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作者:刘江虹来源:原创日期:2013-10-29人气:1076
一、规范性与生动性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声乐教学是艺术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体验。所以,声乐教学语言应在重视规范性、准确性的基础上,更注重其生动性、形象性,教师的语言只有精炼、传神、准确、到位,才能起到春风化雨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深刻的认同,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哼鸣练习时,就要启发学生模拟哭泣的感觉,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渲染一种悲伤的氛围或描述一幕悲剧的情境:“你离开家的时候,母亲双鬓的白发你还记得吗?仔细体会一下这种感觉。”如果启发得好,学生就会产生哭泣状态的生理运动,从而达到哼鸣所需要的状态。
舍弃生动性,片面地追求语言的规范性,在声乐教学中是不当的做法。声乐教学有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等特有的要求,如果教学语言过于规范,想要向学生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学语言要做到规范性与生动性相结合,教师要运用独特的语言风格化繁复为浅显、化通俗为新颖、化平淡为生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启发性与逻辑性
声乐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不应满堂灌输,而应相机诱导,让学生发挥才智,勤于练习,练就娴熟的歌唱技能。因此,启发性的声乐教学语言不可忽视,其可引导学生思考,调动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声乐日常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掌握好教育时机,对学生做恰如其分的点拨,以唤起学生学习声乐的热情和求知欲。在开始练歌或进行发声练习时,教师应激发起学生内心隐藏的歌唱欲望,让其对音乐充满激情。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和发声有关的器官才会处于最放松、积极的状态,发出的声音也会自然、优美,有生气和活力。另外,要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对象不同,运用的声乐教学语言也应不同。由于学生的性别、个性、水平及歌唱器官生理构造等各不相同,声乐教师要运用针对性教学语言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提问、教育,摒除错误的声音,给予相应的肯定、鼓励,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另外,教师的语言逻辑性强,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以及不同问题的解决,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通俗性与晓畅性
所谓通俗性语言就是为大众所接受,适合于大众水平的语言。声乐教学语言的通俗性也需如此。教师用通俗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便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巧。声乐教学通俗性语言是准确性语言的基础,由于教师授课时间有限,使用精而准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抓住教与学的主要矛盾,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在声乐教学中,通俗性语言的使用是重中之重,音乐这一学科难以从理性方面去认识,声乐教学中的声音概念更是十分抽象,凭借直观难以体会,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如何将这一理性的抽象知识化为感性而浅显的知识,是声乐教师亟须研究的课题。如能在声乐教学中采用明白晓畅的生活化语言,就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要想把理论解释清楚,可采用比喻、类举、想象等方式进行语言阐述,运用这些可帮助学生迅速、精确地把握教师的发声原理,这也是行之有效的语言方式。
明白晓畅的教学语言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声乐教师在讲授如何发出有穿透力的声音时,要求“集中、明亮,忌散、空”。此时,教师就要用形象的语言将声音比喻成缕缕霞光,声音的集中就是一道道霞光,声音的明亮就如同霞光的光束。霞光以强大的力量穿过树林、云层,这一过程就是声音穿透力的释放过程,而树林中飘浮不定的云雾就是声音的“散”“空”。在教师直观语言的引导下,学生会快速理解抽象的声音概念,并在日后的实践中仔细体会、认真揣摩,熟练地掌握歌唱技巧。
四、审美性与深刻性
音乐作品在节奏、旋律、力度等和谐统一下,有着独特的魅力,声乐教学语言的优美与音乐美结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提高声乐教学的审美价值。“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声乐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文采,其语言表达可以如同动听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丰富审美想象、造就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追求内容美与形式美,才能达到声乐教学语言的优美。教师语言不仅要具备审美性,还要具备深刻性。教师语言的深刻、充实,不仅有着令人茅塞顿开的启迪,而且优美的音色、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情感会令整个教学过程如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有旋律且充满感染力。除了让学生了解声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外,声乐教学语言的审美功能更能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音,促进其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在教师充满艺术性的语言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和鼓励。当然,学海无涯,教无定法,声乐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永无止境,但只要我们能够积极探索,就一定能够使声乐教学语言更具魅力。
扬·阿姆斯·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声乐教学是艺术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与其他学科相比,其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体验。所以,声乐教学语言应在重视规范性、准确性的基础上,更注重其生动性、形象性,教师的语言只有精炼、传神、准确、到位,才能起到春风化雨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深刻的认同,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哼鸣练习时,就要启发学生模拟哭泣的感觉,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渲染一种悲伤的氛围或描述一幕悲剧的情境:“你离开家的时候,母亲双鬓的白发你还记得吗?仔细体会一下这种感觉。”如果启发得好,学生就会产生哭泣状态的生理运动,从而达到哼鸣所需要的状态。
舍弃生动性,片面地追求语言的规范性,在声乐教学中是不当的做法。声乐教学有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等特有的要求,如果教学语言过于规范,想要向学生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学语言要做到规范性与生动性相结合,教师要运用独特的语言风格化繁复为浅显、化通俗为新颖、化平淡为生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启发性与逻辑性
声乐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不应满堂灌输,而应相机诱导,让学生发挥才智,勤于练习,练就娴熟的歌唱技能。因此,启发性的声乐教学语言不可忽视,其可引导学生思考,调动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声乐日常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掌握好教育时机,对学生做恰如其分的点拨,以唤起学生学习声乐的热情和求知欲。在开始练歌或进行发声练习时,教师应激发起学生内心隐藏的歌唱欲望,让其对音乐充满激情。学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和发声有关的器官才会处于最放松、积极的状态,发出的声音也会自然、优美,有生气和活力。另外,要注意因材施教。教育对象不同,运用的声乐教学语言也应不同。由于学生的性别、个性、水平及歌唱器官生理构造等各不相同,声乐教师要运用针对性教学语言对其进行不同方式的提问、教育,摒除错误的声音,给予相应的肯定、鼓励,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另外,教师的语言逻辑性强,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以及不同问题的解决,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通俗性与晓畅性
所谓通俗性语言就是为大众所接受,适合于大众水平的语言。声乐教学语言的通俗性也需如此。教师用通俗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便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巧。声乐教学通俗性语言是准确性语言的基础,由于教师授课时间有限,使用精而准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抓住教与学的主要矛盾,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在声乐教学中,通俗性语言的使用是重中之重,音乐这一学科难以从理性方面去认识,声乐教学中的声音概念更是十分抽象,凭借直观难以体会,影响着教学的进程。如何将这一理性的抽象知识化为感性而浅显的知识,是声乐教师亟须研究的课题。如能在声乐教学中采用明白晓畅的生活化语言,就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要想把理论解释清楚,可采用比喻、类举、想象等方式进行语言阐述,运用这些可帮助学生迅速、精确地把握教师的发声原理,这也是行之有效的语言方式。
明白晓畅的教学语言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声乐教师在讲授如何发出有穿透力的声音时,要求“集中、明亮,忌散、空”。此时,教师就要用形象的语言将声音比喻成缕缕霞光,声音的集中就是一道道霞光,声音的明亮就如同霞光的光束。霞光以强大的力量穿过树林、云层,这一过程就是声音穿透力的释放过程,而树林中飘浮不定的云雾就是声音的“散”“空”。在教师直观语言的引导下,学生会快速理解抽象的声音概念,并在日后的实践中仔细体会、认真揣摩,熟练地掌握歌唱技巧。
四、审美性与深刻性
音乐作品在节奏、旋律、力度等和谐统一下,有着独特的魅力,声乐教学语言的优美与音乐美结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提高声乐教学的审美价值。“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声乐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文采,其语言表达可以如同动听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丰富审美想象、造就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追求内容美与形式美,才能达到声乐教学语言的优美。教师语言不仅要具备审美性,还要具备深刻性。教师语言的深刻、充实,不仅有着令人茅塞顿开的启迪,而且优美的音色、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情感会令整个教学过程如一首悦耳动听的歌曲,有旋律且充满感染力。除了让学生了解声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外,声乐教学语言的审美功能更能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音,促进其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在教师充满艺术性的语言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陶冶和鼓励。当然,学海无涯,教无定法,声乐教师运用语言的艺术永无止境,但只要我们能够积极探索,就一定能够使声乐教学语言更具魅力。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