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多面书写·叙事突围·现实观照

作者:孙怡可来源:《声屏世界》日期:2024-12-17人气:310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她经济”开始崛起,女性地位显著提高,女性力量逐步显现,女性自我关照意识逐渐增强。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对于女性题材的探索尤为深入,女性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屡见不鲜。《风吹半夏》从众多剧作中脱颖而出,引发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热潮是由于它突破以往女性题材电视剧中的固有窠臼,产生了新的嬗变。本文以电视剧《风吹半夏》为个案分析对象,通过比较研究形式,从人物书写、叙事突围、现实观照三个维度出发,旨在剖析其较之以往的女性题材电视剧所产生的新变之处。

 

多面书写:圆形人物打破模式禁锢

  《风吹半夏》凭借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以许半夏为代表的商业女性、以高跃进为代表的政界女性和以野猫为代表的知识女性以及以周茜、许半夏继母为代表的家庭女性,共同谱写了一曲女性篇章。该剧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之时,未受既往固定模式的束缚,而是着重凸显鲜明立体的多元人物,其中,以许半夏与高跃进最为典型。

许半夏:“生”到“熟”的转变以往的国产大女主剧,常常给予女主角“先抑后扬”的人物设定,从“职场小白”到“成功女性”,往往要经历从“单纯善良”到“腹黑狠绝”的转变。剧作中常见的女性形象大多是在经历了婚姻或家庭的破裂,受到创伤后才开始觉醒自我意识譬如《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起初作为一个只知花钱享乐的家庭妇女,在经历了丈夫的出轨背叛后,才选择重新走入职场去拼搏奋斗。而这部剧中的女主角许半夏却并非如此,她虽也经历了婚姻的背叛,但在此之前她便有了极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和拼搏奋斗的精神。在国内众多以女性成长为内核主旨的电视剧中,大多会刻意美化女性主角的人设,或是呈现一个无可挑剔的完美女性,如《三十而已》中能力极强、双商在线,能够兼顾事业与家庭的完美女性——顾佳;或是让其成为以“拯救众生为己任”的圣母,如《人世间》中为周家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传统家庭女性——郑娟但这样的女性往往是一个理想的形象,有着规训、管理女性承担更多责任的幻想,通过理想女性形象的树立,使现实中身处困境的女性更加无所适从。

《风吹半夏》对女性许半夏的形象塑造则摆脱了这种模式窠臼,其人物设定以一个果敢刚毅的商界女强人为基底,但又在基础上融合了多元化的性格表征突破了以往职场剧商界女强人形象的脸谱化塑造,颠覆了观众对于女强人形象的刻板定位,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具有人性的、立体化的女性形象。如在许半夏出场时即挽着利落干练的丸子头,架着一幅墨镜,配着一抹红唇,坚定用力地将枝叶拍打在刚出狱的童骁骑身上,为其驱走霉运。这一系列的人物造型设定及行动设定,即刻将一个干练成熟、拥有强大气场的女性人物呈现于观众眼帘。而在后续的钢铁交易会的情节中,许半夏身着一袭红色西装裙,在当时以男性为主导的钢铁行业交易会中尤为醒目,尽显了她妩媚的女性特质。在这一情节中,导演运用重复性蒙太奇手法,反复呈现许半夏给商界朋友送礼的场景,凸显了许半夏左右逢源的商人气质。起初的许半夏精明利己,对好友赴汤蹈火,对敌人则睚眦必报。在面临钢价下跌即将破产之时,郭启东趁火打劫的威逼行为使她铭记在心。在钢价回暖后许半夏则揭露了郭启做假账转移资产的行径,最终将郭启东送进牢狱。但在历经沉浮后,半夏由“生”变“熟”,由“毒药”变为了“治病良药”,其在雷厉风行与圆滑世故中揉进了一份柔情与仗义。挚友陈宇宙的离世让她体味到人世间真情的可贵,她选择谅解曾对自己弃之不闻的父亲、家暴出轨意欲报复的前夫;与竞争对手,她不再选择做在商言商重利轻别离的谋利者,而是他们携手共建钢厂这一系列的情节设定刻刻画许半夏在左右逢源、圆滑世故背后重情重义、善良悲悯另一面。这种复杂多元的人物形象更贴合现实观众的观影心理与自我映射,更符合观者的期待视野,利于激起观众情感的共振。

高跃进:刚柔并济的多元形象高跃进这一形象在原著小说《不得往生》中是一名男性,而在电视剧中导演则将其设定为一名女性。剧中的高跃进有多重身份,她是野猫高辛夷的母亲,是钢铁行业的管理者,更是许半夏崇敬的对象。导演将男性改为女性角色,拓展了女性人物设定的边界,打破了观者对于九十年代体制内女干部的固有印象,彰显女性独立自主精神以及女性之间惺惺相惜的情谊。

“跃进”这一颇具男性化特征与时代印记的符号作为一位女性物的姓名,展现独特而深刻的含义。如同其他电视剧女性姓名中的“胜男”、“亚男”,这一姓名符号侧面书写了女性性格中的坚韧、强势特质。在固化的符号呈现下,观众对高跃进的刻板印象便先入为主。随着情节的不断展中,高跃进却又彰显了她作为母亲、作为领导者的刚柔并济多元化的一面。作为母亲的高跃进,在起初面对不称心的女婿童骁骑时,虽严厉地管教女儿不让她与之交往但也不似以往电视剧中的母亲设定:永远站在女儿的对立面、以拆散女儿和女婿为己任而是在认真考察过童骁骑的人品后毅然支持女儿的决定。尤其在叮嘱童骁骑的情节中,近景镜头下高跃进怀着对女儿出嫁的不舍之情而眼含热泪,更让观者体味到其作为一位女性温婉的柔情以及舐犊情深的母爱。而作为钢铁行业领导者的高跃进,拥有着管理行业与制约企业的权力,但却打破了多数电视剧中领导层对创业者频频设障的固有人设,不断地提点扶持钢铁行业中的各个企业,极力促进改革开放时期钢铁领域的蓬勃发展,更成为了许半夏人生的引路人。如在高跃进与许半夏在海边堆场撑伞并肩齐行的情节中,全景镜头下二人共同畅聊着迅速发展的社会风貌以及钢铁行业的未来。在此情境中,于高跃进与许半夏之间体现的是女性独立奋斗的传承关系,女性人物关系的构建在这里更凸显为一种惺惺相惜的赏识与互助。高跃进这一多元化的圆型人物突破了以往对体制内女性干部脸谱化的设定,给予了观众别样的新鲜感。

 

叙事突围:自我救赎与彼此救赎

以往主打“女性独立奋斗、励志成长”的女性题材电视剧,在整体的叙事上却常常出现了偏离以宣扬女性独立奋斗为主旨的现象。此类电视剧弱化了女性在现代职场中真实拼搏的叙事情节,不断穿插爱情线、亲情线,从而变成了以收获爱情为目标,通过男性的帮助救赎才得以实现阶级跨越、完成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伪命题剧”,如《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在前期依靠着自己有钱的丈夫,离婚后却凭借着闺蜜男友的资源才获取成功;再如《流金岁月》在剧情设置上延续了以往“富二代家道中落”、“凤凰男”等烂熟于心的套路,不仅没有凸显出女性题材所独有的魅力,更难免让观者产生审美疲劳。在这类剧中所塑造的女性仍然是以男性凝视下他者的身份存在,剧作的叙事视角仍是以男性为主导,以宣扬男权文化和男性价值观为中心的男性叙事。而电视剧《风吹半夏》则将叙事视角聚焦于女性,女性叙事具有鲜明的女性视角和独立的女性精神,凸显女性群体,从女性自身出发,对女性在社会中的生存状况、生活境遇、生命权利、性别待遇进行探索和反思。《风吹半夏》从独特的叙事视角出发,与以往同类型题材电视剧相比显然形成一种叙事突围。

这种女性叙事视角在剧作《风吹半夏》中,一方面体现为女性在解决自身困境时,挣脱了以往电视剧中唯有男性才能使女性获得救赎的叙事禁锢,转化为女性的自我救赎。正如五人组在北边买钢被骗的情节中,在其余四人决定放弃寻找骗子并准备回国后,许半夏依旧坚持要独自一人留下。面对在异国经商惨遭欺骗后的境遇,许半夏不想回去更不能回去,只因其买废钢、建堆场而背负了巨债,一旦回国就意味着功亏一篑、破产清算。许半夏在困境的解决中并没有依靠男主的力量,她没有听取男主赵垒给予的立刻回国的建议,更没有让赵垒独自承担签署废钢买卖合同的风险损失。而是坚持选择自己在异国寻找解决困境的突破口。她却凭借自身不懈的毅力,找到了曾帮助骗子行骗的妮娜,挖掘出了一条新的废钢渠道,最终探索出新的商机,破解了她即将背负巨债的困境。虽然困境的解决略带传奇色彩,但剧作的关注点一直聚焦于展现女性叙事视角下女性人物热血创业的精神,符合当代女性对自我的追求。再如钢价暴跌的情节中,许半夏在经历了被追债、起诉、病倒后,并没有如童话故事般被男性救赎,而是靠着自身的认知判断与坚持,最终等来钢价上涨的转机,化解了自身困境,实现自我救赎。

另一方面,在诸多女性题材电视剧中,为凸显女性主义、女性意识、女性独立,难免会出现与男性主义对立的痕迹。在以往的电视剧中常常设有“神化的男性”或“弱化的男性”形象,如《我的前半生》中无所不能的“神化男性”贺涵等。而在《风吹半夏》的女性叙事视角下这种模式化的设定已然不复存在。女性叙事反映了女性作为主体,对与男性平等的社会认同和性别待遇的争取因此,《风吹半夏》的两性处在一个对等的位置上,在男女主人公面对困境与磨难时并不会刻意凸显单一一方的力量而去弱化对方,男女双方是棋逢对手地惺惺相惜与彼此救赎。如许半夏在经历钢价暴跌,背负了巨债后,男主角赵垒也因私自为许半夏放款被公司降职调查,双方都在面临着自身的困顿时刻。但二者在困境之时仍彼此扶持与相互鼓励,许半夏宁可与外企公司签署破产条约也要证明赵垒没有贪污公款的清白,而赵垒亦宁可被公司降职也保护许半夏不让其牺牲自我利益。男女主人公在彼此的扶持下冲破了层层迷雾,最终等来了钢价上涨的转机,化解了这次困境。剧中的男主角赵垒是许半夏事业的助攻伯乐,却不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他不再是事业有成、一帆风顺的“神化的男性”,存有失业无家可归的困顿。在赵垒遭遇困境之际,是许半夏在众人面前为其解围,并给予赵垒半夏钢铁公司工作机会,帮助他渡过危机

电视剧《风吹半夏》真正聚焦于女性叙事视角,展现了女性个人成长历程中的自我救赎以及在男女两性平衡关系下两性之间的彼此救赎,相较于以往同类型电视剧则形成了一种叙事突围,对于塑造不依附于他者、独立自强且具有自我意识的励志女性形象起到了锦上添花之效。

 

现实观照:再现时代风貌与独特领域

《风吹半夏》改编阿耐由自身从商的现实经历创作而成的原著小说《不得往生》电视剧遵循了原著中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背景,通过运用平民化的视角以解读宏大叙事,将个人成长与时代沉浮交织融合,真实地再现了彼时的社会风貌以及在时代浪潮中一批中小民营企业家艰难生存、奋力发展的历程,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表面上,该剧讲述的是一个“敢拼敢闯”的女性许半夏的创业成长史,而于深处呈现199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史甚至是世界贸易发展史——国企改革、市场升级、私营企业改革、互联网扑面而来、世界贸易蓬勃发展等一系列的时代浪潮。如剧中呈现的省二钢由国营改民营以及东北钢铁厂工人纷纷失业的情节体现了90年代末国企改革、工人下岗潮的时代背景。再如许半夏的创业史,从开始的收废钢起家、买滩涂建码头再到聘请外国专家学习先进技术、推行互联网贸易以此建设现代型的钢铁厂,这一步步的转型发展全景式地折射了那个时代下的企业家们不断“拼”“闯”“赌”的拼搏历程以及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不断进取与革新的时代格调。

在剧中,导演运用富有时代质感的服装造型、怀旧复古的道具设计、凝聚情感共鸣的经典老歌等艺术手段,真实地还原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世纪之交的时代岁月以及时代岁月下的众生态更在情节设定上择取了1997年到1998年我国钢铁行业钢材价格下跌的事件原型。这一真实可考的事件增强了剧作的现实底色,使艺术与现实生活形成一种观照性,更使该剧跳脱出以往职业剧中主人公缥缈虚无、无据可循的浮夸创业历程,唤询起观者对于改革开放时期这段经商创业时代历史的集体情感,引发了观者在观影后的沉浸式讨论热潮。如大量的观者在网站搜索钢铁领域九十年末钢价起伏的相关论文报告,以此来预测剧集的走向等,形成一种现实互动性。电视剧《风吹半夏》以影像的真实之美为观者再现了一场恢弘而又细腻的时代画卷,具有鲜明的时代历史内涵和文化意蕴。

《风吹半夏》作为一部女性励志创业电视剧,在题材的择取上亦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性。它不再像以往的女性电视剧一般局限于从古装偶像、家庭伦理等题材中塑造女性,而是立足于观者具有情感共鸣和时代印记的现实生活,更聚焦到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时代下多由男性群体主导的钢铁重工业领域,在别具一格的独特领域中演绎蓬勃的女性力量。剧作尖锐且真实地向观众呈现出作为女性的许半夏在钢铁行业摸爬滚打、左右逢源、“野蛮生长”的奋斗历程,形成了一种女性身份与钢铁行业之间的戏剧张力,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影射了女性在整体社会中创业成长的艰辛,让观者体味到女性在那个时代及独特领域中奋斗的不易。在酒桌上的许半夏拼命爽快地一直喝酒,只为伍建设等男性在日后的生意场上能够照拂她在许半夏的对白“今天我得多喝点儿,不然他们以后不带我玩了”中更是凸显出作为一名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生意场上打拼的困境与无奈;五人组计划去北边买废钢的,许半夏为了能多分得废钢吨量,四处借钱扩展公司、兴建堆场,更甚对伍建设等人不断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但最终却只得到伍建设、裘毕正等人的不屑与轻视只因在他们的眼中作为女性的许半夏并不具有担负起巨大风险的能力侧面展现了女性在男性主导的钢铁重工业领域中被赋予的偏见以及举步维艰的处境。剧作将视点对准钢铁重工业这一独特领域,以一位女性的创业发展史为叙事脉络,真实地探寻了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女性人物艰辛的社会处境,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引发观者反思。

 

  《风吹半夏》蕴含的女性自主精神是剧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剧作实现了人物塑造、叙事视角、现实关怀三方面的守正创新,升华了传统的女性创业题材电视剧的内涵和层次,展现出一种新变之势。女性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关键在于展示柔软且坚韧的女性生命力,弘扬昂扬自主的女性意识,塑造积极正面的女性形象。唯有如此,女性观众才能从剧作中影射到现实的自己。希冀新时代的女性题材电视剧,能够在主流意识的倡导下创作出更多真正触及女性思想精神层面的佳作。


文章来源:  《声屏世界》   https://www.zzqklm.com/w/xf/2448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