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师“当随时代”
作者:王茂昌来源:原创日期:2013-11-02人气:966
一、美术教师要提高对角色的认识
《新课标》提出全新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教书匠和讲解员,角色定位是把知道的书本知识转授给学生,因而只要教材熟悉,教案确当,逻辑结构清晰,语言表达通达,就算尽到了教师的责任,如果能再讲得诙谐风趣和深入浅出,使学生爱听,就是一个好教师。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来,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甚至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得多,教师已有的教学思想、习惯的工作方式,甚至权威地位受到威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那么单一。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由学科成绩的裁判者变成美术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媒体,而是学生纯真心灵与多样个性的保护者,教师的热情表扬和赞美是鼓舞孩子们自信的源泉,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艺术课上体验和创造艺术语言,恢复和树立创造性表现的自信心,有了信心他们能发挥超乎想象的创造力。就像《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所说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美术教师必须意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重新思考自己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课堂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应该是一位“引路者”,更是和学生一同探讨共同成长的“伙伴”。因为只有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
二、美术教师要提高对知识的认识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的变革和创新,对广大普通高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和挑战。其中教师构建合理的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保障。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要拓宽知识面,还要提高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增强接受信息的能力。
美术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应满足美术课程教学的要求,具有学科特征和时代特征。主要包括美术专业知识、相关人文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实践习得知识和现代媒体运用知识等几个方面,同时也包括这些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俗话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倒满一碗水。业务水平不高、知识面狭窄的教师,如何帮助、启发学生在自觉探索中解决问题?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把知识表达出来,传递出去,教会学生。更何况是在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前提下,教师以前的成长氛围与现在的学生相去甚远,要教好当代学生那也是只好“先天不足后天补足”。在培养学生的视觉反应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等方面,教师自身也应在自我探索中提高自己。要不断地积累知识,增强接受信息的能力,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把知识变成完全个人化的而不是外在于自己的东西。
三、美术教师要提高对教学方式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运用,以及现代化教辅手段的普及,时刻冲击着美术教学。美术教师要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因课而异,因人而异,灵活控制课堂的形式和节奏。美术教师不仅要反思教学对象“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还要反思课堂的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个性”和“多元化”;更要反思教学方式,多种选择,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美术鉴赏教学应注重创设情景,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听音乐、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景,加深学生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类似绘画、雕塑、工艺等技能模块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参观展览、聘请当地名家到校“献艺”的形式,充分体现学科的教学特色和优势,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比如在绘画课中,注意运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与美术中的变化统一、韵律的有机结合,无声与有声艺术的结合,使学生在练习中充满激情,让美术作品充满活力。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要敢于改变“一个教师+一张嘴巴﹢一本课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的教学设施,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设计好上课流程,为美术欣赏课增加“催化剂”,使美术课变得丰富多彩。在课件中,事先从网上下载好图片和影像资料,理顺上课思路和讨论话题,适时运用欣赏与感受、比较与讨论、讲解与归纳等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会很明显。
根据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美术教师应“当随时代”,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开拓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新课标》提出全新教学理念:“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教书匠和讲解员,角色定位是把知道的书本知识转授给学生,因而只要教材熟悉,教案确当,逻辑结构清晰,语言表达通达,就算尽到了教师的责任,如果能再讲得诙谐风趣和深入浅出,使学生爱听,就是一个好教师。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来,师生之间已经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甚至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得多,教师已有的教学思想、习惯的工作方式,甚至权威地位受到威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那么单一。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由学科成绩的裁判者变成美术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媒体,而是学生纯真心灵与多样个性的保护者,教师的热情表扬和赞美是鼓舞孩子们自信的源泉,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艺术课上体验和创造艺术语言,恢复和树立创造性表现的自信心,有了信心他们能发挥超乎想象的创造力。就像《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所说的:“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美术教师必须意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重新思考自己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课堂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应该是一位“引路者”,更是和学生一同探讨共同成长的“伙伴”。因为只有将学生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
二、美术教师要提高对知识的认识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的变革和创新,对广大普通高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和挑战。其中教师构建合理的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实施新课程的基本保障。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要拓宽知识面,还要提高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增强接受信息的能力。
美术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应满足美术课程教学的要求,具有学科特征和时代特征。主要包括美术专业知识、相关人文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实践习得知识和现代媒体运用知识等几个方面,同时也包括这些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俗话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倒满一碗水。业务水平不高、知识面狭窄的教师,如何帮助、启发学生在自觉探索中解决问题?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才能把知识表达出来,传递出去,教会学生。更何况是在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前提下,教师以前的成长氛围与现在的学生相去甚远,要教好当代学生那也是只好“先天不足后天补足”。在培养学生的视觉反应力,增强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即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把握能力等方面,教师自身也应在自我探索中提高自己。要不断地积累知识,增强接受信息的能力,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把知识变成完全个人化的而不是外在于自己的东西。
三、美术教师要提高对教学方式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运用,以及现代化教辅手段的普及,时刻冲击着美术教学。美术教师要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因课而异,因人而异,灵活控制课堂的形式和节奏。美术教师不仅要反思教学对象“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还要反思课堂的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个性”和“多元化”;更要反思教学方式,多种选择,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美术鉴赏教学应注重创设情景,可以针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用听音乐、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景,加深学生对文化、历史以及美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类似绘画、雕塑、工艺等技能模块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参观展览、聘请当地名家到校“献艺”的形式,充分体现学科的教学特色和优势,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比如在绘画课中,注意运用音乐中的节奏、旋律与美术中的变化统一、韵律的有机结合,无声与有声艺术的结合,使学生在练习中充满激情,让美术作品充满活力。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要敢于改变“一个教师+一张嘴巴﹢一本课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的教学设施,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设计好上课流程,为美术欣赏课增加“催化剂”,使美术课变得丰富多彩。在课件中,事先从网上下载好图片和影像资料,理顺上课思路和讨论话题,适时运用欣赏与感受、比较与讨论、讲解与归纳等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会很明显。
根据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美术教师应“当随时代”,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开拓创新,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