谨慎,就应该大力推行,不需要再进行试点[4]。同时,在制度的改革过程中,要避免出现社会保障的灰色型现象①,确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13]。
(二)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距的制度设计
1. 建立制度统一的第一支柱养老体系。当前我国养老制度存在严重的“碎片化”现象,郑秉文(2009)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碎片化制度的危害和碎片化冲动的根源,通过对养老制度碎片化的英法与实行统一制度的美国进行对比,指出在全国建立一个统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性[14]。同时,他认为[15],建立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有效避免更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挤入公务员队伍,减少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阻力,即统一的养老制度可以推动其他改革的顺利进行。郑功成(2012)认同把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纳入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性,这也是他提出养老保险改革“三步走”方案②的第一步[3]。由于机关事业单位通常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应该与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同步进行(桂世勋,2010)[16],从而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陈颐(2009)提出,在整合养老保险制度时,要遵循三个理念和原则:即促进公平正义、适应发展趋势、实现多方共赢[17]。因此,要充分考虑到改革过程中“老人”、“中人”、“新人”对制度的适应性。杨健(2011)就三类人群的具体改革措施做了详细的制度设计,进而保证“老、中、新”三种养老金的协调发展[18]。
2. 加大第二支柱养老体系的建设力度。睢党臣等(2012)认为,应该将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统一至60%的目标替代率,而徐颖(2010)通过ELES模型分析,计算出我国养老金的合意替代率上限为57%。显然,理论上的合意替代率与实际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不过度影响退休待遇的情况下,建立第二支柱的补充养老保险来弥补基本公共养老金的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
(1)进一步加大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力度。作为第二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年金对保障退休职工的晚年生活水平起着极大的作用。郑婉仪等(2003)运用模拟和情景分析法,比较了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和引入企业年金之后的综合养老金替代率,根据比较结果分析,企业年金可以显著地补充职工养老金收入。同时,由于企业年金能够弥补基本养老待遇的代际差异,对于“新人”更有吸引力,因此,企业年金制度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我国企业年金在初期运行阶段发展缓慢,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运营中都缺乏经验。邓大松等(2003)对我国企业年金的性质、经费来源、管理方式等进行了理论性解释,同时,对我国企业年金的税惠待遇、治理主体、给付机制等方面做了制度设计,并阐述了以准入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外部监管机制、信息披露机制、退出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近年来,随着制度的不断运行,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杨燕绥(2011)指出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并分析了产生恶性竞争的原因,认为市场的稀缺、垄断、扭曲、无知、监管不足等导致了不经济的制度外部性约束。王贞琼(2004)通过对中外企业年金运行的税收环境、法制环境、投资环境、市场供求环境进行比较,对我国当前企业年金的发展提出了创造配套环境、与公务员年金制度共同发展、培育第三支柱保险等建议,以确保企业年金的有序发展。郑秉文(2009)总结了企业年金的制度框架、治理结构、运营机制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并指出建立“捆绑式”③养老金管理公司来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必然性。
(2)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是补充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后,基础养老金减少导致养老金减少的有效手段。董克用等(2011)指出,一般来讲,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受教育年限较长、工作年限与企业职工相比普遍较短,因此积累的个人养老金也就较少,如果仅仅依靠第一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待遇将大幅度下降。因此,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十分必要。由于养老金亦是刚性需求,有必要通过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来对基础养老金进行补充。职业年金的建立,不仅仅是对养老制度的补充,更能够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单位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李黎2009)。
黄瑞芹(2003)对职业年金的性质进行了界定,指出职业年金是基础养老金的补充辅助,具有一定的互济性和强制性。戴卫东等(2011)对部分OECD国家的职业年金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国家职业年金的参加意愿、目标替代率、资金筹集、给付模式、运营监管、领取条件、税惠支持等进行对比,建议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实行强制的、外部管理的职业年金制度,从而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和规避风险。刘琳(2009)认为,在我国当前国情下,职业年金应采用DC计划④,既能提高职工的缴费积极性、提升企业凝聚力,又能减轻道德风险对个人的损失。在职业年金的治理方面,董克用等认为企业年金应该采用信托制治理,同时,要做好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的衔接,在考虑到当前实际情况下建立相应的过渡措施,确保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合理有序流动(薛博等2011)。
四、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一)公务员养老制度能否和事业单位一起改革
尽管众多学者普遍认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该同步,然而到目前为止,受多方因素制约,将二者进行共同改革的指导意见仍无迹可寻。特别是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后,更是将机关、事业、企业进行了更为明确的划分,这很有可能会将原来的“双轨”变成“三轨”,导致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的加剧。鉴于2009年事业单位养老试点改革的结果,相关部门能否下决心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同步改革,将直接影响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甚至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成败。
(二)第二支柱养老保险能否真正发挥作用
由于职业年金的建设主体是政府和相关事业单位,因此,无论是否具有强制性,受政府和事业单位财政能力的影响,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很容易建立起来,如果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其基础养老金的降低完全可以通过职业年金的方式进行较好的补充。相比之下,我国企业年金的建立则是本着自愿原则。当前我国运行企业年金制度的单位多为大型企业,众多中小型企业没有能力更没有意愿去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换言之,中小型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仍然偏低,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差距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如何建立起覆盖面更广泛的企业年金制度,确保养老金第二支柱真正发挥作用,仍是相关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养老保险改革是否会联动其他制度改革
我国职工养老金待遇水平不仅仅受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也受到绩效考核制度、职称评价标准、教育培训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在绩效考核的指标上有所差异,导致同等条件下不同部门职工的起始工资与工资涨幅上的差异;同样,不同性质单位的职工在职称晋升上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也千差万别。如何确保不同部门之间的工资评定标准达到相对一致,是实现我国基础养老金待遇公平合理的重要影响因素。
注释:
①指现象内涵的可变性导致的不确定性,一些事物既包含可知信息又包含未知信息,林毓铭(2011)认为当前我国的许多社会保障制度政策都存在灰色型现象。
②第一步是将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步是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分解为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两部分,第三步是取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与工资增长挂钩的机制。
③是指养老金管理公司具有投资管理功能的一体化,即受托人资格与投资管理人资格是捆绑在一起的。
④即确定缴费型,是按照相对稳定的缴费标准筹集基金。参考文献:
[1]丁元竹.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8,(3):24-26.
[2]杨燕绥,胡乃军.财政支出比较视角下公务员退休金制度设计[J].公共管理学报,2010,7(2):21-27.
[3]杨燕绥,李学芳.中国养老金政策存在的问题与立法对策[J].河北学刊,2010,30(2):11-16.
[4]郑功成.从“双轨制”下的利益冲突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N].光明日报,2012-04-20.
[5]王晓军,乔杨.我国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待遇差距分析[J].统计研究,2007,24(5):36-40.
[6]童星.社会保险外部风险探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0,(6):24-28.
[7]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促进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宏观经济研究,2008,(5):7-12.
[8]周康.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宜统不宜分[J].中国物价,2009,(7):67-70.
[9]罗伯特·霍尔茨曼,理查德·汉兹,等.21世纪养老保险改革展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3):47-54.
[10]杨燕绥,鹿峰,王梅.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的帕累托改进条件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1,8(1):10-15.
[11]宋晓梧.养老保险并轨其实是个利益问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03-10.
[12]郑秉文.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路在何方[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30(5):5-9.
[13]林毓铭,夏林林.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义与复杂性视阈[J].社会保障研究,2011,(1):14-25.
[14]郑秉文.中国社保“碎片化制度”危害与“碎片化冲动”探源[J].甘肃社会科学,2009,(3):50-58.
[15]郑秉文,孙守纪,齐传君.公务员参加养老保险投资改革的思路——“混合型”统账结合制度下的测算[J].公共管理学报,2009,6(1):1-12.
[16]桂世勋.改革我国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1-75.
[17]陈颐.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整合[J].学海,2009,(6):3-77.
[18]杨健.中国城镇企业“老人”“中人”“新人”养老金水平协调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1.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