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AIGC赋能:千年文本与现代视音的交融
2024年2月26日,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创作的文生视频《千秋诗颂》系列动画片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播,内容取材于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迄今为止共播出六集节目,分别是《别董大》《咏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喜雨》《过故人庄》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惊叹文生水墨动画艺术的传神,蕴涵了浓厚的中国工笔古风,焕发了古诗词的优美意境与深远意蕴。
以AIGC赋能古诗词:系列动画《千秋诗颂》的诞生
AIGC,英文全称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简译成“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中文称之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AI大模型引领和多模态AI技术助力下,人工智能成为了信息知识的生产者与创造者,文本、图像、视频与音频等内容能够在AI的智能操作中自动生成。将AIGC技术与中国古诗词相结合,创造性地生成了系列动画《千秋诗颂》。传统动画的基础上增加“人工智能技术监制”“人工智能技术统筹”“人工智能技术制作”,制作生成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相连,由“央视听媒体大模型”文生视频制作,由教育部教材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提供学术支持,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超高清视音频制播呈现国重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
当《千秋诗颂》的帷幕拉开时,令人震撼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开始。仙鹤的叫声、黄鹤楼的远景与手捋胡须的诗人一齐映入眼帘,搭配着“故人西辞黄鹤楼”的朗读。一位诗人拿着书卷,周边落花纷飞,两只小鸟依偎在树枝头,伴随着“花落知多少”的回响。一位长者手杵着拐杖艰难地攀登着台阶,引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的凄凉。枯萎的树木,远处无尽的沙漠看见夕阳西下的落日,一位行者骑在骆驼上前行,一缕青烟在其背后徐徐升起,“大幕孤烟直”顺口而出。一轮美丽的明月挂在夜空之中,在松树下的一位文人端起酒杯敬明月,星星点点的萤火虫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声音中乱舞。在大好河山的群山峻岭之间,衣着古代服饰的诗人、文人、行者、长者齐聚一幕,在青山绿水与朝霞满天的映衬中,四个金闪闪的古文体的大字“千秋诗颂”在屏幕中央凸显出来。如此美妙的开场直接将视频的赋分拉满,让人不得不为此动画制作技术拍手叫绝。片尾的泼墨山水中,大雁在空中徐徐飞过,带有诗意的声乐回荡在耳旁,欣赏国风动画之余感受意境与回味。
古诗词的人工智能解读:AIGC的人物塑造与空间创造
《千秋诗颂》的人物塑造,千古诗人的形象可圈可点。写下千年文本的诗人,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其容貌在《千秋诗颂》中以动画形象出现。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开幕中,穿着一身白衣唐朝服饰,长着一张清秀脸庞,潇洒地骑着一匹白马纵横驰骋在唐朝的群山峻岭之间。从未见过李白的酒保谨记孟浩然的嘱托“只要见到那高大俊朗的白衣人,且一来就要好酒的,定就是李白了”,这句台词将李白的身材、相貌以及喜酒的习性展露无遗。诗人孟浩然的形象,用李白的话来讲,“从前是一副白面儒冠的模样”。被世人尊为诗圣的杜甫,在《春夜喜雨》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都是以身着补丁旧衣与蓑衣的老者形象出现,田间地头的老农人与茅屋草堂里的老先生。对于诗人形象的塑造,既契合了时代人物各自所处的境遇,也发挥了智能技术的拓展想象力。
《千秋诗颂》创造的空间,既有诸如洛阳城、睢阳城、成都府等室外空间,也有房琯府、驿站酒馆、杜甫草堂等室内空间。在《别董大》中,第一幅映入眼帘的画面就是俯瞰长安城的美景,错落有致的唐朝建筑与楼宇在明月与夜灯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宏伟壮观。由荷花池蔓延至房琯的府中,堂前的边上有一件造型新异的摆件,唤作熏香炉,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透雕忍冬纹五足银熏炉”的动画复原。在房琯府外的荷花池旁,高适与董庭兰相遇成为知音。若干年后,飘着雪花的睢阳城,众人围观在曲艺台下一片叫好。熙熙攘攘的路人穿梭于分明的道路之间,在喧嚣的闹市两人再次相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开场伴随着清脆的马蹄声,李白骑着白马在绿茫茫的大地上奔腾,穿梭于桥梁之间,四周瀑布沿着青山峻岭飞泻而下,到达了位于青林花草丛中的一处酒家。酒家店内桌椅摆放整齐,阳光透过纱窗洒进屋内,酒具井然有序地放置在柜台与饭桌上,将古代的酒家空间勾勒地逼真贴切。在赶往与孟浩然赴约的路上,日月交替与斗转星移,李白骑着白马飞奔起后纵身一跃,在伴有光晕的太阳光照射下,尽显潇洒。美丽的江夏城被山水包围,整洁平坦的石板路与桥梁连接着座座亭台楼阁,煞是美观。《春夜喜雨》展示了覆盖广阔平原的成都府,春耕时的农家田园。茅草屋顶的木制“杜甫草堂”在夜色尽显农舍味道,从里屋透出的灯光显得分外明亮。草堂内的布局讲究,堂前的立柜上摆满了书籍与卷宗,茶桌上摆着灯具与日用茶碗。草堂外的小路通往稻田,雨滴落往的江面上泛着小船,船上摇曳的灯火将远处的湖面照亮。
人工智能视域下古诗词的文本叙事:AI叙述的多维人生
《千秋诗颂》作为文生视频,对古诗词的文化与历史的叙说。诗词的背后是文化与历史,诗词与历史的串联,“让诗词更加有温度、历史更加有深度”。不是停留在对诗文的阐释性解读,而是在美妙的意境和深远的寓意中,将蕴含在诗文背后的故事进行了生动的叙说。黄震老师曾言:“古诗词有让人或感动或惊叹或惋惜的故事。那些诗人的故事、诗中的典故同样引人注目”。在《千秋诗颂》中,诗人之间的友谊得到了精妙的叙说,如高适与董庭兰之间的知音之情,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兄弟之情等。诗人的人生经历、处境与前途在含蓄的话语中显露,如骆宾王的神童名号与再无建树的落幕,如孟浩然的尴尬故事与仕途尽毁的遗憾。即便是躬耕于田间,卧榻于茅屋的杜甫,也深怀忧国忧民之心,渴望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诗人的人生在水墨动画之中得到了多维度的阐释,饱含深情,
在岁月变迁中叙说表达友情的故事,高适从董庭兰的琴曲中听懂了他的心声和曲中深意,遂交谈后结为知音。在睢阳城相遇时,身处逆境的高适对落魄的董庭兰言说:“莫担忧,前行路上定会有一番新天地”。既是对董庭兰的宽慰,也是对自己的暗示鼓舞,在两人略带几分悲凉又不失希冀的欢笑声中道出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言壮语。李白,只为与三年未见的浩然兄于江夏一叙,于斗转星移之间快马加鞭赴约而去。两人离别场景中蕴含难舍之意,在阳光的照耀下,孟浩然在船上拱手对李白道:“今日一别,恐各自殊途,太白多保重。”李白在岸上拱手回复道:“保重,浩然兄”。望着船随河水逐渐远去,李白的表情里透露着浓浓的依依不舍之情。
在谆谆教诲中追忆作诗的场景,《咏鹅》里男童与女童的争辩中拉开了序幕,“曲项向水歌”的错误在一位老者的吟诗声中得到了矫正。老者告诉两个孩童,“曲项向天歌”来自于生活的观察,“白鹅在鸣叫之时,不仅仰头向天,而且声音高亢”。随着老者深邃的眼神凝视远方,骆宾王七岁作诗的场景浮现出来。男童与女童以“神童”之名称赞和仰慕骆宾王,老者却道:“这位神童在往后的几十年人生里却再没什么建树,不过泯然众人矣。”在两位孩童依旧表现出对骆宾王的无限仰慕之后,老者留下一句“老夫活过半生,却不如你们两个小辈看得透,着实惭愧”,转身离去时口中不停念叨“好啊,好啊”。老者的言行,不禁让人怀疑他是不是骆宾王。两位孩童随即向夫子问起骆宾王的下落,夫子叹了口气说:“骆宾王啊,如今下落不明,有人说他已身死,也有人说他回到了江南。也许闲游之时便擦肩而过,只是即使相见,也难相认喽。”夫子的话反映出骆宾王在其所处时代的窘境,讨武失败后不明的结局。然而,世人对骆宾王作为神童的聪慧与才华并不会因其人生无所建树而遗忘或贬低他,于是借女童之口说出了对骆宾王的美好期愿:“他定会像池塘里的白鹅一样,始终昂着头,引颈向天长鸣。”
“好一幅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之景”,孟浩然如约赴宴。在与两位友人饮酒畅谈之间,当孟浩然被问起为何会回到襄阳,自然忆起了在长安的一起尴尬之事。那晚亥时二更,长安城里孟浩然与王维相拥前行,已经喝晕了的孟浩然执意要到王维府中再喝,恰巧唐玄宗夜访王维。恐惊圣躬,孟浩然匆忙地藏到酒桌底下。在王维府的堂前,唐玄宗看着酒桌上的酒杯,掀起桌布发现了躲避在桌下的孟浩然。唐玄宗久闻孟浩然名气,于是让孟浩然吟咏一首近作的诗让他品评。王维鼓励孟浩然把握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不料这首诗让唐玄宗大怒,“不才明主弃”有怪罪圣上之意,“那就当明主将其弃之”。面对仕途已尽的情况,孟浩然笑道:“此后我还是老老实实做个田舍翁”。如孟浩然与李白在把酒言欢时说道的话相似,“在我看来,田园仕途都有其道理,万事遂心即可。”随后在三人痛饮之际,孟浩然再赋诗一首,自然而然地吟起了《过故人庄》。
《春夜喜雨》中的诗圣杜甫以老先生形象出场。在酷日当空的田间地头,面对几个农夫对干旱天气的担忧,杜甫抹去头上的汗滴,坚毅地说道:“我相信上天定会体恤我们农人,春雨不日便会落下的。在此之前,大家定要勤勉起来,把力所能及之事做好。”在春耕问题上,杜甫愁眉不展,“如今已是谷雨时节,这雨却迟迟未落”,“叫我如何不担忧呢”,“二年前,我们亲眼目睹和经历了土地皲裂,稻粮无收,民不聊生的惨状啊”。夜晚杜甫听到风声,望向窗外发现外面下雨了“好,真是太好了”。他迫不及待地要赶去田里看稻子。夫妻二人穿上蓑衣,经过江面看到喜雨之中伴着点点灯火,“甚有意境啊”,想必是有渔夫夜宿江上。伴着雨声不断,杜甫看着脚底下的稻苗,说道:“甚好,甚好,这雨下的太及时了。如今良苗怀新,俱是勃发之相,今年定是个丰年。”伴随着此情此景,看着江面上渔船的灯火,收获着心中的喜悦,不得不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开头伴随些许悲怆曲调,草屋之内身着补丁衣服的杜甫叹气道“时逢乱世,民不聊生,真不知这日子何时才是个头,让黎民百姓重新过上衣食富足的生活。”躲避战祸之际,“不知这战乱几时能休止啊”。看到邻家儿的家信内容得知军队大胜,叛军首领史朝义自缢,收复了莫州、幽州,不禁激动地落下眼泪。随后欣喜若狂地哈哈大笑起来,迫不及待地规划起了回家的路线,“便下襄阳向洛阳”。
聚焦国家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AIGC赋能中小学诗词教育
以古诗词为主题的语言文化类节目有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诗意中国》等。这些优秀的节目唤醒了人们对古诗词的热爱,展示了蕴含在古诗词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精神。在《中国诗词大会》中,人工智能参与了诗词文化节目的传播与创新。《千秋诗颂》在国产系列动画片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聚焦国家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具有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特点,已然成为了老少兼宜的文化类节目。作为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视音盛宴,《千秋诗颂》既是一部促进青少年加深理解与愈加喜爱经典诗词的国风系列动画,也是一套古诗词的语文启蒙教育视听素材。
相比较于传统的动画与单调的文本阐释,《千秋诗颂》唯美的中国古风更加令人动容,在AIGC生成的视频与音频中别有一番韵味,将千年文本演绎精彩纷呈,风景与人物皆是栩栩如生。在如此精彩的诗词素材的熏陶下,语文教育在AIGC的赋能下变得有吸引力。首先,语文古诗变得更加有趣,文本在图像与音响的烘托中变得更加具象,诗词背后的故事有血有肉,诗人的身材与面容不再模棱,在国风的无尽魅力中感受人生的场景,体验悲欢离合与家国情怀。其次,“AI+语文古诗”是一次难得的人工智能教育与宣传,人工智能不再专是属于科学家的技术,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科技知识,AI的力量让动画更加生动,让视听更加绚烂,让生活更加精彩。再次,人工智能对语文古诗的赋能,是一次赓续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了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变革性发展,国风动画走进中小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魅力随着视音传播进入千家万户。
未来AIGC技术的中国化应用:注入更多中国文化基因
在数字时代中,富含视频与音频的文化作品更新迭代的脚步逐渐加快,尤其是随着AIGC技术的常态化应用,将使视听领域的作品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变革而言,未来AIGC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熟练驾驭与合理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一个重要的科技与人文主题。首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作者的思想和独特性更多的是过程赋予的,AI不过是换了个工具,创作主体还是人。”使AI作品忠于知识属性与文化本真,利用好AIGC技术用于中国化作品创造,服务于中国文化建设。其次,紧扣数字人文的核心,不断丰富中国文化语料库,建构与训练适用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大模型,不断注入更加生动与鲜活的中国文化基因,创造出多元化的文化产品,更加符合现代人文素养培育的影像内容。再次,抓住科技文化生成与输出的机遇,面向世界进行文化传播。让中国文化趁着AI技术的赋能与革新,在国际传播中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让世界感受与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正视未来AI科技的革新,积极开拓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领域,创新中国文化表达的新方式。
结语
《千秋诗颂》的成功离不开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持,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视频与音频等方面的赋能。AIGC技术对古诗词的赋能,是现代科技与中华优秀文化的完美融合的体现。未来人工智能在人文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深度拓展,将为人们提供更多更优秀的视音频创新作品。
文章来源: 《声屏世界》 https://www.zzqklm.com/w/xf/2448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