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背景下舞蹈类综艺节目的守正与创新
对“国潮”背景下舞蹈类综艺节目的守正与创新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首先,现阶段,我国舞蹈类综艺节目原创性逐步提升,类型丰富多样,演员阵容强大,传播渠道广泛;其次,通过对《舞千年》等代表性节目的案例分析,可以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为其他舞蹈类综艺节目提供借鉴和参考;最后,本研究还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舞蹈文化。纵观此类研究,我国学者更多地聚焦于舞蹈类综艺节目的创新性研究,对于保持传统、尊重历史以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等维度的探讨则相对较少,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国潮”背景下舞蹈类综艺节目的守正与创新等深层价值的发掘提供理论参考。
1.“国潮”背景下的《舞千年》
1.1“国潮”文化的兴起与影响
“国潮”已悄然成为了我国当下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新兴文化现象,它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现代的潮流元素巧妙结合,不仅彰显了我国民族的文化自信,也表现出对本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积极探索。在“国潮”的引领下,各类文化产品纷纷涌现,形成了独特的国潮风格,如国潮服饰、国潮家居、国潮音乐等。
随着“国潮”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一种全新的舞蹈形式——国潮舞蹈应运而生。国潮舞蹈将“中国风”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创作出富含传统文化基因的新型舞蹈,它既有古典舞蹈的优美流畅,又有现代舞蹈的激情与活力。“国潮”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以其独特的魅力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1.2《舞千年》的节目背景与特色
2021年,河南卫视与B站联合推出的文化剧情舞蹈节目《舞千年》成为“国潮”舞蹈现象的一大亮点。在节目中,5位荐舞官与13支舞团穿越中国历史上四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世,探寻古今最美乐舞,通过故事与24支舞蹈的交织,开创了一种新型的文化剧情舞蹈综艺模式。
《舞千年》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广受好评,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正是“守正与创新”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本节目组在制作过程中,秉持舞蹈本源,尊崇历史文化,所有舞蹈编排均与我国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舞千年》节目组精心挑选了部分舞剧中的经典舞段,并在此之前铺设相应的故事背景,使观众得以在电视及网络视频平台上,就能感受到舞剧的艺术魅力。虽然这种体验无法完全比拟现场感受,但《舞千年》节目组巧妙地运用影视叙事技巧和数字媒体技术,如特效、虚拟成像等,与实景相融合,让观众在探索舞蹈与传统文化之美的过程中,通过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与交流,实现了舞蹈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2.《舞千年》的守正之道
2.1坚守舞蹈本质,打造精品节目
在我国电视荧屏上,综艺节目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选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综艺节目逐渐崛起,与电视综艺节目呈现出竞争态势,从而促使各类综艺节目题材丰富多元。然而,尽管我国综艺节目类型繁多,但许多节目仍存在模仿和抄袭的现象,缺乏原创精神使得综艺节目难以长期吸引观众,从而降低了市场竞争力。部分综艺节目过分追求娱乐效果,忽视了内容的深度,导致节目之间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差异化竞争。为追求高收视率,某些综艺节目过度炒作嘉宾绯闻、矛盾等,这种做法容易让观众产生反感,进而影响节目的社会口碑。此外,一些综艺节目为实现广告收益最大化,过度插入广告,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而《舞千年》在众多综艺节目中独树一帜。首先在节目名称的选取上彰显了以舞蹈为核心的理念,其中,“舞”字具有双重含义,既代表“舞蹈”本身,又寓含“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意味,通过将“五”字作为“舞”的音译,所传达的文化初衷和立意,就是运用舞蹈艺术形式来呈现中国故事。《舞千年》这部作品,从民族舞剧《火》讲述的远古时代人类取火的故事,到为了2022年冬奥会创作的《冰嬉舞》,穿越古今,以“剧情+舞蹈”的形式向观众展现了中华的灿烂文明。
在舞团演员的选择上,节目组审慎地挑选了来自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央芭蕾舞团等13所知名院校和剧团的优秀演员;另外在挑选荐舞官这一关键环节,导演组设定了明确的标准:所有荐舞官须具备专业舞者背景,或曾有过专业舞者经历。为了进一步体现“传承”的核心理念,导演组精心选择了五位荐舞官,他们不仅在舞蹈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还将在节目中扮演不同朝代的角色,以独特的视角推荐他们认为能够入选《十二风舞志》的舞蹈作品。这样的阵容既保证了节目的专业性和艺术性,也彰显了创作者秉持舞蹈为本的核心观念。
在广告投放方面,《舞千年》与其它电视节目有所不同,该节目为了避免广告过长占用观众观影时间,采用的广告植入方式是软植入。在每个舞蹈表演结束之后,观众会看到“余额宝”的“锦鲤”动画形象从《十二风舞志》中跃出,小“锦鲤”为《十二风舞志》的记录官,主要负责向荐舞官介绍荐舞规则,并在不影响观众观影的前提下,自然地展示品牌理念,引领剧情发展。
2.2尊重历史文化,深化情感共鸣
舞蹈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在各个文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对于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舞千年》这部作品中,舞蹈艺术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彼此交融、交相辉映。首期节目《相和歌》,其创作灵感源于四川出土的画像砖,之后北京舞蹈学院的孙颖教授以此为依据,通过砖上所绘七盘舞的形象进行创作,进而再度呈现了汉代舞者足踏盘鼓翩翩起舞的卓越技艺,这种跨时空的对话,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
《舞千年》在传播历史文化的过程中,除了通过舞蹈进行表现,服饰礼仪亦为凸显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在服饰方面,荐舞官与演员的穿着皆与所饰演人物的历史时期相符。以《秦王点兵》为例,舞者服饰色彩与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服饰色彩高度一致)。同时,无论是曹植的长衫、上官婉儿的官服,抑或是山野老农的布衣,节目组皆致力于还原历史原貌。在礼仪方面,荐舞官之一张晓龙既是演员也是礼仪指导老师,在节目编排过程中,荐舞官及演员除了要完成所规定的舞蹈动作以外,还要进行对话以及剧情的演绎,在演绎时,演员需要注意礼仪及演绎方面的细节,张晓龙老师则针对礼仪与演绎方面对剧组演员予以指导,以确保对角色的理解准确无误。
在场景构建方面,《舞千年》致力于再现历史场景。东汉盛宴篇章中的《相和歌》是舞剧《铜雀伎》中的舞蹈,节目组打造了真实的铜雀台供舞者演绎;大唐盛会章节中,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斗舞谋权,大唐盛世的辉煌尽显在朝堂之上; 陈季常的宅邸展现了北宋时期雅舍清雅静谧之风貌;而在最后一章中,五位荐舞官在绿皮火车上进行荐舞,彰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风华正茂的时代气息。这些场景均体现了节目组对艺术与历史的深厚敬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深刻且别具一格的艺术体验,同时也为古装剧制作树立了新的典范。
另外,《舞千年》中部分节目本身就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例如书简舞、剑舞、盘鼓舞、敦煌舞、踏歌、相和歌等经典舞种。并且节目中会经常出现古诗词,人物对话也会引用《诗经》《论语》的原文,例如第一期节目《相和歌》的歌词源自《诗经·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表达了古代立春时节舞女对心仪之人的思念之情。
3.《舞千年》的创新之路
3.1运用影视叙事,构建节目脉络
守正并非意味着一成不变,相反,它更多地是在坚守初心和原则的同时,追求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创新。《舞千年》节目组的制作人员,正是深谙此道,他们在保持舞蹈艺术的本质与精髓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与展现形式。因此,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他们不仅注重舞蹈技巧的表现,还将舞蹈与影视进行融合,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节目形式。
在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中,主流形式多为“竞技+PK”、真人秀、游戏等。《舞千年》作为首个被定义为文化剧情舞蹈类的综艺节目,其核心为“剧情+舞蹈”。鉴于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因此在节目中,舞蹈仍为主要表现手段,剧情叙事则为辅助手段。通过这种方式,观众在观看舞蹈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舞蹈背后的故事情节。在《舞千年》的第四期节目中,经典作品《赵氏孤儿》讲述了程婴将自己的儿子代替赵孤交出这一段落情节,在节目中,舞者胡阳通过眼神、面部、动作的综合演绎,将一位父亲从诞子的喜悦到“以父跪子”的心路历程呈现的极其鲜活。现如今,“BE”美学已成为网络热门词汇,并且在《舞千年》节目中多有体现。如第二章节《侠骨伞影》与第三章节《越女凌风》在剧情上形成前后呼应。其中,《侠骨伞影》讲述了江湖第一剑客与第一侠女相遇比武,并以伞剑互换立誓。在观看该剧时,观众或许无法预知,《侠骨伞影》中的侠女将在第三章节再度现身,侠女带着剑归隐山林,只为等待心仪之人,最后,湖面飘起一把红伞,令观众对于剑客生死未卜的局面感到悬而未决,尽管这是一个开放式结局,但还是引发弹幕惊呼“BE”“有刀”。此种全新的叙事方式,打破了综艺节目叙事的单一性,并且通过构建节目脉络,有助于观众理解舞蹈中所蕴含的故事,从而激发情感共鸣。
3.2运用数字技术,优化观众体验
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同样是该节目创新的亮点之一。节目组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不仅丰富了视觉体验,更提升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知。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制作团队巧妙地运用了高清摄影、虚拟现实以及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既传统又现代、既古朴又新颖的画面。在首期节目《火》中,节目组巧妙地运用特效技术,将火焰与舞者的身影相融,彰显火的神秘特质以及薪火相传、不断繁衍的精神内核;在第二期节目《丝路花雨》中,画工神笔张因思念英娘回忆英娘的舞姿从而在石窟中所绘制的辉煌天堂,节目组同样运用特效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如梦如幻的天宫景象。
此外,节目还充分利用了数字媒体技术的互动性特点,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环节,让观众能够参与到节目的制作和讨论中。在当今社会,一种备受瞩目的互动形式当属“发弹幕”。无论是在观看视频、直播节目,还是浏览各类文章时,发弹幕已成为大众表达观点、分享感受的主要渠道之一。这种互动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评论方式,弹幕能够实时地出现在屏幕上,让每一个观众都能看到彼此的思考和感受,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互动体验。在观看《舞千年》的过程中,观众们不仅欣赏节目,还积极参与弹幕互动。这些弹幕不仅包含对节目的评价,更有热心网友提供节目背景知识,帮助不太了解节目内容的观众提升观看体验。此外,节目组在抖音以及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均设立了官方账号进行宣传,同时,推出了诸如“舞千年每帧都是文化自信”“舞千年实现古诗词自由”等话题,引导网友展开讨论,每一条话题均上千万的阅读量,有效拓宽了节目影响力。节目落幕后,B站推出了“上下舞千年”“国风奇妙纪——舞千年”的创作征集活动,鼓励UP主进行二次创作,实现了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对话。
4.《舞千年》的创作意义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国潮风起云涌,传统文化日渐受到大众的青睐,成为时尚潮流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综艺节目《舞千年》应运而生,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天赋。《舞千年》节目组通过精心挑选各个时期经典舞蹈剧目及舞剧中的代表性舞蹈片段,巧妙地将古代舞蹈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打造出一系列蕴含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舞蹈节目。此举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能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深入领略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舞千年》是在国潮风潮中创作出来的作品,该节目作为一部具有时代特色的舞蹈作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新时代的文化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该节目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当前社会,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已成为常态。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弘扬民族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舞千年》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一致好评,更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为推动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贡献了积极力量。
5.结语
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浪潮中,文化剧情舞蹈综艺节目《舞千年》崭露头角,成为新时代文化创新的重要里程碑。该节目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始终致力于创新内容的表达与呈现,力求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和谐统一。这种平衡不仅维护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独特魅力,更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与活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与期待。该节目始终坚持以舞蹈与历史文化为本,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通过融合影视、科技与媒体等手段,拓展舞蹈边界,提升舞蹈的影响力,重塑文化自信,同时为综艺节目制作开辟了新的路径。
文章来源: 《尚舞》 https://www.zzqklm.com/w/wy/2686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