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传媒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者:陈宗、于畅来源:原创日期:2013-11-11人气:1273
 一、传媒引导舆论,教育树立信念
传媒艺术专业的学习内容同新闻学、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紧密相关,学生用学到的理论与技术传播思想传播国家的大政方针,引导舆论和社会导向,充分发挥传媒的特色与优势,这也是传媒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工作职能。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以新闻、传播、艺术表现等内容为主,并且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又主要面向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他们将发展传媒,引领思想和舆论。因此,这就决定了对传媒类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尤其要加强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体现,更是社会、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正确的理念和方向,以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不仅要从理论上深刻领会和把握思想的实质与内涵,更要将这一指导思想运用于教学实践,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崇高而伟大的理想,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武装他们的头脑,用高尚的道德品质塑造他们的品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指向与导向的功能,做到“用正确的理念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思想鼓舞学生,用正确的言行影响学生”,使他们不仅要以过硬的理论和技术走上工作岗位,更要以完美而健全的人格走向社会,走向未来。
二、教育源于现实,教师注重方法
学生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又是主要的教育对象与最终落脚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做到“源于现实,指导实践”。传媒艺术专业学生是一个广大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构成展现出多样性、差异性与复杂性,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更易于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于是,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喜好、价值观和心理动态等思想状况,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充分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才能针对不同的现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以正确、平和的心态看待问题,以果断、勇敢的精神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完美而高尚的人格,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
传媒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引导学生集体健康、稳定地发展,又要关注个别学生的“点点滴滴”,教育工作不仅要做到科学合理,更要做到统筹兼顾。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一般以艺术学习和发展为主,文化基础相对薄弱,普遍具有某些“艺术个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细致观察、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运用巧妙、合理的方法,与学生沟通交流,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协调各方关系,创造一个团结、和谐、温馨的班级环境,使学生思想平稳过渡,健康发展。尤其在日常教育和交往中,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的言行。
党团工作教师要充分发挥党团教育与组织工作的优势,在学生中树立典型,表扬先进,努力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使思想教育工作扎实而深入地开展。传媒艺术专业学生普遍具有独立个性,如果教育不当很难起到良好作用。但此专业学生思想上普遍要求上进,积极要求向党团组织靠拢,这就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党团工作教师可充分利用党课、团课等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将各方面能力强、思想坚定、工作认真的学生及时吸收到党团组织中,这样既起到激励、影响其他学生的作用,又可使优秀学生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形成并带动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三、强化政治理论,完善课程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有效的主流渠道便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其教学内容与我国政治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紧密相连,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密切相关。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其热爱祖国,关心时政的良好习惯。对于传媒艺术专业的学生,更要培养他们充分利用广播、报刊、影视、网络等媒体学习知识的习惯,使他们在接受并应用传媒技术的同时,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专业知识学习与政治思想紧密结合。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在经历了几次调整与完善后,已逐步趋于稳定,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四部分构成,既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保持高度一致,又与我国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一脉相承,体现着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不仅是思想政治教学的需要,更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与自身、改造主观和客观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而最终目的则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从学生的个体实际和思想现实出发,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更是为师育人的需要。
传媒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偏向于影视、美术、音乐等艺术类课程,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美育。美育是以美学理论对教育活动进行影响与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是对人们思想情感的影响与塑造,更重要的是将人类求真、扬善、成美的美好理想转化为现实,内化为人们的能力与实践,而传媒艺术专业则更是将艺术中的美集中展现于大众面前,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因此,针对传媒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艺术形式,使思想政治理论与美的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用外在的美展现理性与思想的内涵,从而塑造学生完美的艺术人格,使传媒、艺术与政治理论紧密结合,凸显传媒艺术的时代性与广博性,通过理论的积淀与引导成就思想政治教育。
四、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回归生活
理论的教育目的是引导思想、指导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品格,更要使其在先进文化的影响下积聚内涵,在先进思想的指引下形成品格,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言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体现于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服务于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服务社会的高尚品格,简言之,就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针对传媒艺术专业学生这个特定群体,这点更为重要。
苏联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是“美在生活”理论的奠基者,他认为生活承载着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人们在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拼搏,美好的理想创造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更体现着人类美好的理想。理想变为现实,需要人类的付出与努力,这个过程就是实践。实践就是现实物质条件中的劳动与付出,践行自己的理想,使主观与客观实现协调统一。传媒艺术的美源于生活,体现于艺术的表现,这个过程蕴含着人类的梦想与希冀,梦想的现实源于实践。因此,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能仅体现于教学与说教,更要正确引导学生将伟大的理想付诸言行,将美好的希望蕴含于生活,使其在实践中有所启迪、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结语
人的成长与生活是美的历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亦是如此。教育者根据传媒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把握规律、因材施教,这是教育合规律性的体现,此为“真”;教育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传播给学生,使其丰富知识理论、把握正确发展方向,这是教育合目的性的体现,此谓“善”; 教育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言行,使其健康成长、完善品格,以正确的言行走向社会、走向未来,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这是教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和谐统一,这就是“美”。真、善、美的完美结合、和谐统一,是对于美最高层次的表达。
思想政治教育是美的历程,充满美的意趣与表达,因面向传媒艺术专业的学生而有了其独特性和丰富性。教育过程中教育艺术的引导、传媒艺术的表现让这个美的过程更美。这个过程孕育了希望,蕴含了未来。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