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花鼓戏非遗传承的旅游开发与传承创新路径研究 ——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分析
常德花鼓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生动的艺术表现,承载着深厚的湖湘文化内涵。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它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传承人群老化、传播方式单一、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技术突破、要素重构与产业升级,为传统戏曲的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提供了系统化的振兴路径。
一、新质生产力赋能:科技驱动下的数字化保护与沉浸式体验重构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即对传统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对常德花鼓戏而言,新质生产力赋能首先体现在用前沿数字技术变革其保护、保存与呈现方式,构建超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场。传统方式依赖纸质记录、实物收藏和口传心授,易受时间、空间和人为因素影响,存在信息损耗、传播范围有限等局限。而数字化保护运用高精度三维扫描等先进技术,对常德花鼓戏经典剧目、代表性传承人表演全过程(包括唱念做打、服装道具、面部神情等)进行数字化采集和存储,建立“数字基因库”,确保后人能复原和领略其艺术神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永生”。
数字化保护更能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VR、AR技术能让游客“走进”虚拟戏台,从360度视角观看演员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还可以用手机或智能眼镜看到现实中的常德老街、桃花源景区,感受历史与现实的梦幻碰撞。全息投影技术让名家的表演以逼真的全息影像形式在舞台上呈现,实现“跨越时空”的同台演出。这些沉浸式体验项目可以在常德博物馆、文化馆、旅游景区甚至机场、高铁站等地方布局,打造引爆社交网络的“网红”打卡点,拓展常德花鼓戏的受众范围和传播半径。
二、新质生产力驱动业态融合与产业创新:开辟文旅消费新空间
新质生产力是技术革命和产业组织革命的统一。传统的旅游开发方式,就是在一个景区里面弄一个舞台,定时定点演一场戏,业态单一,消费链条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高。站在新质生产力的角度上来看,常德花鼓戏需要被“嵌入”到整个旅游消费的过程中去。比如,利用桃花源风景名胜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河街等,可以打造大型的实景沉浸式演出,通过声光电等现代舞美技术、数字渲染技术,把自然山水、历史遗迹当作天然的背景,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此外,开发以常德花鼓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路线,不是简单地“看戏+游玩”,而是深入体验的旅行。游客可以跟随“名家足迹”来到老戏台,寻觅传承人;可以参与“后台探秘”,看到化妆、扮戏的整个过程;可以亲手体验水袖、打击乐等;还可以走进花鼓戏主题工作坊,学唱一段小曲,制作一个专属的戏剧脸谱文创品。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游客偏好的数据分析,给不同的游客智能推荐符合他们偏好的线路组合与体验项目,做到精准营销与定制服务。文创衍生方面,可以从常德花鼓戏里提炼出经典人物、服饰纹样、经典唱词这些文化要素,用现代设计和数字构建技术,打造出一套文创产品,比如盲盒、手办、国潮服装等等。常德花鼓戏因此就不再只是旅游过程中的点缀,而是推动文旅消费升级的关键吸引力和创新动力。
三、新质生产力催生机制协同与人才创新:构建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有更加协同创新的机制和新型人才队伍。对于常德花鼓戏的传承而言,这意味着要构建一个开放、协同、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传承新生态。首要任务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和支持常德的高校、职业院校与本地花鼓戏剧团、传承人工作室、科技企业共同成立研发中心。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科技企业负责技术攻关和产品转化;剧团和传承人提供核心艺术内容和实践场域;旅游平台和市场端反馈消费需求。通过这种协同机制,共同研发新的演出形式、体验产品、教学模式,确保创新方向不偏离艺术本体,技术应用能真正服务于艺术表达。
新质生产力要求下的花鼓戏传承人,不能只是会唱念做打的单面手,而是要变成“复合型”人才。一方面需要给现有的传承人加强数字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利用新媒体、新设备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改变艺术院校的人才培育模式,在戏剧表演专业里添加数字媒体技术、文化创意及项目经营之类的课程,培育既懂花鼓戏,又知晓现代科技和市场运作的跨界人才。经过机制协同和人才更新,塑造起一个由政府引领、市场主导、社会协作、科技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系统。
站在新质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常德花鼓戏的传承和旅游开发不是简单地叠加技术或者改变形式,而是一场技术基础、产业形态、生产关系的深层变革。它需要我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其保护和体验模式的重塑;以业态融合为路径,用深度融合文旅产业开辟其价值实现的新空间;以机制和人才为保障,构建协同生态打造其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