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张盛墓乐舞俑的舞蹈动态呈现探究

作者:席晓梅来源:《尚舞》日期:2023-03-13人气:754

中国古代乐舞俑与舞蹈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中国古代的宫廷乐舞由于历史原因而没落,没有完整的保存下来。从遗存的历史古迹中也能找到古代乐舞的踪迹。张盛墓出土的乐舞俑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经历千年,富有韵味。这13件乐舞俑生动的表现出隋唐时期的女性审美,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古代乐舞文化。“俑”是古时人们殡葬时用的偶人,是为了代替和象征活人陪葬,一般是使用木制或陶制。“俑”是古代社会人们社会的缩影,也体现了古人丧葬观念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是我们探索古人的思想文化和生活的依据。而“乐舞俑”则是其中的一类,主要是指表演歌舞音乐的随葬人偶形象。根据其乐舞俑的身份可分为乐俑和舞俑两大类。


1.张盛墓简介

河南省安阳市的张盛墓是一座隋代砖室墓,于1959年被发现。该墓位于安阳市北郊豫北纱厂附近,195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张盛墓内出土白瓷居多,种类繁多。据墓志记载,张盛,字永兴,南阳白水人,生于北魏,卒于隋开皇十四年,出身于名门望族,家中世代为官,早年侧身仕途,家中世代为官。隋时,从县令一类的下级官吏递升至征虏将军、中散大夫,遂成为统治阶级的中上阶层人物。其墓内出土文物丰富,主要以瓷器和陶俑为主,其中有八件伎乐俑,五件舞俑。出土的乐舞俑发型和服饰与同墓的仆侍俑一致,可见其地位与奴仆地位相同。

隋代处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唐宋之间的一个朝代,是一个短暂而安定的朝代,隋代随葬乐舞俑质地主要以陶类和瓷类为主。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私家设乐舞伎人,《宋书.乐志》中载“郑伯纳晋悼公女乐二八,晋以一八赐魏绛”;汉代私养家伎更为流行,《汉书.张禹传》中云“入后堂饮食,妇女相对,优人管闲”;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养家伎已经屡见不鲜;南朝齐明帝时期,张环家中蓄养了许多的乐伎;北魏河北候薛,有女乐伎几十人,在宴请宾客时,她们需要不停的表演乐舞。可见,这些伎人的地位低下,与仆人一样。她们可以被主人随意赎买和赠送。南北朝时期,皇亲国戚、士族豪门蓄养家伎的风尚更加流行。而张盛生于北朝时期,隋朝时期他又不断晋升,属于统治阶级,家中也会私养家伎。        


2.张盛墓乐舞俑舞蹈形态分析

     隋朝统一南北,结束三百年的战乱局面,后因隋炀帝的残酷统治,激发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隋朝只存在了三十多年,代之而起的是中国舞蹈史上鼎盛的唐朝。它们的乐舞都受到当时“丝绸之路”的影响,各民族外来乐舞传入中原,促成乐舞繁荣和交流的大景象。而隋代与唐代两代乐舞有诸多相同的共性,因此在中国古代历史时段多以“隋唐”两代并称。隋至唐初,中外民族文化交流兴盛,逐渐出现了雅乐、俗乐、胡乐,胡乐传入中原,并对中原乐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地方特色浓郁,尤其是乐器方面的影响极大。张盛墓中出土的乐舞俑反应了当时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反映出当时私家乐舞的兴盛和社会的繁荣。隋代制定的宫廷燕乐《七部乐》和《九部乐》一直延续至唐朝,这些乐舞都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即为了彰显国力强盛,并且其中包含许多兄弟民族和域外的乐舞,可见当时的舞蹈渗透人们的生活,并且成为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的艺术。



图1


2.1乐俑形态

    张盛墓中出土的乐俑共八件,高十七至十九厘米,它们的陶制、造型和服饰大致相同。其发型均为平髻,髻后发部插梳。黑发朱唇,上穿窄袖交领右衽襦衫,长裙着地,长裙有的是间色裙。她们均为跽坐,她们所执乐器分别为铜钹、琵琶、竖头箜篌、筚篥、排箫、横笛,一人未执乐器。(如图1)

有两尊琵琶演奏的陶俑,均为女性表演者,她们斜抱琵琶,右手为弹拨状。琵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弹拨乐器之一,唐代是琵琶的繁荣时期。其中一乐俑弹奏乐器为曲项琵琶,低头下视,眉黛上扬,嘴角微微上扬,怀抱琵琶,左手握琵琶颈,右手拿木拨,做弹奏状;另一乐俑弹奏五弦琵琶,抬头平视远处,眉黛上扬,嘴角微微露出笑魇,同样左手拿琵琶颈,右手拿木拨,做弹奏状。

弹奏箜篌的女乐俑,手指竖箜篌弹奏,双手五指微微张开,弯肘曲于胸前,正聚精会神的作弹奏状。乐伎的弹奏手法与身形姿态,与现在的竖琴弹奏的指法极为相似。

吹奏筚篥的乐俑,双手胸前执筚篥,并放至嘴边作吹奏状,是竖吹类乐器表演的典型特征。筚篥是吹奏乐器中具有特点的一类,在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叙述其源流“本龟兹乐也,亦曰悲篥”,说明“筚篥”来源于“龟兹”。

排箫是中国古代较为常见的乐器,排箫一般分为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下端管口封闭的“底箫”,另一种则是管口下端不封闭的“洞箫”。吹奏排箫的乐俑,双臂弯曲于胸前执排箫,并至嘴边作吹奏状,此乐俑吹奏的排箫为十六管。

还有一手执铜钹的乐俑,双手执乐器铜钹,面带笑容。《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有:“铜拔,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其圆数寸,相击以和乐也。”一副铜钹分为两片,相击以发声。

有一乐俑手中乐器不完整,但从其乐俑姿态判断,该乐俑演奏乐器为横笛。

还有另一乐俑手中无乐器,两手置于胸前做拍手状,以此击节。拍称抃,唐以后才用一拍板代替抃手。


2.2舞俑形态

    

     

图2

      张盛墓中出土的五件舞俑均为站立姿态,形态不一。发型与乐俑相似,均为宽而扁的盘桓髻,身着长裙,上身窄袖襦衫,下身长裙高束于胸际,裙带下垂,长裙外束短裙,脚穿笏头履。舞俑上身微微前倾,除其中一舞俑抬左臂,其余均抬右臂,轻轻掩面。舞者面容恬静,柔和(如图2)。可见,其身体动作并非十分激烈,而且具有中原舞蹈特有的轻缓舒柔的特征。

 张盛墓中的五件舞俑均为长袖,在隋代当时流行有汉魏时期遗存的“四舞”,即巾、拂、鞞、铎。巾舞是公莫舞的沿袭,其动作特点主要是双袖的舞动。舞俑的姿态与文献中的“巾舞”相近,突出了我国古代舞蹈的“长袖善舞”的特色。

   “站立”姿态基础上加上舞姿造型,是古代乐舞典型动作之一。 隋朝灭亡后,取而代之的唐朝,唐朝的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其国力的强盛也为乐舞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条件。隋文帝时制定《七部乐》,供朝会宴享;唐朝乐舞继承了前朝的宫廷燕乐,并在此基础上修增为《十部乐》,其乐舞风格也发生了变化,《七部乐》和《十部乐》都是各地方、各地区的传统乐舞。相比于隋代的乐舞,唐朝乐舞更加入了宏大的气势。


3.张盛墓乐舞俑的舞蹈动态呈现分析

   动态呈现是指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活动的神态,是变化和活动的。苏珊.朗格提出“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再现外部现实的形象,然而这些形象都是为了将内在的现实即主观经验和情感的对象化而服务”。在每一门艺术的形式创造中,动态呈现方式在不断演进,将经验和情感对象化,使形式创造不断更新。舞蹈是动态的形象,将静态的乐舞俑变为“活”的舞蹈,通过已有的文物形态,对其文化背景进行研究,和艺术想象的再造,从而进行乐舞俑的舞蹈动态呈现。


3.1依历史之古

     通过对历史文物、文献典籍的挖掘整理以及体味研究,并进行文化的解读和艺术想象的再造,从而探寻其形式的真实性。这需要我们发掘大量有关的历史资料,并结合其时代、社会等各种人文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乐舞俑的动态呈现,充实着乐舞俑从静态转为动态的形式创造。如孙颖先生的“汉唐舞”,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坚持返回古代、依据传统、运用民族资源进行创作,坚持形式的真实性。并且在孙颖先生认为,“古典舞必然是历史形态的,形式具有历史传统的”,坚持以尊重历史为前提。此外,第十二届荷花奖的参评作品《唐宫夜宴》则以张盛墓中出土的乐舞俑为基础,塑造了14位唐代仕女的形象,再现盛唐时期宫廷宴会的表演场景。隋唐时期,国力强盛,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高峰,其乐舞艺术也不断发展,迎来中国古代舞蹈史上的高峰。因此,宫廷燕乐的发展已经有相当水平。作品以唐代宫廷夜宴为场景主题,通过对出土乐舞俑的研究,用“活”的乐俑来表现盛唐的宫廷乐舞表演场景。编导陈琳表示其灵感来源于位于河南博物院中出土于河南安阳张盛墓的这组隋代彩绘伎乐俑。乐俑蕴含着的文化精神,也通过舞蹈这一动态艺术呈现出来。 


3.2仿乐舞俑之象

     通过对出土的乐舞俑文物的姿态造型的分析,将其舞姿“复活”,不改变其形态构成风格,以静态的舞姿为据,找到舞姿间的联系,从而化形为动。通过取静塑动,对空间艺术的形式创造,突破时间维度的限制,寻求乐舞俑的舞蹈动态呈现。 最早将敦煌舞呈现出来的高金荣教授一直强调对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形态的原“形”的保持,认为“形”构成风格,不能被随意更改。如今,敦煌舞所具有的特点也都是依据壁画而来的。如敦煌舞中体态下沉,出胯冲身赤足;眼神的收放等,都是经过历史考证而来。从舞姿开始,通过舞姿与舞姿之间的连接方式,建立舞蹈单词、舞蹈句子,最后到舞段。在《唐宫夜宴》中,编导陈琳从细节中还原乐舞俑形象,如演员们表演过程中口含脱脂棉、穿连体海绵等,最大程度上展现唐朝了女性的“丰腴”,舞者身穿彩色长裙,手中所持乐器与墓中乐舞俑手中所持乐器一致。编导从乐舞俑的“形”入手,化形为动。


3.3复历史之本

向历史求证,将乐舞恢复到原本的状态,从形态到内容都要是对历史的体现。从张盛墓中的乐舞俑可以反映出当时的乐舞是相当发达的,从乐俑手中所执乐器类型来看,几乎与隋朝的“九部乐”中的《安国伎》的乐器类型几乎相近,其使用乐器有箜篌、琵琶、五弦、笛、箫、筚篥、双筚篥、正鼓、和鼓、铜钹,而张盛墓中乐俑所执乐器有箜篌、琵琶、五弦、笛、箫、筚篥、铜钹。因此,这一组乐舞俑应该是《安国伎》。《安国伎》是西域传入中原,后收录与“七部乐”,其节奏鲜明,曲调欢快,流行于宫廷和民间,因此在贵族豪门中也深受欢迎。在作品《唐宫夜宴》中,编导陈琳将其所执乐器也还原至舞蹈作品中,还原其历史本原。 孙颖先生用汉画像来重建汉唐舞,还有高金荣教授以敦煌壁画来重建敦煌舞,他们都基于原本的对象并且以自己的方法来重建。因此,旧有的东西只是一个实体的外壳,可以不用旧有的东西但是要与过去发生联系而“过去”的文化脉络才是核心纽带。


4.张盛墓乐舞俑舞蹈动态呈现探究价值

     张盛墓中的乐舞俑一直作为文物展览于博物馆,而将静态的乐舞俑以动态的形式展现,是对文物历史价值提升的多元化突破。张盛墓伎乐俑的舞蹈动态呈现,将隋唐时期的乐舞文化更清晰生动的展现在大众面前,也是对乐舞俑价值提升方式的多元化。中国古代乐舞随着戏曲舞蹈的兴起,并伴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而逐渐消逝,当代社会几乎没有活态传承下来的古代乐舞。因此,将乐舞俑进行舞蹈动态的呈现,是对乐舞俑以另一种方式提升它的历史价值,而不只是停留于博物馆和文字,是对传统文化的宣扬及增强民族认同感。

   对乐舞俑的动态呈现是对古代乐舞文化的具体传承。中国古代乐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也始终离不开对民族乐舞文化的传承。古代乐舞最为准确的记载方式即是舞谱,而缺乏活态的古乐舞的传承,并没有完整的古代乐舞。隋唐时期的乐舞发展鼎盛,乐舞与政治联系紧密,是当时时期的文化的一定反映,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艺术。而对张盛墓中的乐舞俑的动态呈现则最大程度的将隋唐时期的乐舞文化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其中,也使观众通过具象的舞蹈,身临其境的体味隋唐乐舞文化。

5.结语

    承载千年乐舞文化的乐舞俑,虽未动却不止,它们叙说这历代泱泱煌煌的乐舞景观,也向我们叙说着历代乐舞艺人的命运多舛。这些乐舞俑身姿的拧倾俯仰,在静态的呈现中都保持着“由静生动”的意趣,是本民族身体记忆的见证,是对乐舞俑在舞蹈学科最具有的实践意义。通过对张盛墓的舞蹈动态呈现的研究,并对其舞蹈形态的详细考探,加深对张盛墓中伎乐俑有更深的了解。乐舞俑的动态呈现可通过文化背景、外形姿态、以及艺术形象的再造,对张盛墓乐舞俑动态呈现进行探究,是对其文物价值的多元呈现,也是对古代乐舞文化的具体传承,助力于文化发展。


本文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