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金二胡音乐宏大叙事论
作者:乔建中来源:原创日期:2013-09-29人气:983
叙事学(也有人称为叙述学)是近几十年来文学、史学界掀起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叙述性叙事,即通过对某件事情或某些事情依时间顺序的描写,而构成一个可以理解的场景或有意义的文本结构。它可以分成历史性叙事和文学性叙事,它们用的都是语言文字。
音乐也是一种叙事、叙述,只不过用的是音符和声音,一种是人的歌唱,一种是乐器演奏。歌声借助于文字(唱词),器乐借助于不同材质、不同发声源的乐器。历史叙述、文学叙述、艺术叙述,我们都可以称为“文化叙述”。研究文化叙事,我们称之为“文化叙事学”,研究音乐叙事,自然是“音乐叙事学”。
以内容、主题、篇幅等衡量,叙事可分为大、中、小三类。所谓“大叙事”,目前习惯上称“宏大叙事”,主要指对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某一景观奇伟的自然、人工工程乃至有影响的文化运动、人文活动的叙述、评述等,是文艺创作中一种“宏观的大跨度的时空操作”以这样的标准看,刘文金的大多数二胡曲都采取了“宏大叙事”的叙述方式,而无论它的篇幅大小。如《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两个标题里的地点,一虚(豫北)一实(三门峡),但两地都在黄河沿线,所以背景都是伟大的“母亲河”。历史上,文学、诗歌都有无数的颂扬黄河的作品,如《诗经》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唐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两首乐曲所咏颂之城市,三门峡历史悠久,有大量出土文物,豫北“安阳”更是中国古文字的发祥地和保存地,为中国灿烂的青铜文化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各以其深沉、苍劲的音调惊世骇俗,皆可以理解为黄河的叙事。主题宏大,风格鲜明,气势磅礴。刘文金第一次以专业作曲家的身份步入二胡创作领域之际,即选择了这样的叙事方式,其开创性意义不应低估。
《长城随想》的咏颂对象,自然是“万里长城”。长城既是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一道彪柄千古的人类文化奇观,可与埃及金字塔、希腊剧场相毗美,同时它也是中华文化奇伟壮美的象征。以往我们只在歌曲里见到歌颂它的作品,器乐作品中则从未有过。刘文金把长城作为酝酿已久的大型二胡作品的主题,显然又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展示才华的好素材。而且,20年前写黄河,20年后写长城,一个自然景观,一个人文景观,让他在“宏大叙事”的写作道路上再行探索,并从中获取了新的创作经验。
当然,与20年前相比《长城随想》所涵盖的历史内容,与主题内容相称的篇幅章节,符合宏大主题要求的深遂的乐思乐韵,皆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宏大叙事中所绽放出的诗情、诗心,更将其推到了当代二胡创作的新高峰。毫不夸张地说,鸿篇巨制的《长城随想》是当代中国民族器乐艺术的一部当之无愧的史诗。
经历了《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和《长城随想》,宏大叙事几乎成刘文金二胡创作的一种范式。如《秋韵》、《雪山魂塑》、《洪湖》以及《如来梦》。《秋韵》的题旨是“秋”,无论对于自然还是人类,都是一个内涵丰富又可以唤起无限想像力的对象:《雪山魂塑》以“雪山”为表,以“魂”为里,鉴于长征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意义,它同样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宏阔的空间表现。同时,刘文金的这部作品举重若轻,沉重的历史事件变成了一部壮美的诗篇。音乐响起,刘文金式的乐思立即把人们带进了澎湃汹涌的历史画面之中。
最后,我们当然还要提到《如来梦》。与黄河、长城、雪山、秋景相比,《如来梦》作为一个宗教题材艺术作品的叙述对象,虽然属于“形而上”,是抽象的、空泛的,但宗教对于地球上绝大多数人而言,却有无法离弃的意义。宗教的广泛存在,它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它对于人们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精神成长所产生的作用,一向是所有艺术门类无法避开的主题。因此,它的“宏大”性也就不言而喻。又鉴于它的哲理性、思辩性和抽象性,西方的宗教题材可以用声乐体裁淋漓尽致地加以诠释,而用中国的乐器介入这样一个领域的写作,以往很少。刘文金的《如来梦》以二胡无伴奏套曲体裁“撞”入如此宏大的叙事内容,是一次可贵的尝试,而事实上也已经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音乐也是一种叙事、叙述,只不过用的是音符和声音,一种是人的歌唱,一种是乐器演奏。歌声借助于文字(唱词),器乐借助于不同材质、不同发声源的乐器。历史叙述、文学叙述、艺术叙述,我们都可以称为“文化叙述”。研究文化叙事,我们称之为“文化叙事学”,研究音乐叙事,自然是“音乐叙事学”。
以内容、主题、篇幅等衡量,叙事可分为大、中、小三类。所谓“大叙事”,目前习惯上称“宏大叙事”,主要指对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某一景观奇伟的自然、人工工程乃至有影响的文化运动、人文活动的叙述、评述等,是文艺创作中一种“宏观的大跨度的时空操作”以这样的标准看,刘文金的大多数二胡曲都采取了“宏大叙事”的叙述方式,而无论它的篇幅大小。如《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两个标题里的地点,一虚(豫北)一实(三门峡),但两地都在黄河沿线,所以背景都是伟大的“母亲河”。历史上,文学、诗歌都有无数的颂扬黄河的作品,如《诗经》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唐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两首乐曲所咏颂之城市,三门峡历史悠久,有大量出土文物,豫北“安阳”更是中国古文字的发祥地和保存地,为中国灿烂的青铜文化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各以其深沉、苍劲的音调惊世骇俗,皆可以理解为黄河的叙事。主题宏大,风格鲜明,气势磅礴。刘文金第一次以专业作曲家的身份步入二胡创作领域之际,即选择了这样的叙事方式,其开创性意义不应低估。
《长城随想》的咏颂对象,自然是“万里长城”。长城既是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一道彪柄千古的人类文化奇观,可与埃及金字塔、希腊剧场相毗美,同时它也是中华文化奇伟壮美的象征。以往我们只在歌曲里见到歌颂它的作品,器乐作品中则从未有过。刘文金把长城作为酝酿已久的大型二胡作品的主题,显然又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展示才华的好素材。而且,20年前写黄河,20年后写长城,一个自然景观,一个人文景观,让他在“宏大叙事”的写作道路上再行探索,并从中获取了新的创作经验。
当然,与20年前相比《长城随想》所涵盖的历史内容,与主题内容相称的篇幅章节,符合宏大主题要求的深遂的乐思乐韵,皆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宏大叙事中所绽放出的诗情、诗心,更将其推到了当代二胡创作的新高峰。毫不夸张地说,鸿篇巨制的《长城随想》是当代中国民族器乐艺术的一部当之无愧的史诗。
经历了《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和《长城随想》,宏大叙事几乎成刘文金二胡创作的一种范式。如《秋韵》、《雪山魂塑》、《洪湖》以及《如来梦》。《秋韵》的题旨是“秋”,无论对于自然还是人类,都是一个内涵丰富又可以唤起无限想像力的对象:《雪山魂塑》以“雪山”为表,以“魂”为里,鉴于长征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意义,它同样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宏阔的空间表现。同时,刘文金的这部作品举重若轻,沉重的历史事件变成了一部壮美的诗篇。音乐响起,刘文金式的乐思立即把人们带进了澎湃汹涌的历史画面之中。
最后,我们当然还要提到《如来梦》。与黄河、长城、雪山、秋景相比,《如来梦》作为一个宗教题材艺术作品的叙述对象,虽然属于“形而上”,是抽象的、空泛的,但宗教对于地球上绝大多数人而言,却有无法离弃的意义。宗教的广泛存在,它对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它对于人们的宇宙观、人生观和精神成长所产生的作用,一向是所有艺术门类无法避开的主题。因此,它的“宏大”性也就不言而喻。又鉴于它的哲理性、思辩性和抽象性,西方的宗教题材可以用声乐体裁淋漓尽致地加以诠释,而用中国的乐器介入这样一个领域的写作,以往很少。刘文金的《如来梦》以二胡无伴奏套曲体裁“撞”入如此宏大的叙事内容,是一次可贵的尝试,而事实上也已经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