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试论标准舞的舞蹈属性

作者:王寅来源:《尚舞》日期:2023-03-17人气:642

1.标准舞的流变

1.1标准舞的源流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必然受到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文化、思潮等时代因素的影响。当我们认识国际标准舞时,不仅仅要从历史中观察前身,更要认识到每个时代的诉求。

    1.1.1历史中的圈舞对舞

对舞这一舞蹈形式很早就在历史中出现了。“中世纪晚期的舞蹈艺术中,已开始出现对舞。舞蹈者面对面的拉着手站着,背对另一对舞蹈者。他们可以一对一对地围着圆圈站着,也可以排成一行站着”。“无论是平民舞蹈还是贵族舞蹈,中世界的社交舞蹈的形式主要是群体舞蹈的形式”。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黑暗时代”,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的停滞,人民生活在黑暗痛苦之中。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了中世纪,新的时代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倡导个性解放,主张人们追求自由。而在这个时代舞蹈的风格和样式发生了变化。“文艺复兴赋予了舞蹈以自由随意、不拘一格的特征”。由主要的集体圈舞开始变成对舞。

1.1.2百花齐放的对舞

从文艺复兴之后直至今日,所产生的对舞多种多样。有些舞蹈已经留在历史当中,如布拉帮(Brabant)、萨尔塔列拉(Saltarelle)、卡罗勒(Carole)等。有些存活至今,如华尔兹、吉特巴、布鲁斯等。更有些最终脱离了对舞这一形式,如爵士舞,迪斯科等等。自对舞这一舞蹈形式进入我国,通过广大人民的智慧也创造了新的舞蹈品种。如北京平四、南京小拉、武汉三步踩等等。

尊重自由、关爱人性的时代,使人的个性得到爱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平、民主、自由的思潮愈演愈烈,也影响了舞蹈和舞蹈形式的破茧而出。 

1.1.3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下促成了“舞蹈标准化”

国际标准舞的产生在近代二十世纪。在此之前世界发生了很多变革。

经济方面,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日益频繁,交通革命和通信革命缩小了人们的距离。人口迁徙和种族融合加速,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政治方面,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文化方面,全球文化交流扩大。世界的文明开始趋于普世价值。在这样一个时期英国的舞蹈教师为了适应本土民众的需要和欧洲各国舞蹈者的需求,让初学者在世界各地都能够表演相同的舞步,而创造出了“国际标准舞”。是英国的舞蹈教师创造了“国际标准舞”,也是时代促成了这种舞蹈形式国际标准化的创造。

1.1.4社交功能的消退和文化符号的形成

随着文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社交手段变得越来越丰富。舞会舞蹈更作为一种社交形式活跃在现代社会当中。以社交功能为主的舞蹈是具有某种指定性的,舞蹈动作更多是“随性自由”,主要是由男士把“指令”传递给舞伴而翩翩起舞。为了表演更加复杂和精彩的舞步,男女舞伴关系有了稳定的需求。之后随之而来的规限标准和比赛活动,促就了国际标准舞职业化。由社交的自由向职业表演规限过度。而后形成了一种以竞技性为特质的文化符号。现今的国际标准舞一方面彰显规限中标准化的竞技特质,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国标舞在规限中的自由文化主张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关注。呈现出新时代的特质,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载体,构成彰显人性精神诉求的一种国际文化符号。


1.2标准舞的变化

1.2.1标准舞具有舞种和形式的双重符号

1.2.1.1舞种的符号

所有被创造出来的舞蹈都具有其鲜明的符号。而这个符号包含了时代的、民族的、舞蹈家个人的精神风貌。如同声乐在中国有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之分。而舞蹈也有芭蕾、中国古典舞、现代舞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等。中国民族民间虽然是一个大类,但却也有不同舞种的区分。同属于标准舞的华尔兹、探戈、维也纳华尔兹、狐步舞、快步舞。也是具有完全不同风貌的。华尔兹很多基本动作是并脚结束,所以流畅而强烈。探戈没有摆荡动作抑扬顿挫却少有身体升降的变化。维也纳华尔兹节奏轻快,因为是三拍子,每小节完成一个动作。狐步舞动作多以交叉结束,给人以连绵不断的感受。快步舞轻快欢乐,灵活多变等等。这些均可以认定为一种舞蹈的符号。

1.2.1.2形式的符号

歌唱的形式可以有独唱、合唱等。舞蹈的形式可以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国际标准舞属于一种男女对舞,它的形式又是什么?我们去广场上观察交谊舞可以看到分为两类。一类主要是以男女为两个单独的个体,不断改变俩个人的关系。期间有或无身体的接触。一类主要是以男女两人为一个整体,不断改变这个整体在空间的位置。这两种形式,一类主要发展了两人之间的变化。一类主要发展了两人整体和空间的变化。而第二种就是标准舞的雏形。为了追求两人整体在空间中的灵活变化,最终两人身体接触从而形成了标准舞的形式。

1.2.2形式规限下的自由创造和舞种风貌的保留

在今天标准舞早已不只是为了表现流畅运动的舞蹈了。它变得更加艺术,任何动作的形成都是为了情感的表达。之前舞步教科书也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为越来越多的动作被创造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让标准舞变得灵动而丰富。

但由于标准舞是具有共同的形式,它在规限下的自由便造成了很多舞蹈动作的统一化,让大多数舞步在不同的舞种中都可以去跳。这样就大大的削弱了每个舞种的风格。在WDC的比赛中维也纳华尔兹是禁止出现新动作的,而WDSF却可以去跳很多新式的动作,甚至可以用两个小节来完成原来一个小节完成的动作。一方面让舞蹈变得丰富,另一方面却让维也纳华尔兹变得更像是华尔兹、狐步和维也纳华尔兹的合体。如何在保留舞种符号的情况下创造更加具有表现力的舞步是现今标准舞思考的内容。


2.舞蹈属性的解读

2.1舞蹈的属性

属性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物质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又是事物某个方面质的表现。一定质的事物常表现出多种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区别。”

而就舞蹈的属性而言,在这里我们谈论的是舞蹈的本质属性。“美国1987年版的百科全书中是这样表述的:‘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合着一定的节奏所作的身体的连续动作。舞蹈可能是为了表露感情、发泄过剩的精力,也可能仅仅为了娱乐。’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中的叙述也是这种综合方式:‘舞蹈艺术是一种由节奏的、常合着音乐节拍的身体动作,用以表达情感、思想,表现故事情节,或者仅仅是为了娱乐。’”舞蹈的属性是舞蹈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我认为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作为材料,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表现,传达表演者主观感受的交流工具。

2.1.1行为本身就是目的

日本的著名剧作家山崎正和有一个“三人谈”结构的理论。在传承故事占据社交核心地位之时,舞蹈和音乐也出现在文明舞台的前沿。他认为故事、舞蹈、音乐具有着相同的结构,都含有一定的节奏,包含开始、中间、结束的完整性。而这些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如果将咒术、礼仪吸收进来就有了附带的目的,至少来说原来故事、舞蹈、音乐从他们的意义和目的反向推导的结构是不存在的。故事、舞蹈、音乐信息的传递对象并不特定的指向他人。并不像命令性语言一样,是一直预想这有第三人称在旁听的一种语言。和其它以身体为材料的身体活动相比,舞蹈是可以纯粹的。体育的目的在于比较,不论是和自己或是他人,因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更高、更快、更强。杂技的目的在于“难、奇、谑”的娱乐刺激。舞台上精彩的舞蹈表演是舞蹈,广场上群众自发的广场舞毫无疑问也是舞蹈。当然并不是舞蹈就完全对我们的身体没有要求。玛莎▪格雷厄姆说过:“没有人在乎你跳得好不好。只要跳起来就行!”跳起来了,也就有了行为,也就有了行为的目的。

2.1.2文化和思想的载体

舞蹈行为本身就是目的,这样的“三人谈”结构更有利于文化和思想的传承或传播。不同的文明滋生着不同的文化,也产生了不同的舞蹈。每种舞蹈的生长都是在某种文明的影响下形成的,是文化精神的体现。当艺术家们用舞蹈这样的载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也会选用自己需要的或者是和需求相近的舞蹈符号来创造。就好像根据表演的需要可以用芭蕾演员来表现封建时代的农民等等,但说到贴切却总不如民族民间舞的符号更加合适。因为每一种舞蹈本身就承载着某种特定的文化,当我们用他表达思想时,也应选择合适的材料。

2.1.3主体感受的传达工具

精神和肉体组成了完整的人。没有肉体,精神将不存在。没有精神,肉体也将失去意义。而传达精神最直接的工具就是我们的肉体。舞蹈以人的身体作为物质材料传达表演者的精神,这并非是一定要按照语言的逻辑方式说出清晰地语言,而是传达表演者的主观感受。观者通过视觉使精神和肉体感受到表演者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具有非语义性的特征。


2.2标准舞的属性

标准舞作为一种舞蹈当然具有舞蹈的本质属性,但这里提到的标准舞的属性指的是标准舞所具有的个性。 

2.2.1近代文明的精神

从对华尔兹舞疯狂迷恋需要砍下四肢才能停止舞蹈,到风靡欧洲乃至世界的“舞会文化”。从情欲的舞步,到舞者们所有的问题都在挤上地板前得到了回答。标准舞到今天早已不是什么时尚潮流的前沿,不是什么为性而发生的舞蹈。标准舞来自于英国舞蹈家的再创造,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生产力解放的产物。今天我们舞蹈时要规定穿着,注意和舞伴还有其他舞者的关系。这成为了一种礼仪的教育。今天世界的文明在趋于普世性,今天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也有来源于西方的创造,而标准舞也是西方文化对于“普世价值”的一种诠释和贡献,包容、接受、和谐共存是精神外化的呈现。

2.2.2根植于舞蹈的社交性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和制约的。例如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是“圆、拧、倾”,芭蕾舞的审美特征是“开、绷、直”。如果脱离了舞蹈本身的特征,这个舞蹈也就不存在了。标准舞从社交一路走来,一直都是以双人的形式存在着。之后走上了身体相互接触、双人几乎形成一个绝对的整体,移动旋转更加流畅的道路。注定了他就无法脱离社交性。现今发展的所有舞步和肢体动作都是基于标准舞双人形成的规限的双人关系。就算一个舞者独立完成舞步,观赏者也会去想象另一个人的空间位置是否成立。



3.标准舞属性在教学中的作用

想要体会到标准舞带来的乐趣并且更好的完成舞蹈,就需要明白标准舞双人关系,这个双人关系就是他的属性。我们的老祖宗说过“一生万物,万物归一”的道理。我认为这个“一”是宇宙的道,是一切自然中的准则、韵律、推动力,是一切生命背后的秩序原则。在标准舞中这个“一”即“双人关系”,既是它的准则和限制,又是其趋动力和自由的体现。


3.1指向性的双人关系

标准舞的是从社交中来的,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他是非指向性和指向性的统一。他的指向性在于舞者双方既相互配合、也相互影响。可以这样体会我们的双人关系。我们都看过一种这样的队列操或者舞蹈队形。几个人面朝一个方向站成一排。以其中某一个人为圆心,这个人原地朝某一个方向发生转动,其它的人为了与他保持之前的距离和面朝同个方向的一排,必须去沿着某种轨迹去向前或者向后移动。在实际的运动中,大家彼此会互相感受,整个精神会放在同一排的这个整体上。圆心的人为了引导其他人,身体的发力会类似于像游泳时在水里的推动。在这个练习中我们给这些人的赋予的属性是永远保持肩并肩。那么现在我们赋予他们一个新的方式,两个人为一组,一个人为圆心,另一个人和圆心的人保持恒定的距离和面对面,同样大家的精神会放在这样的一个整体中去共同运动。

现在我们把这样的感觉带入一些舞步中,期间并不要求脚法、升降、倾斜等一系列技术指标。只需要清楚哪只脚进或者退、清楚向左或者向右转、并保持基本的身体垂直就足够。有这样的两组动作,可以反复跳,也可以随意相互串联起来完成。第一组动作是直角右转步SQQS、直行追步SQQS。第二组动作是前进锁步SQQS、右转步SQQ、踌躇换步SQQ、左转步SQQ、直行追步SQQS。男女双方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很容易控制不好自己的移动量和转量,使我们变成一般的平行关系又或者变得没有强烈的联系。而将注意力集中在保持面对面和恒定的距离上,会使我们自然的协调好动作的大小和转动的时间。让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相互感受、相互引导。从而使两人变成一个整体。面对面是在摩登舞中永恒的标准。


3.2自觉产生的形式——站位、握持和舞程线

人类的文明是和圆这一图形密不可分的。舞蹈史学家萨克斯认为:“环舞是群舞最古老的形式,甚至类人猿也跳环舞”。而标准舞也具有这种圆的特质。华尔兹舞也被誉为圆舞。“舞对本身像行星似的自转,但同时,这些行星们又围绕着某一想象中的点作环绕运动”。这种描述多么类似于环舞。而这种逆时针的环形运动路线被我们称之舞程线。

在刘建的《舞蹈调度的形式陈说》阐述了“舞蹈史料和文献中表明,顺时针方向移动,一般使用在阳极的太阳膜拜、成年礼仪等祈福的积极性体语活动中;而向左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常在阴极的月亮崇拜或丧葬舞中才会有,一般用于驱逐等消极性体语活动中”。那么是否标准舞的体语是消极的?答案是否定的。运动生理学对环舞这两种情况的解释是在圆心的角度来看“以右行环舞时,舞者心脏距圆心较远,故而较轻松、愉快;而左行逆时针舞蹈时,心脏的压力较大故而速率较缓,感觉压抑”。而标准舞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相互接触的关闭性舞蹈,它的握持恰恰是两个人右侧相互接触,左侧错开从而减少了心脏的压力。而男士作为是征服和力量的代表,舞蹈中是用右手环抱女士。使得我们今天看到的绝大多数对舞都有男士右手环抱而左手握住女士的握持。在这样的状态下更利于右转运动。而左转时会对心脏造成压力也不利于运动。也许这就是右转舞步被称为nature(自然),左转被称为reverse(反转)的原因。在逆时针的舞程线下,更利于右转运动,也许是这样的原因,造成了舞程线是逆时针方向的。不论是否是这样的直接原因,但从今天来看,这体现了康德著名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标准舞就是这样的使两个人构成了一个移动重心,沿着舞程线逆时针运动的舞蹈。


3.3形式规限下的自由——身体的运动可能

标准舞的形式是有规限的。只有不破坏规限,似乎一切都是可以被允许的。标准舞是一种主要以双人为整体移动的舞蹈。而在这样的规限下,我们有着这样九种运动可能,通常也被称之为九种身体位置。我们这里将其分为三类。

3.3.1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相对运动

我的右脚走你的两脚之间,内侧中运动。面对舞伴运动,但由于会走舞伴的两脚之间,会产生反身动作或者单侧引导之类的状态。叫做闭式位置(closed position)。

我的右脚走你的右脚右边。两只脚会产生一个夹脚的状态,在前后运动的同时也会有相应的向侧运动。两个人的运动方向会保持在和自己正面向左45度的方向进行前后运动。由于两个人左侧没有阻挡,所以很容易连续保持的舞蹈状态。叫做外侧舞伴位置(outside position)。

我的左脚走你左脚左边。两只脚也会产生一个夹脚的状态,但是因为两个人右侧身体重合,所以移动的状态更加接近于向侧,稍稍的有一点前后的运动。叫做左外侧舞伴位置(left outside position)。

3.3.2是两人身体共同向侧方向前进、后退的镜面运动

断续式的向左侧或者右侧运动。向左侧或者右侧走完左脚或右脚后以后必须并上另外一只脚才能继续走出步。身体可以和闭式位置的状态相同。

男士左侧女士右侧轻微打开的连贯的前进或者后退的运动。但是两个的身体空间是保持横向的运动状态。前进重心到达左脚后会继续向左运动。这个时候为了能够继续走右脚左侧会微微打开。叫做侧行位置(Promenade position)。而这种状态下的后退,叫做并退位置(fallaway position)。

男士右侧女士左侧轻微打开的连贯的前进或者后退的运动。但是两个的身体空间还是保持横向的运动状态。前进重心到达右脚后会继续向右运动。这个时候为了能够继续走左脚右侧会微微打开。叫做反侧行位置(contrary Promenade position)。而这种状态下的后退,叫做反并退位置(contrary fallaway position)。

3.3.3运动中的造型或是瞬间的位置,和旋转有密切联系的运动

左同脚位置(left same foot position)。通常衔接左转舞步。

右同脚位置(right same foot position)。通常衔接右转舞步。

由于我们基本的站位是右侧对右侧,握持是男士右侧关闭,而左侧开放。常用的位置是闭式位置、外侧舞伴位置、侧行位置、并退位置。这些位置更容易去移动。而左外侧位置、反侧行位置、反并退位置,不利于移动,更少用。但并不是说这些位置就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却更能够丰富着舞蹈的表达。从有利于移动的位置到不利于移动的位置,更容易表现情感的积压。而从不利于移动的位置到有利于移动的位置,更容易表现情感的释放。当我们不破坏标准舞的规限就可以在这个规限下用这些身体位置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4.结论

任何舞蹈都是民族的时代精神的产物。不同的舞蹈也必然具有着不同的舞蹈属性。这种舞蹈的属性决定了我们该如何去了解、认知,有导向性的完成舞蹈,而逐渐深入解读标准舞的舞蹈属性,也就逐渐接近了标准舞的正确跳法。如果一味的从华尔兹或者探戈等舞蹈技术本身的要领来进入标准舞的学习,难免有舍本逐末之嫌。因此,我认为从标准舞本身的属性出发,来认识、了解、掌握标准舞,尊重标准舞的属性、把握标准舞的属性,才能够跳好标准舞、彰显出标准舞的文化张力和普世的文化价值。


本文来源:《尚舞》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