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原材料采购与库存策略
作者:卢胜智来源:原创日期:2013-11-13人气:2809
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发展对运用成本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如果想要从根本上降低运用成本,对原材料采购与库存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开展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企业采购人员必须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采购措施,确保原材料采购与库存策略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促进我国工业企业的稳定发展。
1 原材料的分类方法
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如果想要从根本上降低原材料采购及库存成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在对原材料价格进行阶段性预测的基础上,低价位时超量购进;另一方面是在高价位的时候消耗超量储存的原材料。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对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实时情况进行掌握,而且还要充分结合原材料订单的实际情况对原材料进行分类,从而更好的对其成本进行管理。通常情况下,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单调下降和不规则波动两个方面,而订单的实际情况主要应该从订单交货期、原材料订货提前期和产品生产时间三个方面考虑。按照原材料价格走势与市场订单的时间这两个因素来对原材料进行分类,可以将原材料分为一类材料、二类材料、三类材料和四类材料四种,在对原材料的采购和库存管理上也应该从根据以上几种类型,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2 工业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及库存控制的重要性
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来说,运用成本的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原材料采购与库存控制作为成本控制的核心,近几年来也逐渐得到了企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充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及库存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采购风险 所谓采购风险,主要指的是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这些风险有可能是人为风险、经济风险,也有可能是自然风险。比如说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对原材料价格预测有误而导致超出预算、供应商群体产能下降导致原材料供应不及时以及货物的实际质量不符合订单要求等,这些情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为了能够降低这些问题给原材料采购带来的影响,企业相关人员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将其解决。
2.2 物流成本 在企业原材料购买过程中,除了生产厂家和企业之外,还需要物流企业的介入。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加强采购中物流成本的控制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我国工业企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第一和第二利润源已经逐渐枯竭,企业如果想要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重新寻找利润源,而物流领域的潜力就是最好的选择。一般来说,物流在企业生产成本中占得比例大约在30%左右,由于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往往达一半以上,因此,控制采购成本已经成为了目前工业企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
2.3 供应商管理 与客户关系一样,供应商关系同样是企业与生俱来的,在产业整个供需链条的每个中间环节。都是由客户——供应商连接起来的,同时在不断增加企业与其供方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与管理的艰巨性,任何一端的失误,都会造成企业经营的失败。这不但要求我们要将供应商关系作为企业供应链上重要的一环加以强调,还需要系统地总结供应商关系管理独特的规律,并且采用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基础。
2.4 物流管理内容及库存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目前,如何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为了工业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物流部门还是销售部门,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良好的物流管理和销售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库存的周转次数,加快资金回转,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节约企业的成本支出,从而促进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如何合理开展原材料采购工作和库存管理
合理开展原材料采购工作和库存管理应该根据原材料类型的不同来采取合理的措施。
3.1 一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方案 对于一类材料的采购和库存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结合这类材料的特征来充分考虑,其表现出来的特征一个是原材料价格的单调下降,另一个是市场订单时间因素大于等于零,这两个特征就确定了按市场订单采购成为此种原材料采购成本最小化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此处所提到的订单采购指的是根据相关的产品订单来采购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同时要确定原材料的所需数量和订货时间等内容。此外,对于订货批量的确定,虽然可以按照每批订单所需要的原材料的量来进行采购,但这样的采购量却并不是最佳的方式。为此,建议企业采用原材料数量和最小经济运输批量这两者中的较大者,来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3.2 二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方案 二类材料不是非常普遍,但是却包括了许多对产品生产来说较为重要的材料,比如说钢材、木材等。对于这类材料而言,采购成本最低化和库存成本最低二者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对于这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原材料的价格走势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原材料的需求而制定采购措施。通常情况下,对于价格单调下降,采购与库存的策略与一类材料相同,而对于材料价格上升的情况,则可以采用超量采购、投机性库存的方式。
3.3 三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方案 对于第三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可以采用逐步递减法来确定采购与库存方案。所谓逐步递减法,主要指的是在对原材料进行采购之后,分阶段按照一定的比例逐步将安全库存量减少,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物流管理方面的问题,工作人员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解决,如此反复循环,可以确定出一个较佳的安全库存量,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四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方案 对于第四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如果材料的价格走势是不规则波动的,那么就意味着库存水平的最小化并不能够决定原材料成本最小化。而当在一定时间段内预测价格成上升趋势的时候,就可以采用第二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方案。当价格呈下降趋势的时候,则可以采用第三类材料的采购和库存管理方案。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原材料采购方式和库存策略必然会逐渐被淘汰,企业如果想要从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充分认识工业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及库存控制的重要性,并结合目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完善措施,不断探索管理的新思路,使其能够紧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从而促进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原材料的分类方法
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来说,如果想要从根本上降低原材料采购及库存成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在对原材料价格进行阶段性预测的基础上,低价位时超量购进;另一方面是在高价位的时候消耗超量储存的原材料。这就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对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实时情况进行掌握,而且还要充分结合原材料订单的实际情况对原材料进行分类,从而更好的对其成本进行管理。通常情况下,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单调下降和不规则波动两个方面,而订单的实际情况主要应该从订单交货期、原材料订货提前期和产品生产时间三个方面考虑。按照原材料价格走势与市场订单的时间这两个因素来对原材料进行分类,可以将原材料分为一类材料、二类材料、三类材料和四类材料四种,在对原材料的采购和库存管理上也应该从根据以上几种类型,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
2 工业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及库存控制的重要性
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来说,运用成本的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原材料采购与库存控制作为成本控制的核心,近几年来也逐渐得到了企业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充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及库存控制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采购风险 所谓采购风险,主要指的是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这些风险有可能是人为风险、经济风险,也有可能是自然风险。比如说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对原材料价格预测有误而导致超出预算、供应商群体产能下降导致原材料供应不及时以及货物的实际质量不符合订单要求等,这些情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采购预期目标的实现。为了能够降低这些问题给原材料采购带来的影响,企业相关人员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将其解决。
2.2 物流成本 在企业原材料购买过程中,除了生产厂家和企业之外,还需要物流企业的介入。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加强采购中物流成本的控制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我国工业企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第一和第二利润源已经逐渐枯竭,企业如果想要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重新寻找利润源,而物流领域的潜力就是最好的选择。一般来说,物流在企业生产成本中占得比例大约在30%左右,由于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往往达一半以上,因此,控制采购成本已经成为了目前工业企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
2.3 供应商管理 与客户关系一样,供应商关系同样是企业与生俱来的,在产业整个供需链条的每个中间环节。都是由客户——供应商连接起来的,同时在不断增加企业与其供方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与管理的艰巨性,任何一端的失误,都会造成企业经营的失败。这不但要求我们要将供应商关系作为企业供应链上重要的一环加以强调,还需要系统地总结供应商关系管理独特的规律,并且采用信息技术作为现代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基础。
2.4 物流管理内容及库存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目前,如何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为了工业企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物流部门还是销售部门,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良好的物流管理和销售效果,不仅可以提高库存的周转次数,加快资金回转,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节约企业的成本支出,从而促进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如何合理开展原材料采购工作和库存管理
合理开展原材料采购工作和库存管理应该根据原材料类型的不同来采取合理的措施。
3.1 一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方案 对于一类材料的采购和库存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结合这类材料的特征来充分考虑,其表现出来的特征一个是原材料价格的单调下降,另一个是市场订单时间因素大于等于零,这两个特征就确定了按市场订单采购成为此种原材料采购成本最小化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此处所提到的订单采购指的是根据相关的产品订单来采购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同时要确定原材料的所需数量和订货时间等内容。此外,对于订货批量的确定,虽然可以按照每批订单所需要的原材料的量来进行采购,但这样的采购量却并不是最佳的方式。为此,建议企业采用原材料数量和最小经济运输批量这两者中的较大者,来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3.2 二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方案 二类材料不是非常普遍,但是却包括了许多对产品生产来说较为重要的材料,比如说钢材、木材等。对于这类材料而言,采购成本最低化和库存成本最低二者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对于这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原材料的价格走势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原材料的需求而制定采购措施。通常情况下,对于价格单调下降,采购与库存的策略与一类材料相同,而对于材料价格上升的情况,则可以采用超量采购、投机性库存的方式。
3.3 三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方案 对于第三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可以采用逐步递减法来确定采购与库存方案。所谓逐步递减法,主要指的是在对原材料进行采购之后,分阶段按照一定的比例逐步将安全库存量减少,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物流管理方面的问题,工作人员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解决,如此反复循环,可以确定出一个较佳的安全库存量,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四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方案 对于第四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如果材料的价格走势是不规则波动的,那么就意味着库存水平的最小化并不能够决定原材料成本最小化。而当在一定时间段内预测价格成上升趋势的时候,就可以采用第二类材料的采购与库存管理方案。当价格呈下降趋势的时候,则可以采用第三类材料的采购和库存管理方案。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原材料采购方式和库存策略必然会逐渐被淘汰,企业如果想要从根本上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充分认识工业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及库存控制的重要性,并结合目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完善措施,不断探索管理的新思路,使其能够紧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脚步,从而促进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