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何为舞蹈?—基于“生命艺术”下的认识

作者:王志威来源:《尚舞》日期:2023-03-13人气:972

1.新时代下对舞蹈的思考

在21世纪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舞蹈种类五花八门,舞蹈剧场日益兴起,舞蹈学科体系的建立也日益完善,我们甚至可以欣赏到从古至今的各种舞蹈,舞蹈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各种舞蹈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人们认为舞蹈就是已经约定俗成的东西,对更多人来说学习舞蹈仅仅只是为了拿到学校的“录取文凭”,他们争先恐后的去学习所谓的“体系化舞蹈”,尽力去模仿老师所教的动作,谁模仿得最好谁就是最厉害的学生。

我不禁会想,跳舞不是人类的本能吗?为什么我们要去模仿所谓的正确舞蹈呢?这就是舞蹈作为“生命艺术”该有的样子吗?如今我们很难再看到舞蹈最初的模样,曾经在舞蹈中保留的那份纯真也在渐渐消失,他们失去了舞蹈本身的“真实面貌”,也失去了“舞蹈作为生命最高表现”的重要意义。

舞蹈,肉体和精神高度统一的艺术。在我看来那些跳给自己看的、肉体和精神两者达到高度统一的舞蹈是我们所要的追求的“真舞蹈”,因为舞蹈所包含的不仅是肉体的转瞬即逝,更是灵魂的永垂不朽。而那种为了跳舞而去跳的,甚至为了取悦别人所跳的舞蹈,只能算作是舞蹈的异化,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舞蹈。


2.何为“真舞蹈”

舞蹈作为人类生命最直接,最亲密的载体,是剩余精力和情感压抑合理宣泄的有效手段。它作为生命的最高表现形式,闻一多在《说舞》中提到:“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能使人超越现实的功利目的和物质欲望,从而消除贪得无厌的弊端,升华心灵的意境,找到纯粹的审美快感,是灵魂与肉体的完美统一。作为人宣泄情感、欲望的主要手段,它是肉体的,在情感宣泄后获得的生理平衡,又是精神的,在迷失自我连接天地后达到的心灵净化。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便通过舞蹈,这种肉体与精神高度统一的艺术来诠释心中的所念所想,不管是自娱还是娱人、娱神舞蹈,他们都以最虔诚的内心,通过最原始,最自然的身体语汇来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膜拜,通过发自内心的情感与动作语汇来取悦自己内心所虔诚的偶像而使自己获得满足,这个时期的舞蹈真诚、拙朴、自然,通过舞蹈来诠释生命的意义,他们是为了自己而舞蹈,而不是为了别人而舞蹈,是“真舞蹈”。

民间舞作为人类原始文化的“活化石”,始终保持着自娱自乐的“原生态”内涵,是肉体与精神高度统一的艺术。即使民间舞曾不被统治者重视,并曾一度遭遇灭顶之灾,但他作为当地人们的精神寄托,不仅包括了当地人民的情感、思想、信仰,同样还包括了他们的生活、交际方式等。作为民间自舞自娱的艺术,必然具有一种随意性,不管是舞蹈动作处理,还是空间调度、队形变换都是自然发生,舞蹈情感完全是由内而外的,是发自内心且真切的。相比于剧场舞蹈,它的存在不是为了给观众看,而是为了取悦自己,他们在自我陶醉的同时,尽情享受“活着”的痛快淋漓,也正是舞蹈作为“生命艺术”的真正意义,是“真舞蹈”。

欧洲中世纪曾出现过风靡整个欧洲的“舞蹈瘟疫”,这场“瘟疫”探其根源,更多的是天主教压抑人性本身欲望几个世纪后内心情感的爆发,即使被禁欲思想压制,但心中那一丝原始本能冲动从未消失,他们的动作毫不修饰,毫不夸张,是内心情感世界的外化,同样是“真舞蹈 ”。 

15世纪当舞蹈进入宫廷,从芭蕾剧场舞蹈体系诞生以来,这一时期的舞蹈,从诞生之初便属于表演性舞蹈的范畴,这种跳给别人看的、为了跳舞而去跳的舞蹈,不过是舞蹈的“异化”。在既定的审美规范下,对动作本身刻意的美化,情感刻意的加工,人物角色的刻意塑造,即使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把自己带入情节,代入角色。但是角色终究不是自己,角色与个人之间始终存在距离,精神与肉体难以达到高度的统一,这种为了舞蹈而去舞蹈的刻意行为只有肉体上的稍纵即逝,而没有达到产生灵魂上、精神上的共鸣,不能算做事真正意义上的舞蹈。


3.“真舞蹈”—发展历程

当人类脱离原始社会以后。民间舞作为“真舞蹈”的典型代表,从古代到现代,他都是人们精神、心灵的寄托。它的自舞自娱特征决定了人们在跳舞时的无拘无束,而民间舞进入城市后发展为“交谊舞”,这种所谓的“城市民间舞”更倾向于自娱。不管是衍生出的迪斯科还是摩登五项等等,它作为市民们的精神寄托,也是娱乐消遣、放松心灵的有效手段,他们合着音乐的节奏自舞自娱,尽情享受属于人类本身最纯粹的快乐。

当人类发展进入封建社会。在封建主义与宗教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不管是中国儒家宋明理学的道德说教还是西方基督教大肆宣扬的禁欲主义,他们都轻视人体本身的活动,导致人的身心遭到严重分离。特别是15世纪民间舞进入宫廷并且诞生出宫廷芭蕾以后,严格的程式化技术,一招一式的风格化动作,所有生命的表现都被固定为“现成的”动作与姿势。他们的服务对象不再是自己,舞蹈几乎完全成为皇室贵族娱乐消遣的手段,舞蹈在高于生活的观念引导下,与现实生活保持严格的界限。他们主张节制个人情感,追求高度的理性与秩序,即使在严酷的训练中心灵感到脱离肉体的痛苦,为了取悦观众、谋求生存而舞蹈的刻意行为让舞蹈本身变得扭曲。

自宫廷芭蕾诞生以后。特别是1760年诺维尔在《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提出“情节芭蕾”,并且强调“情节”的重要性,个人的情感逐渐被世人所忽视,他们认为舞蹈表达个人情感并不重要,舞蹈作为“艺术品”必须具备优雅姿态与步伐。舞蹈曾经是不可遏制的原始冲动,或是燃烧着的热烈情欲,后来都变被所谓的“高雅”面纱遮盖,那些原始的、简朴的东西都被修饰的“文明”与“华丽”,原先即兴的、自发“手舞足蹈”的舞蹈动作被作为是野蛮、粗俗的行为,自然与真实的人体被认为是低级的、粗俗的,它与舞蹈艺术中的高雅人体是格格不入的。宫廷生活密切影响着舞蹈的风格,并且加速了舞蹈本身的“异化”,这种再造生活,忽略个人情感的高度理性脱离了舞蹈本体,导致了自我身心的分离。

随着身体动作的愈发局限,19世纪末的舞蹈家们开始重新探索舞蹈。邓肯认为传统芭蕾违背了人体自然规律;玛莎认为舞蹈的艺术境界是通过感觉舞蹈,从而使人们感受到生命的存在;魏格曼认为由于舞蹈是无法压抑的内在情感,将人类生活经验变成舞蹈动作等等。虽然现代舞蹈家们的艺术成就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在力图抓住属于舞蹈本身的“真相”。不管是玛莎的收缩-放松体系,魏格曼的表现派舞蹈还是坎宁汉开辟“纯舞蹈”等,他们不仅探寻舞蹈中身心的配合,还探寻动作在时空中的变化规律。舞蹈的出发点再次回到人体本身,不管是表演形式上空间调度、队形变换、动作编排手段、情感表达等,都主张回归自然。不需要刻意的编排,不需要刻意的模仿,也不需要刻意的表现某种情绪,只需要返朴归真,通过人体本身的运动规律来表达生命最原始的冲动。

1980年至今,从人体本身出发的“放松技术”,皮劳波勒斯剧院开创的“人体解构”、“人体重构”、“人体“幽默”等多种风格,肉体与精神一体的“行为艺术”等等,他们在创作观念、创作手法以及表现手段上用最通俗的方式来表现人们所认识的世界。这些新的探索中无一不体现出艺术家们对舞蹈本身的重新思考与认识,这时期的舞蹈不管是动作还是情感都更加贴近“自然”,原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束缚逐渐开始打破,舞蹈的出发点重新回到人的身上,从最自然的人体运动中探索出新的运动规律以及新的动作语汇,从肉体和精神的角度出发,探索属于人自己的“真实面目”,这个时期的舞蹈逐渐开始回归到真实、自然的状态。

但这种在舞台上的舞蹈仍然属于表演性的范畴,观众和演员之间仍然存在较大距离,虽然舞蹈的出发点回到了人体本身,也力求探寻生命的意义,但是它作为舞台上的艺术,必定对身体动作经行了有目的性的选取。舞者的动作出发始终不能摆脱已经形成的“审美定势”,并且也只有少数人能够参与到其中,观众只能体会到精神上的愉悦却不能和舞者一样用肢体动作去感受生命的快乐,这种在舞台上跳给别人看的舞蹈终究还是舞蹈本身的“异化”,但值得庆幸的是从这以后,舞蹈的意义更加广阔了。


4.“真舞蹈”—生命的最高形式

舞蹈,这个人类与生俱来的原始艺术,从跳舞的那天开始,舞蹈与生命就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舞蹈作为生命的艺术,生命在舞蹈的过程中感觉、认知、思考、成长,舞蹈在过程中完成对生命的诠释与表现,人们视舞蹈为生命的象征,因为舞蹈与人的生存与生活息息相关。舞蹈作为人们情感寄托的媒介,是人类维持心灵安宁的必要手段。为了延续生命而舞,为发泄情欲而舞,为获得神明保佑而舞等等......也正是人们在早期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肉体美、力量美,以及精神美,原来世界最美的东西就在自己身上。当肉体与精神在某个节点达到高度统一,内心的意志与身体动作相吻合,美的意识产生促使了最早的舞蹈“生命之舞”的诞生。

舞蹈是心灵的直接体现,它拥有的是生命的触觉和感觉。在细胞的每一次搏动认识生命、宇宙,并通过这些感知来唤起深藏于内心的情感,激发生命的潜能,完成对生命的体验。身体在运动的当下时刻对外界反应,在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情况下意识的将身体最典型的特征表现出来,通过本能的创作与表演以即兴的运动寻求动作的原生意义,它们来不及整理、加工,袒露着原始且真实的生命状态。人体动态千变万化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动作意义亦是宽泛的具有模糊的不确定的内涵,舞蹈本身就拥有高度的自由与解放意义,这些忠于自然,表现心灵感觉的动作具有丰富的内涵且最为真实。人们在不自觉运动过程中获得能量的释放,在高度的真实中获得心理满足,在毫无娇柔做作的身体与心灵显现中,倾听自我的呼唤,体验生命的运动,观察生命的差异,理解生命的本质。  

舞蹈发展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机械化的技术与动作上。舞蹈家的人体被封闭在“艺术”框架里,他们服从于社会的理性,而在艺术表现中忽视自己的情感与肉体。早期现代舞蹈家,富勒所追求的舞蹈艺术境界,是一种非理性的、不确定的,是一种被感觉到的舞蹈。舞蹈追求的是灵魂的回归,通过感受储藏在记忆里的“感觉印象”,形成意识或下意识的身体动作,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体会身心的和谐。因此,“恢复我们的感觉与知觉”,“追求肉体与精神同一”也是现代舞蹈家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因此那些通过最自然的身体语汇,跳给自己看的,肉体和精神两者达到高度统一的舞蹈才是我们所要的追求的“真舞蹈”。要么重新安排现实,破除现实生活中的“模仿”,要么退隐到隐秘的内心世界中,把这些“经验”作为审美与创作的源泉,通过无意识的身体动作与内心深层次的交流形成某种有意味的“对话”,认识自己的身体,让舞蹈艺术成为生命的真实存在,让“人”真正地落在舞蹈的中心。不去虚饰,去跳真实的舞蹈,理解生活的本质,理解舞蹈的真正魅力。

5.结语

在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的广泛普及,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各艺术门类与学科之间的影响逐渐减弱。跳舞,这个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在现代人的观念中似乎从不属于自己,甚至他们羞于自己所跳的舞蹈,人们更愿意在剧场或者电视上看别人跳舞,舞蹈给人们带来的更多的是缓解视觉与精神上的疲劳,人们似乎忘记了跳舞,忘记了作为人类最原始的能力,舞蹈并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并且它作为“生命之术”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

随着舞蹈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学科体系建制的要求下,不管是街舞、交谊舞、芭蕾舞还是现代舞等等,他们共同都在形成某种“固定体系”,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模仿他们的动作技术与风格特点上,在艺术创作中依然醉心模仿固定不变的风格化动作,身心二元论的哲学观点仍然根深在不少创作者中,他们尚未认识到现代舞到的历史革命深意,也忽略了这些体系方法背后最重要的反叛精神。教学思想的保守,教学内容的贫乏,教学模式的呆板,无一不使学生的心灵紧紧束缚。身体呈现的动作“力效”表现出无比的空洞,训斥辱骂学生,困扰着学生的人格,这种内外的一致性与和谐性遭到破坏,身心体会的真实感被扼杀,这种没有了肉体上的“丰富性”,精神上的“愉悦性”的舞蹈形式,违背了大自然永恒变化的根本规律,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现代文明的进步把人们装进了一个舒适的“囚笼”,人们完全丢弃了生命中最纯粹,最原始的生命运动热情。便捷的交通工具减弱了人类运动的愿望,导致了封闭式心里状态的僵化死板,生命存活在潜在的困扰下,失去勃勃生机。人们的肢体的语言受到的极大的限制,肢体能力甚至在不断退化,有的人甚至不再跳舞。是否人类文明越发达,舞蹈意识就会越淡漠,甚至消失?“任何人都能跳舞”,“跳舞没有边界”这些现代主义观念不应该只局限于舞蹈圈,美国人在新教育概念的基础教育中意识到舞蹈在提升学生全面素质中那不可取代的作用,他们把舞蹈列为必修课,因为他们知道舞蹈对于人的生命本身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经济越是发展,越是需要我们不忘初心,越是要在喧嚣的现代化社会进步中保留曾经属于舞蹈的那份纯真,保留属于人类本身的那份原始生命力。


本文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