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学术论坛
作者:邵光学、刘娟来源:原创日期:2013-08-12人气:926
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十八大在报告主题中鲜明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建设到建成,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作出的庄严承诺。从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差,但内涵更丰富、更深刻。意味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明确、要求更严格、未来发展的信心更充足。
(一)在经济方面强调持续健康发展。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两个翻番”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了数字定位。从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让人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单一发展目标向双目标的转变,体现了我国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强国富民发展战略的构想,也体现了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于民的理念。强调“四化”建设同步,并且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这“四化”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只有“四化”同步发展,才能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也包括政治和文化方面。政治方面,要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形成更加完善的民主制度。要依法治国,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尊重和保障人权。文化方面强调增强文化软实力。以“明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特别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的新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其发展应特别关注。
(三)社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八大报告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对社会发展目标进行了解释。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现实社会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交织点。因此,应受到重点关注。
(四)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随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中共十八大报告从资源能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这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从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包含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要求。还包括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只有达到这些新要求。才能实现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新目标。
六、执政党建设的新认识
中共十八大报告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一)把党的纯洁性纳入党的建设主线中。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执政党建设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首次把纯洁性建设纳入到党的建设中来,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纯洁性。就没有先进性。只有保持纯洁性,才能切实提高执政能力,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十八大首次提出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并与学习型政党并列,充分体现了党执政方式的转变。服务型政党主要是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新型政党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对我党提出的新要求。要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就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以增强党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提出要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过去执政能力建设,主要强调党领导人民执政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的提出,体现了党对加强自身建设的高度自觉性。提高这四种能力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作用。
(四)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解放思想是改革创新的先导,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推进党的建设。改革创新是解放思想的实践路径。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切实把解放思想的精神实质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实践工作中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发展。
(五)首次把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大任务来抓。人才是强国之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吸纳优秀人才,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党的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党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在经济方面强调持续健康发展。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这“两个翻番”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有了数字定位。从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让人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单一发展目标向双目标的转变,体现了我国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强国富民发展战略的构想,也体现了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于民的理念。强调“四化”建设同步,并且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这“四化”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只有“四化”同步发展,才能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也包括政治和文化方面。政治方面,要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形成更加完善的民主制度。要依法治国,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尊重和保障人权。文化方面强调增强文化软实力。以“明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特别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的新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其发展应特别关注。
(三)社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八大报告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对社会发展目标进行了解释。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也是现实社会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交织点。因此,应受到重点关注。
(四)生态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随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中共十八大报告从资源能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方面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这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从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包含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要求。还包括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只有达到这些新要求。才能实现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新目标。
六、执政党建设的新认识
中共十八大报告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举措,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一)把党的纯洁性纳入党的建设主线中。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执政党建设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首次把纯洁性建设纳入到党的建设中来,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纯洁性。就没有先进性。只有保持纯洁性,才能切实提高执政能力,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十八大首次提出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并与学习型政党并列,充分体现了党执政方式的转变。服务型政党主要是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新型政党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对我党提出的新要求。要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就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以增强党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提出要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过去执政能力建设,主要强调党领导人民执政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的提出,体现了党对加强自身建设的高度自觉性。提高这四种能力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作用。
(四)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解放思想是改革创新的先导,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推进党的建设。改革创新是解放思想的实践路径。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切实把解放思想的精神实质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实践工作中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发展。
(五)首次把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大任务来抓。人才是强国之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吸纳优秀人才,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党的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党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