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农副产品市场中蔬菜质量安全控制现状及对策

作者:王巧林来源:原创日期:2013-11-21人气:1282
 1 市民对农副产品质量需求
在城市农副产品供应中,蔬菜的质量安全尤为敏感,每天都要买菜、吃菜的百姓对农副产品质量有何要求呢?为了解市民对农副产品质量需求情况,考虑到市民的购物习惯和调查样本的多样性,我们在市区选择了几家农贸市场和超市进行了现场调查。
1.1 农贸市场现场调查情况 在市区菱塘菜市场,正在买菜的王大娘说,她每天早上都要到这里买菜,但在吃之前,比如黄瓜、西红柿之类的都要去皮,不能去皮的也要浸泡很长时间。她说现在有的蔬菜农药残留很高,这样能减轻农药残留。在一个肉摊前,摊主徐老板告诉我们,对动物疫病的监控非常重要,有些地方的生猪有疫病,当地的居民都不敢吃猪肉。在漕泾农贸市场,一位管理人员告诉我们,总体来看,目前市场上的农产品质量还是可以的,但不乏有一些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外地和本地规模化基地的农产品,对农药的施药量及掌握上市的安全间隔期执行情况各不相同,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在一个蔬菜摊上,有土豆、青椒和青菜等多个品种,看上去相当鲜嫩,我们上前拿起一只青椒闻了闻,也闻不到农药味。事实上蔬菜有毒无毒,不是能看出来或闻出来的,而是检测出来的。如果市场上都有了农产品检测点,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1.2 超市现场调查情况 在本市一家大型超市里,营业员小姐说,进入超市的农产品都是经过检测的,黄瓜、冬瓜等蔬菜以及苹果、西瓜等水果价格虽然比农贸市场高一点,但依然好卖。当像饺子、米线、粉丝等越来越多的加工类食品和熟食制品因质量问题而被媒体曝光的时候,无助的消费者就想:顶多不买半成品或成品了,想吃什么就自己买原料加工。可是,当肉、韭菜、豆腐、菠菜、桃等等也不断被证明有问题后,消费者又该怎么办呢?现实是除非你什么都不吃,否则你每天都可能是在和问题食品过招。在我国目前的现有环境下,绝对无污染的食品已很少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多还处在概念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食品,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妇感到迷茫,一些人买菜时不再挑选光鲜亮丽的,专门挑拣虫咬过的,看上去不像是用了药的。
2 影响农副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2.1 农药污染对农副产品质量的影响 我国农药年用量为80-100万吨,其中,使用在农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等病虫防治上的农药中,化学农药占90%以上,大量而长期的使用化学农药会严重地危害人体健康,而与农村农药中毒不同的是,在城市里会经常发生残留农药的中毒问题。小小农药缘何对人类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呢?在施用农药过程中,农作物、畜类、水产等动植物都可能受到农药的污染,因此目前几乎不存在哪个人群,在某种程度上未受到农药的污染。有些农作物性质稳定、残留期长,一旦造成污染便很难消除,当农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黏膜进入妇女体内,可引起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的损伤,60%~70%的自发性突变与化学因素有关。因此,种植业应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
2.2 流通领域中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除了种植环节存在问题外,食品的销售环节的“包装”把戏也越来越多。有些果贩为了让桃子看上去鲜亮,会用洗衣粉水浸泡和冲洗;牛肉之所以鲜红是因为加了亚硝酸盐,添加食用亚硝酸盐虽被允许,但超标同样有害;荔枝的颜色之所以鲜艳,是因为经过硫酸水的浸泡……诸如此类令人匪夷所思的发明真是层出不穷。此外,现在市场上的许多蔬菜和水果个头较先前都有长进,这种变化和品种的关系不大,和植物生长素有关系。果实反季节成熟、色泽好看、增加分量和个头都会用到生长素。长期食用使用了生长素的果蔬,会对人体的生理调节功能发生影响,小孩第二特征过早出现、肥胖症乃至“啤酒肚”等的发生都有可能与此有关。
3 我市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3.1 农药超标有人检无“权”管 在我市的农贸批发市场,每天都有工作人员随机对不同的蔬菜进行取样、检测。我们查看了最近一个月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汇总情况,可以看出,进入市场的蔬菜合格率并不是很高。但在对当日检测不合格的蔬菜,工作人员发给警告通知书时,该摊位的菜已全部卖完。面对如此结果,工作人员也很无奈,因为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出台,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又没有相应的执法队伍,针对检测不合格的蔬菜,只能是发警告通知书。
3.2 源头管理力度不够 事实上,对进入蔬菜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只是一种手段,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要抓好源头管理。在面广量大的农村,广大农民食品安全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等较为薄弱,种植、养殖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畜禽、水产养殖过程中滥用激素、饲料添加剂等相当普遍,有些地方对私宰打击不力,检测检疫率低。无公害生产基地规模小,与全市的蔬菜播种面积相比,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明显偏小。同时现有无公害生产基地规范化程度低,还存在着生产标准、基地建设、基地管理、基地认证不规范等问题。
4 加强农副产品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4.1 加快农副产品质量管理的立法步伐 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加快农副产品质量管理的立法步伐,明确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农户、商贩的职责,落实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责任,制定各类产品的质量标准,特别是农药残留、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控制标准等,实现有法可依。
4.2 加强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管理 农业、工商、质监等政府职能部门要按各自职责加强对农副产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管理。积极开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要从田间开始,严格农业投入品种管理,把住农药销售关,教育、指导菜农正确使用农药。在食品生产基地推广蔬菜农药残留速测技术,实行销前抽查制度,对收获上市的蔬菜先行检测,符合标准的,准许上市销售,对超过标准的,就地封杀,确保进入流通领域的农产品的质量。建立一家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引进一些国际先进的检测设备,大幅度提高检测的能力,有效监控生产、销售的农副产品的农残及添加剂。
4.3 加大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副产品的查处力度
制定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的管理规范,加大对不法农副产品的查处力度,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要加强对农产品的入场检测,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不准交易,进行查封处理,从源头控制进入市场;对故意制造、贩卖伪劣农产品的单位、个人对照法规严肃查处。
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因为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农副产品市场的发展和市场流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们必须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提高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百姓吃上“放心菜、放心肉、放心果”。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