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宋词的音乐特征研究

作者:李雨昕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3-01人气:307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以其精炼、含蓄、婉约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宋词注重音韵美感,追求言简意赅,凝练精炼,在词曲相依的模式下,既为读者营造了深远的意境,也带给了读者丰富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本文将目光聚焦于宋词,对其所蕴含的音乐特征进行论述及分析,希望能够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宋词词韵的内涵及精髓提供一定参考。

一、关于宋词的基本论述

(一)宋词

词并非在宋代形成,早在唐代就已有雏形。在唐朝时期,词是一种独特的音乐表演形式,被人们称作为“曲子”,其主题主要以离愁、相思、田园风光、山川美景等为主,寄托了文人墨客的情感与思绪,简洁明快是其核心特点。随着社会的变迁以及时间年轮的前进,在唐朝时期被称作为“曲子”的词得到进一步发展,主题更加丰富,形式也更加多样。在宋朝时期,涌现出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著名文豪,他们创作了诸多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的词作品,比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青玉案·元夕》《如梦令》等,这些作品是中国文学的宝贵遗产之一,不仅对宋朝词的创作及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也对中国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词的主题广泛,涵盖了咏史怀古、山水田园、思念别离、壮志豪情、忧国忧民等各个方面。其中,爱情是宋词的重要题材之一,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赞颂、思念、失意等复杂情感。自然景色、田园风光也是宋词的主要题材,强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文人墨客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二)宋词创作的三个阶段

宋词的创作历经了“倚声填词”、“和乐而诗”以及“依律填词”三个阶段。第一,倚声填词。尝试将语言与音乐同化是倚声填词的基本特征。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作在当时十分流行,其所著《乐章集》收录了词作二百一十三首,其中词作均为按照宫调特征来进行分类与分卷收录。因此可以看出,以音乐为基础决定文字,按照乐调来填词是当时十分流行的方式。第二,和乐而诗。将诗词作为本体,仅仅只是借助音乐来烘托诗词的意境,这就是和乐而诗基本特征。史料《词谱》记载,“宋词有八百二十六调,两千三百零六体”。而这也仅仅是记载的一部分。不同词调的句式、变化、长短能够用于表达不同的情感,悲伤、喜悦、温柔、坚强,给词人提供十分宽泛的选择空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宋词的发展。第三,依律填词。依律填词所创作的作品,其格律、句法、语法、句型与意象逻辑都较为流畅。南宋中后期,宋词的发展渐渐脱离了音乐曲调的法律,这是由于当时大部分词人都不通音律,只是潜心研究词律、词体,最终使得宋词脱离了音乐,成为了独立的文学形式。

(三)宋词的创作形式

宋词的创作形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旧谱填词,另一种是自创新曲。其中,旧谱填词是指将新的词句填入已有的音乐曲谱之中。比如,在《鸟歌万岁乐》等一系列流传下来的一些古乐谱和曲牌中填写新的词句。在此过程中,填词者需要根据曲谱的音调和节奏,配合词的意境和抒情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使词与旧曲谱相协调。这种创作方式保留了旧有曲牌的韵律和音乐结构,同时通过新的词句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思想,使得音乐和词融为一体。创新曲则是指词人完全自主地创作曲调,并将其与特定的词作相结合,这是宋词的一大音乐特色。这种创作方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曲调的限制,为词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宋词也不断演变,除了旧谱填词和自创新曲,还有一些其它的形式出现,例如,有些词人会在已有曲调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加入新的节奏和旋律,以增添新鲜感和个性化。同时,一些作曲家也开始采用更复杂的和声和器乐伴奏,以丰富曲调的层次,使得作品的表现力进一步提升。

二、宋词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宋词是一种与音乐融合且能够吟唱的新型抒情诗体,可以说,宋词的本质是音乐文学,音乐性是宋词的核心艺术特征之一。宋词的发展始终受到音乐的影响,两者之间主要具有以下关系:

第一,宋词与音乐之间具有渊源关系。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此能够了解到,在唐代时期,随着文明的开化及经济的繁荣发展,民间音乐呈现出百花齐放、自由发展的特点,为了适应更多种类音乐的发展,许多伶人乐师开始积极谋取革新,结合曲子的节拍、长短等特点改编歌词,而这即为词牌名的雏形。所以,宋词的诞生与音乐之间具有渊源关系。

第二,音乐为宋词带来启发。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和美的艺术形式,节奏是音乐的独特之处,同样,宋词也有其独特的韵律。音乐的节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词人的灵感,帮助他们找到更加准确的词句和韵律。例如,在听到柔和的古琴声时,词人可能会受到其悠扬的节奏所感染,从而创作出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词句。这种由音乐的节奏引发的创作灵感,使得宋词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时更加生动有力。

第三,宋词与音乐之间具有融合关系。在宋代,许多词人也是作曲家,他们能够将自己的词作曲成音乐,从而实现词曲合一的完美融合。这种词曲合一的创作方式使得词与音乐的关系更加紧密,使得宋词更具艺术性。

三、宋词的音乐特征

(一)句式长短错落

在宋词中,用于歌唱的宋词形式并不只局限于五言句式、七言句式等齐言声诗,也包含了长短错落、参差不齐的杂言句式,所以,宋词也被很多人称作为“长短句”。具体来讲,自汉魏之后,文人墨客创作的古诗大部分为五言句法。在唐朝时期,七言诗变得异常流行,由于从句法句式上来讲,七言诗略长于五言诗,所以,在唐朝,很多人将七言句称作为“长句”,相对而言,五言句则被称作为“短句”。于是,文人将五言句法、七言句法相结合的宋词称作为“长短句”。但是需要注意,歌辞为长短错落的句式并非最早出现在宋代,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晚唐时期,随着乐曲的淫靡曲折气息日益浓郁,与乐曲相配的歌诗开始出现了五七言句法混合的新句式结构,而在北宋中叶之后,人们将此新句式结构称作为“长短句”。不过,宋词大部分为齐言句式,“长短句”有之,但不甚多。

在对我国宋词进行梳理和分析之后发现,宋词的句式非常丰富多样,既有一字句,也有三字句,还有五字句、七字句,甚至十一字句,它们是宋词的主要词体形式,甚至成为宋词的一大特色。所以,很多人认为,宋词长短错落的句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诗体演变。以姜夔的《杏花天》为例,词云:“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简单的几句话,糅合了二言、三言、四言、七言四种句式,长短句错落有致,既描述了绿柳丝条低垂飘逸的美丽景象,也叙述了“我”即倚着木兰船桨即将扬帆上路的事实,可谓人与景、情与景完美融合。

(二)词曲高度合一

宋词在创作方面往往采用“先乐后词”的形式,即词作者需要根据已有的曲调和音乐结构来进行创作,而这意味着曲调旋律、节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规范词的创作,也注定了宋词具有词曲合一的特点:

第一,词与曲调之间的情感高度统一。不同的曲调有着不同的音域、音程以及节奏旋律,而宋代文人在词的创作中,需要根据曲调特点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式和押韵方式,以保持与曲调的协调一致。首先,宋代文人需要根据曲调的音色和情感氛围,选择与之相符的主题和情感进行描写。例如,如果曲调悲伤凄凉,词作者一般会创作出表达忧愁、离别或哀思等主题的词。其次,宋代文人在词的创作中,强调将词的抑扬顿挫与曲调的节奏和音律相协调,即词句的长短、音节的重轻以及句子的起伏变化都与曲调的音乐节奏保持高度统一。例如,曲调柔和舒缓时,词句选用较为平缓的节奏和柔和的音韵,而在曲调激昂有力时,则会采用韵律明快、声势磅礴的词句,以此使得词与曲调之间在情感方面保持高度统一。

第二,词与曲调在音律、韵律相辅相成。曲调的音域、音程和音符组合会影响词的表达方式和节奏感,所以,宋代文人在词的创作过程中,一般会根据曲调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子长度,以使词与曲调的音律和韵律相契合,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这种词曲高度合一的创作特征不仅使整首词平添几分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在词曲高度融合的情境下深刻地领悟到词曲的意境和情感,增进对创作人的理解和认同,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和谐、内敛的创作理念。

(三)词调音韵和谐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就是其词调音韵的和谐。所谓的词调是指词的韵律和音乐性,包括平、仄、入声和押韵等要素。在宋代,人们对词调的要求非常严苛,认为只有音韵和谐才能使词作更加动人、曲调更加悦耳。这种追求音韵和谐的态度使得宋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受欢迎和推崇的诗体之一。

首先,平仄平衡是宋词基本原则。根据声调的高低,可以将字分为平仄两类:阴平和阳平为平声;上声和去声为仄声。在宋词中,每个字都要符合平仄规则,比如“一二三四出平入仄”,通俗来讲,第一句到第四句都要以平声开头以仄声结尾;不过也存在着其他情况,即允许“出入自由”,换言之,文人墨客在创作中,可以按照个人兴趣或者需求随意使用平声或仄声开头或结尾,这样不仅能够增强词歌的规范性和有序性,也能够使词歌在多元变化之间散发出更多的风采与魅力,为宋词创作及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其次,押韵是宋词词调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其独特之处。在宋代文人的创作的词中,押韵不仅起到了美化词调的作用,更体现了他们对于音韵美的追求和对语言技巧的娴熟运用。众所周知,宋词以其简洁、含蓄又意境深远的特点而闻名于世。而押韵正是这种词的特色之一。词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押韵的手法,如平声押、仄声押、平仄叠押等,将各个字眼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和谐流畅的韵律,不仅增强了词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也使得整首词更加优美动人。押韵规则一方面对词作者的语言功底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增添了词调的独特魅力。此外,宋词还注重使用破音、变调、反复、叠字等富有音韵美感的词语,以此增强词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总体来讲,一首押韵得当的词,不仅在意境上给人以美感,更在音韵上带来了一种动人的和谐之美,实现词与曲的完美融合。

最后,宋词词调非常注重节奏和音律的安排。宋词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首动听的音乐。词人们善于运用平仄、押韵和变调等手法,使得词调具有独特的韵律感和音乐性。这种注重音韵的特点使得宋词在演唱时更容易引起听者的共鸣,进而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例,这首词采用了《青玉案》词牌名,并运用了经典的双调模式,上下阕句式一致,不过上阕第二句“更吹落、星如雨”调整为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节奏统一,在无形之中增添了词调的韵律感。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为词人表达意境、抒发情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过三个七字排句不仅增强了词的气势,也赋予了词更强的节奏感,展现了宋词词调对节奏及音律的讲究。

(四)字声乐律圆融

北宋末期,李清照在其编著的《词论》中表示:“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其中,“歌词分五音”中的五音是指识别唇、齿、喉、舌、鼻五种器官发出的声音;“五声”是指辨析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而“六律”则是指讲究六律六吕,即阳六为律,阴六为吕。只有按照以上方式作词,才能够保证字声与乐律之间统一和谐,以此达到追求音乐美感的效果。由此可知,从音乐的角度来讲,宋词具有字声乐律圆融的特点。

首先,字声乐律主要体现为宋词中字的发音与歌曲旋律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宋代文人对于音律有极高的追求,他们认为音乐是可以超越辞章而直抵人心的艺术形式。因此,在创作时,他们注重用字选词,使其音响效果与音乐旋律相呼应,达到字声乐律的完美统一。这种统一不仅仅体现在词的整体音调上,还表现在字音的变化与旋律起伏之间的紧密联系上,使得宋词具有了独特的音乐韵味,让人如沐春风般陶醉其中。

其次,字声乐律圆融体现在宋词的艺术形式上。宋代文人注重平仄对偶,追求词的整体音节和谐美感。他们通常会考虑字音的和谐与平仄的配合以及字形的美观,善于运用押韵、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将字音与音乐旋律调和得天衣无缝。这样的艺术形式不仅让宋词具有了独特的音乐美感,也使得词的意境更加深入人心。

所以,对于宋代文人而言,他们不仅要懂诗歌的声律,还要通音乐的乐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逐弦吹之音”,“审音用字”,使字声与乐律之间圆融无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宋词具有丰富的音乐特征,充分彰显了中国文人墨客卓越的词曲创作能力,为中华传统文化抹上了浓重墨彩的一笔。本文对宋词及其音乐特征进行研究,一方面希望让更多人理解和感受宋词的艺术之美,另一方面希望宋词在新时代环境下得以传承和弘扬。


本文来源:《文化产业》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