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二元对立视角下的《三峡好人》——电影文学

作者:李芹香来源:原创日期:2013-09-09人气:1841
记得第一次看贾樟柯影片《三峡好人》时,韩三明、麻幺妹、小马哥、沈红的人生遭遇,曾几度令我潸然泪下。至今,对于该影片我已由最初的泪流满面转化为对它的由衷喜爱,因为该片淋漓尽致地展现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浓缩。正如李陀所说:“中国的现实太复杂了,我们大概没有任何人能把它解释清楚,强做解释,不如把这种复杂性保留在故事里,保留在人物形象和镜头语法里。《三峡好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一方面,这部影片的故事和人物都很单纯,另一方面,这单纯里有待观众解释的东西非常丰富。”①
本文从二元对立的角度探讨影片的深层内涵,所谓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二元对立”理论认为,当研究对象被分解为一些结构的成分后,研究者就可以从这些成分中找出对立的、相互联系的排列、转换等关系,而这些关系或结构又总是体现为两事物被置于相互对立的位置,形成区别和对比,从而产生另一层次上的各自的意义,研究者因此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和把握对象结构的复杂性。②依据该理论,影片存在多组对立元素组,且不同元素组中的元素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表达作品的深刻内涵。文章将从男人与女人、麻幺妹自我意识的缺失与沈红自我意识的觉醒、人性善与恶、中华民族勤劳、朴实、善良、有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自私自利的价值观、爱情与金钱五组二元对立项展开论证。
一、男人与女人
(一)韩三明、麻幺妹哥、船老大与麻幺妹
从影片中,我们可知,韩三明由于家庭贫穷,娶不到媳妇,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娶个老婆,延续香火,他从人贩子那买来受骗的女孩麻幺妹做非法妻子。麻幺妹则成为他延续香火、传宗接代的工具。
几经曲折,麻幺妹被公安机关解救回家,但她梦魇般的生活并未改变,此后,她被亲哥以三万块钱抵押给与其父亲年龄相仿的船老大做妻子,当韩三明前来寻找她,并询问她现在过得好不?她说:“不好,只是讨口饭吃。”这说明她与船老大并无幸福可言,与韩三明在一起生活相比,此次,麻幺妹没有反抗,而是默默接受这位所谓的丈夫,究其根源主要是她深受长兄为父封建思想的影响,因而对于哥哥的意图,她顺从了,她也就成为哥哥抵债的商品。至于,麻幺妹一年四季跟着船老大跑船,可以说是船老大料理家务及赚钱的温顺的机器。可见,麻幺妹在韩三明、其哥、船老大的眼中,她要么是工具、要么是商品、要么是机器,已经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自我意识的人,而她的存在就是为男性社会服务。
(二)郭斌与沈红、厦门女老板
成为老板后,郭斌对沈红毫不关心,我们可从他留给沈红的七个数字的电话号码看出,也可从沈红的话:“已经两年杳无音信了”,“以前偶尔打个电话回来,只要知道他还活着就行。”看出,沈红不过是郭斌免费、温顺的保姆,他则可在外拈花惹草,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然而,郭斌之所以能成为大款,是依靠厦门女老板的实力,从他对沈红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他极度自私,在他心目中毫无爱情可言,仅有唯利是图。他与厦门女老板之间也无真爱,有的仅是利益,厦门女老板在他心目中是他步入上流社会的一颗棋子而已。
可见,影片中男性与女性并非和谐共处,女性要么沦为男性传宗接代的工具,要么成为男性眼中的商品,要么就成为男人心目中免费的听话的保姆,男性与女性是一种压迫与受压迫的关系。
要想摆脱男性与女性间这种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女性就应拥有自我意识。这一点,在影片中也有所反映。
二、麻幺妹自我意识的缺失与沈红自我意识的觉醒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的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对自身与自然、自身与他人、自身与社会关系的意识活动。
影片中,麻幺妹被人贩子拐卖给韩三明,她有所反抗,但在其一生中,更多是顺从,对于哥哥把她当商品一样抵押给老船夫,即使与老船夫之间讨口饭吃的生活,她都没有任何怨言,表面上看,是麻幺妹把自己的前程任由哥哥摆布,实质上,这是麻幺妹自我意识的严重缺失,一方面,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挣钱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不是非得跟船老大跑船而由船老大赏饭吃,另一方面,对于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任何人都没有权利限制他人的生活自由,这些在她意识中没有体现。
与麻幺妹相比,沈红则体现出明显的自我意识觉醒,面对几年音信全无、毫不关心自己的丈夫,她已深深意识到,应该做好自己,如果他能回心转意,那是最好的,反之,她将坚决与他离婚,再去寻找自己的爱情,因而在没有丈夫现在手机号码的情况下,她毅然前往丈夫所在的城市寻找他,当找到他并真正发现眼前他的一言一行时,她首先提出分手,结束这段痛苦的婚姻,开始自己的崭新生活!
自我意识的严重缺失是麻幺妹逆来顺受的主要原因,自我意识的觉醒则是促使沈红与郭斌离婚的重要因素。
三、人性的善与恶
韩三明历经千辛万苦找到麻幺妹时,他内心很难过,但在与妻子见面时,他并没有责备妻子,相反,他关心妻子现在的生活,可见,他对妻子仍十分关心。当妻子给他一块大白兔奶糖吃时,他仅咬了一半,另一半又递给妻子吃,三明对妻子的体贴显而易见。得知妻子现在过得不好时,他与船老大协商,等赚足三万块钱就来赎妻子,于是他返乡继续挖煤赚钱的生活,虽然随时可能丧命,但他早把这些置之度外,其头脑里满是对妻子的关心、对婚姻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而非某学者所说:“物质、女人的欠缺导致了现实生活的不饱和,韩三明才千里迢迢来到三峡找寻自己的女人和家园。”③笔者认为该学者并没有认识到三明内心至真至诚的善良人性——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优良美德。
与韩三明千里寻妻类似,沈红是寻夫,所不同的是,两年未见的丈夫面对她的出现,第一句话就是:“你怎么来了。”妻子的到来,他没有惊喜,尽是责怪,之后,他应付式地与妻子拥抱并跳舞,而在这过程中,他的一只手紧紧摸着自己的钱包,眼睛看向别处,根本不在意妻子。可见他物质生活富足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他没有对妻子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婚姻的责任,这是最基本的人性的丧失。
正如西蒙娜·德·波伏娃所说:“在二项对立的所有过程里,对立成员必然在我们头脑里,我们利用双方进行比较,比方说,判断大的就不能不考虑小的概念;没有贵的意义,贱的意义就不可思议,二项对立的价值就在于此。”④那么,影片中韩三明身上所彰显的善良人性与郭斌行为所表现出的自私人性构成一组二元对立,形成鲜明对比,使影片中对人性的赞扬与批判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而韩三明与郭斌完全不同的人性则折射出两人各自不同的价值观。
四、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自私自利的价值观 韩三明16年来不顾生命危险打工赚钱及寻妻,面对麻老大不友好的打骂,关心妻子现在的生活,得知妻子生活不幸福,他与船老大达成协议,赚足三万块钱来赎妻子,从而继续危险的挖煤工作,他这种对妻子、对家庭、对婚姻负责任的态度后面,体现出他善良人性,隐现着他勤劳、朴实、善良、有责任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郭斌成为大款之后,对自己的妻子可谓不闻不问,面对妻子的突然出现,他尽是责备及程式化地和妻子拥抱跳舞,因为他在外已有第三者,他喜新厌旧,背叛并抛弃糟糠之妻,对妻子、对家庭、对婚姻毫无责任感,从这些可看出其人性的自私自利、享受主义价值观。
正如资明霞所说:“中国电影不仅需要寓言、神话和意识形态,更需要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及价值取向。”⑤影片表现韩三明与郭斌两种对立的价值观。
五、爱情与金钱
影片中,无论在三明与幺妹间,还是在沈红与郭斌间,爱情与金钱始终都是以对立面出现:幺妹与船老大没有爱情可言,三明前来寻找,幺妹内心的情感萌发了,她意识到三明是她这辈子能相濡以沫的另一半,因而她把兜里仅有的一块糖,递给三明,而三明也舍不得独吃,仅吃一半,把另一半留给幺妹吃,两人共吃一块糖,体现出两人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然而尽管他们各自对对方十分满意,并打算结合度过下半生时,面对船老大提出的条件,对三明来说十分苛刻,他十几年后才来寻找幺妹,就是因为没有钱,而今,幺妹近在眼前,三明还是因凑不起三万块钱而只能继续忍受与妻子、女儿的分离之苦,但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决定继续挖煤,三明是否能安全挣足三万元钱并赎回妻子,恐怕谁都难以保证。可见,三明与幺妹之间有爱情却因金钱的缺失而最终未能结合。
与之相比,沈红与郭斌的经济条件要好得多,一方面,沈红是一护士,也就意味着她有固定的收入,养活自己不成问题,另一方面,昔日的郭斌现在已成郭总,尽管两人经济条件不错,但郭斌此时追求的是金钱,是自我私欲的满足,从郭斌两年来对沈红的态度及最后他们离婚的行为上可知,两人的婚姻在金钱、利益的诱惑下不堪一击。
可见,一种是有爱情没有金钱,没有基本的经济基础,最终未能实现团聚,另一种是有金钱而没有爱情,婚姻最终无法持续而离婚。这给现代青年男女以启示:爱情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没有牛奶和面包的爱情是无法立足的,但另一方面,物质基础或者说金钱又不是爱情强大的保护伞,完美幸福的爱情需要男女双方对婚姻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对方的责任,而不是像郭斌那样自私自利。
根据以上几组二元对立,可挖掘出影片的深层内涵:影片揭示男性与女性间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同时也提出了解决方法,要想摆脱此现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起举足轻重的作用;韩三明的千里寻妻与郭斌对沈红的态度彰显了人性的善良与恶,造成这两种人性的根源是韩、郭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影片两对夫妻最终无法团聚,使广大读者深思爱情与金钱的关系:一方面,两者互为基础,没有金钱爱情、婚姻难以存活,另一方面,金钱不是万能的,爱情需要男女双方对婚姻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对方的责任,需要双方共同经营。这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洞悉影片的本质。
注释:
① 李陀、崔卫平、贾樟柯等:《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读书》,2007年第2期。
② 米海燕、欧德良:《〈屋顶丽人〉的结构主义解读》,《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③ 谢中元:《〈三峡好人〉:民间姿态下的反“三峡”与反“好人”》,《电影文学》,2007年第6期。
④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⑤ 资明霞:《尊重每一个普通的生命——简论〈三峡好人〉的文化意蕴》,《电影文学》,2007年第5期。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