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非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鸣深来源:原创日期:2013-11-27人气:966
在这样的历史时期,铁路非运输业物流企业应当抓住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传统经营理念,积极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物流服务链条,完善服务手段,认真学习先进管理理念,提高对外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效率。
(一)整合物流资源
改革传统的货运站和货场的管理,确定每个货场、货运站的物流服务特性。对于中小货运站可以将物流服务定位于技术层次较低的简单物流服务;对于大型枢纽货运站可以将物流服务定位于需用电子化、信息化、机械化装备的现代物流服务。各物流中心要以资本或业务为纽带,把依附的延伸服务企业和短途运输企业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合力。要进一步与水运、航空、公路等运输方式建立协作关系,互惠互利,建立多种运输有机组合的运输体系,实现多式联运和门到门服务,共同建造现代物流服务。
(二)加强政策支持
实行多元化经营,既要充分发挥站段优势,又不能走站段办多经或托管多经的回头路,造成新的资源分割,关键在于创新机制,从业务、技术、资金、人力、设备、管理等各方面调动路局各职能部门、非运输企业和运输站段的积极性。应建立多元化经营联挂考核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落实运输站段多元化经营的责任,调动其积极性,拓展经营领域,做大效益蛋糕。要对照部党组关于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确立铁路运输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改革和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部署要求,对现行管理办法、文件中存在的诸多不适应的规定,尽快进行修改完善,出台配套办法,形成新的管理体系。要加强运输系统与物流企业的紧密协作,从设备划拨、资金拨付、场地使用等方面大力支持。
(三)发展供应物流
要实现从单纯的运输代理向现代物流的战略转变,必须扩展自身服务功能,以完善物流系统,衔接企业供应链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煤炭、石油、粮食、矿产品等大宗物资供应物流,将物流活动与物资贸易结合起来,利用企业专用线,从该企业原材料的购买、运输、储存、供应,到产品的储存、运输、销售,进行全方位服务,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
一是实现路网和互联网信息系统对接。目前,我国铁路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基本上全部在铁路内网平台上,建设具有能够与Internet相连接的Web服务器,实现信息系统在内网和外网上的对接,使用户能够在网上提报用车计划,网上办理承运手续。二是组建GPS\GIS等无盲点信息追踪系统。在大节点列车追踪的基础上,利用GPS和GIS技术,组建无盲点的全方位货物追踪系统和货物运输过程中监控系统,为物流企业和客户随时掌握物流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提供便利。三是强化各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对已经实现的货票、车辆追踪等系统收集到的数据,根据物流企业和客户的需求开发统计分析软件,对各信息系统数据进行二次加工,以便给企业提供更直观的管理、经营参考信息。
(五)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是多种渠道引进人才。更新传统观念,打破干部与工人、运输业与非运输业、路内和路外的界限,对相关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千方百计引进。二是加快培养用好人才。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使之掌握相关的物流管理技术、输送网络的合理布局、库存管理技术、配置仓储装卸设备、配置高效专用的运输工具及对运输线路的优选技术等,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要加强营销队伍的培养,千方百计把市场营销搞细搞活,彻底改变营销滞后于经营需要的局面。三是激发动力留住人才。将职工薪酬与经营业绩挂钩,以岗定薪、上不封顶,建立起多元化的工资结构,切实激发创岗创效的内在动力。
(一)整合物流资源
改革传统的货运站和货场的管理,确定每个货场、货运站的物流服务特性。对于中小货运站可以将物流服务定位于技术层次较低的简单物流服务;对于大型枢纽货运站可以将物流服务定位于需用电子化、信息化、机械化装备的现代物流服务。各物流中心要以资本或业务为纽带,把依附的延伸服务企业和短途运输企业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合力。要进一步与水运、航空、公路等运输方式建立协作关系,互惠互利,建立多种运输有机组合的运输体系,实现多式联运和门到门服务,共同建造现代物流服务。
(二)加强政策支持
实行多元化经营,既要充分发挥站段优势,又不能走站段办多经或托管多经的回头路,造成新的资源分割,关键在于创新机制,从业务、技术、资金、人力、设备、管理等各方面调动路局各职能部门、非运输企业和运输站段的积极性。应建立多元化经营联挂考核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落实运输站段多元化经营的责任,调动其积极性,拓展经营领域,做大效益蛋糕。要对照部党组关于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确立铁路运输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改革和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部署要求,对现行管理办法、文件中存在的诸多不适应的规定,尽快进行修改完善,出台配套办法,形成新的管理体系。要加强运输系统与物流企业的紧密协作,从设备划拨、资金拨付、场地使用等方面大力支持。
(三)发展供应物流
要实现从单纯的运输代理向现代物流的战略转变,必须扩展自身服务功能,以完善物流系统,衔接企业供应链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煤炭、石油、粮食、矿产品等大宗物资供应物流,将物流活动与物资贸易结合起来,利用企业专用线,从该企业原材料的购买、运输、储存、供应,到产品的储存、运输、销售,进行全方位服务,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
一是实现路网和互联网信息系统对接。目前,我国铁路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基本上全部在铁路内网平台上,建设具有能够与Internet相连接的Web服务器,实现信息系统在内网和外网上的对接,使用户能够在网上提报用车计划,网上办理承运手续。二是组建GPS\GIS等无盲点信息追踪系统。在大节点列车追踪的基础上,利用GPS和GIS技术,组建无盲点的全方位货物追踪系统和货物运输过程中监控系统,为物流企业和客户随时掌握物流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提供便利。三是强化各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对已经实现的货票、车辆追踪等系统收集到的数据,根据物流企业和客户的需求开发统计分析软件,对各信息系统数据进行二次加工,以便给企业提供更直观的管理、经营参考信息。
(五)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是多种渠道引进人才。更新传统观念,打破干部与工人、运输业与非运输业、路内和路外的界限,对相关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千方百计引进。二是加快培养用好人才。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使之掌握相关的物流管理技术、输送网络的合理布局、库存管理技术、配置仓储装卸设备、配置高效专用的运输工具及对运输线路的优选技术等,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要加强营销队伍的培养,千方百计把市场营销搞细搞活,彻底改变营销滞后于经营需要的局面。三是激发动力留住人才。将职工薪酬与经营业绩挂钩,以岗定薪、上不封顶,建立起多元化的工资结构,切实激发创岗创效的内在动力。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