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众殿堂”到“大众客厅”:县级美术馆公共文化性的转型
在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下,县级美术馆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正经历从“小众殿堂”到“大众客厅”的转型,其公共文化性日益凸显。
县级美术馆常被定位为公共艺术空间,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限制其公共文化功能发挥的问题。在展览内容方面,多以传统书画展览为主,对当代多元艺术形式接纳不足。在宣传推广方面,未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社会资源对展品进行传播。在互动方面,与观众互动形式单一且观众参与度低。在专业化水平方面,展览策划、作品筛选、布展设计等环节仍有提升空间。
基于此,为实现从“小众殿堂”到“大众客厅”的转变,县级美术馆可采取以下措施:
在展览内容方面,可以深入挖掘地方资源,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展览。另外,还可以聚焦时代发展与人民实践,并在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系列主题展览,从不同角度展现艺术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同时,利用线上线下联动、沉浸式体验等形式,提升展览吸引力与观众参与度。
在宣传推广方面,既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力量,利用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手段扩大展览信息的传播范围,也可以通过制作精美的展览预告视频、艺术家访谈直播等方式吸引观众关注,还可以加强与当地社区、学校等单位合作,共同举办文化活动,将美术馆的影响力延伸至基层。
在提升观众参与度方面,从观众需求出发,设计多样化的互动体验项目。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个性化的文化活动。例如,县级美术馆可以通过举办中小学生美术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美术魅力;通过实施青年美术人才成长计划,鼓励观众参与艺术创作,实现人与馆的共创共生。
在提升专业化水平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县级美术馆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县级美术馆队伍;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提升馆员业务能力;三是建立学术委员会,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展览策划、作品筛选等工作,提升美术馆的学术水平与展览质量。
县级美术馆从“小众殿堂”向“大众客厅”的转型,是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持续创新发展,县级美术馆将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地方文化繁荣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基层民众的文化客厅。
文章来源:《大河美术报》 https://www.zzqklm.com/w/qk/35647.html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