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企业员工压力与动力之间的转换机制——改革与战略

作者:冯玉红、姜晖来源:原创日期:2013-09-04人气:1076
 (一)转换过程
如图-3所示,将压力转换为动力的第一步是有效解压,在有效解压过程中,组织可以做以下工作,如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组织各种交流活动、创建良好的组织氛围,进行定期合理的心理疏导等。在员工有效解压后,员工会进入一种适应压力的状态中,也就是一种接受压力或与压力共存的适应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对员工进行良性加压,如设置合理的目标、宣扬理想和抱负的价值观,激发员工自我实现的动力等,从而达到良性加压,将工作压力转化为动力的目的。
(二)应遵循的原则
1.人本管理的原则。坚持把人放在第一位的原则。把员工看作是具有情感的人看待,而不只是可以利用赚钱的工具,只有将人放在首位,才能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员工,也才能为员工着想。在此基础上,企业制定的制度和政策,才会有的放矢,真正起到减缓和释放员工压力,同时激发员工的动力的作用。
2.遵循人格平等的原则。应遵循人格平等理念。在工作中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员工,并认为每个员工无论价值观怎样,思想认识有什么偏差,都必须得到尊重,一视同仁地对待。应该改变管理过程中管理者是主体,员工是客体,主体拥有绝对权威,客体只能处在被动服从地位的模式。尤其是要改变对某些员工歧视、批判的做法。引入尊重和平等的理念,有利于满足员工自我表现、追求人生价值的强烈愿望,调动员工克服压力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员工将工作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
3.营造美好和谐组织氛围的原则。企业应杜绝冷漠和互不关心。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徐凯文认为:“人是感情的动物,需要爱与被爱,在某种情况下,良好的同伴支持就是给予他们生的机会。”美好和谐的工作氛围会使员工有家的感觉,可以释放压力,轻松工作,不必考虑其它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从而减少内耗提升组织绩效。
四、结语
员工压力与动力管理属于软性管理范畴,主要关注的是员工心理与精神上的问题,虽然这一工作所带来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其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企业应从压力人手,理解两者的共同特点,找出带来压力的主要变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影响员工行为的共同途径,在科学的原则指导下,运用正确的方式,将员工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化不利为有利,从而达到减轻员工压力提升组织绩效的效果。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对于企业员工心理上的冲击比较明显,员工压力与动力管理已势在必行。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