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理念下海南省艺术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STEAM教育理念为依据,以融合于海南艺术教育为例展开论述,在 研究中对海南艺术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当地的文化资源及本地的科技发展情况,提出跨学科课程建设、项目化教学实践与培育复合型师资团队等具体的举措,旨在使海南艺术教育向着综合性多方面融合的方向不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和增强学生创新思维,并给出相关参考建议,以期对海南艺术教育有实质性的促进。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海南省艺术教育;教育创新模式;
一、STEAM教育理念概述
(一)STEAM的内涵与特点
STEAM教育是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的基础上,加入艺术(Art),将各学科知识技能互相结合,加以系统组织,综合形成跨学科学习模式。STEAM的核心目的是打破原有单一学科壁垒,注重知识间的交叉交融与实践转化,加强对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以及艺术审美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艺术教育是对学 生进行美育的最佳方式之一;另一方面,在STEAM的教学活动中将实现对科技与人文的沟通,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STEAM利用问题驱动的方式、项目学习路径引领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下解决问题,结合并使用相关领域里的知识和工具解决问题,最终制作出相关的作品或模型,这是最为典型的现实世界情境的模拟教学。STEAM可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兼有的文化人才。
(二)STEAM在艺术教育中的融合优势
将STEAM教育理念运用于艺术教育教学中能够使课程内容更宽泛、学生思维 更发散,并且通过对两者的融合使原有的单一的艺术教学转变为跨学科的教学,打破原有以技法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方式,将艺术课程教学与工程逻辑、科技运用相结合,突出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突破原来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模式。
STEAM教育理念融入艺术教育之中,在为艺术教育增添新的课程教学内容的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在跨学科融合之下,过去注重技法训练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会被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内容带入课堂的新课标体系取 代,由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体系两方面的突破促使教学方式得以改进并实现教 学创新。
通过教学活动我们可以发现,借助数字建模、编程及交互设计等科技方法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元的媒介和方式开展艺术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系统性和实践的操作。同时,在教与学过程中将艺术元素引入科学技术课堂中会让科学技术课程有更多的人文关怀及审美感受,也会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并提升学生自身人文、科学素养等方面的综合水平。
此外,STEAM教育是以项目为载体展开的教学,基于具体情境,针对具体问 题,探究问题,带着具体目标完成各学科的学习并最终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融合式的教学,既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唤醒学生对艺术和科技的奇妙搭配的浓浓兴趣,又可以创设符合时代要求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适合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的教学情境,从贴近现实的情景到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思维方式的搭建起一座桥梁。
综上所述,STEAM教育把艺术教育引向了技术驱动和问题驱动,提升了艺术 教育的时代适应性以及具有多维度的教育功能,也为教育方式的更新和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发展方向。
二、海南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一)当前教学体系与存在问题
海南省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已经涵盖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从美术到音乐、舞蹈、设计等各个门类的艺术都较为齐全。但是具体落实上还有一些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结构单一,需要进一步优化。针对创新意识培养和跨界思维培育的课程相对较少;目前仍然更多强调于传授传统技法,在科技、工程、数学等相关知识与文化艺术融合方面的教育还远远不够。
2.目前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主要偏向于老师一个人的知识讲解。教师没有结合项目式学习开展教学活动,没有把工程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工程实现能力和系统调试及故障处理等综合实践能力较差。
3.由于师资队伍的学科背景单一性,很难满足当今以多学科为基础的教学需要。艺术专业教师大都只有某一学科的教学背景,并缺乏跨学科的教学能力,所以至今没有形成跨学科的人才。不利于满足目前的教学发展趋势。
4.数字化平台发展的速度较慢,制约了新领域的拓展与探索。现阶段的教学资源数字化程度较低,新媒体艺术等领域的数字化开发程度更低,数字化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跟不上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步伐,这会进一步限制学生的现代技术的应用拓展能力和艺术教育的数字化发展进程。
以上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海南艺术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要想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开展教学创新与改革来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海南本土文化与资源优势
海南省是中国最南端的热带岛屿省份,特有的民族文化积累及生态资源优势就是进行艺术教育的本地化特色源点。海南黎族织锦技艺、苗族银饰纹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海南海洋生态、热带植被构成了多元化的艺术教育资源库。
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对海南文创产业转型与升级是极大支持,有利于促进本土艺术教育资源的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发展,有利于促进本土艺术教育资源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文教互融发展。
对于一个区位优势方面来说,有着丰富文化与生态资源的海南适合培养STEAM教育模式的人才,一方面在传统的工艺当中蕴含着许多几何美学知识,将这些美学知识融合进现在的数学建模与数字设计当中形成有交叉性的复合类知识;另一方面便是由于良好的海洋生态系统能够给学生创造出很多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在过程中加入更多的环保元素;此外,在热带植物以及自然景观当中也 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供其进行生态艺术创作的契机。
通过融合地域文化以及跨学科学习来促进当地艺教特色发展之路,丰富了艺教的文化内涵,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设了独具特色的地域环境。
三、STEAM 视角下的创新教育模式探索
(一)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在STEAM教育的理念下,海南省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应摆脱单一化、片面性的技能训练现状,向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实践性、综合性方向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当前,大多数艺术教育课程都侧重于美术技法、音乐基础及设计理论方面的教学内容,在这一点上艺术教育缺少一定的科学技术性,给学生的思维局限了范围,没有培养起他们更宽泛的思维能力。
1.推进内容融合,打造跨学科课程体系。通过问题导入、项目引导等方式,将科学、工程、数学与艺术有机结合,如“科技与视觉艺术”“声学结构设计”等课程,重在学生亲身参与、动手实践,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协作与创新素养。
2.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强化课程的地域特色。在美术教学中,结合海南的本土文化资源,如黎苗传统工艺、热带生态和非遗项目,能够增强课程的地域特色。这些元素不仅提升学生的艺术技能,还激发他们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3.加强课程共建协作,构建层级清晰的课程体系。通过组建跨学科团队,让不同专业的教师合作,整合各自优势,共同推动课程内容的融合。基础教育与高校之间应加强衔接,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的STEAM艺术课程体系。可以从试点课程入手,经过实践和协作,不断优化,逐步推广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4.提升课程的灵活度与开放性。课程设计应更具灵活性,可以采用模块化和选修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兴趣和专业方向自由选择。这不仅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激发他们的潜力。这样,学生的优势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创新。
遵循STEAM教育思想,海南省的艺术教育教学方式、教学环境也亟须调整和升级,来保障适应于其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多学科相互融合,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教学方法创新。由“灌输”到“建构”,转变过去以教为中心、填鸭式灌输,以教师讲授、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探究式、项目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围绕真实创设情境,在科学逻辑和艺术表达间架起桥梁,将多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比如,在课堂中开展“设计一个环保艺术装置”“策划一场本土文化主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亲自动手,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2.优化教学环境,打造多元融合的学习空间。良好的教学环境对STEAM教育的开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校园里,如果能建设一些开放、灵活又具有多种功能的教学空间,比如创客工坊、数字艺术教室或是跨学科融合的实验室,不仅能支持学生动手操作,也能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创作和协作体验。
3.构建数字化学习体系,拓展线上教学平台。可以依托线上平台,慢慢搭建一个支持远程协作、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学习体系。通过一些好用的数字工具,不仅能让课堂更灵活、互动性更强,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贴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节奏和兴趣点,更好地支持个性化发展。
(三)师资力量与资源整合路径
推进海南省STEAM教育理念下艺术教育创新发展,要建设具备多学科素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注重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打造有效整合优质资源的信息化管 理平台。但是现阶段,海南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专业结构单一、科研能力不够强、缺乏STEAM教学经验的问题,无法满足学校融合性教学的需求,教师的培训、校企合作与平台建设,都要为打造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助力。
1.要形成长期性的常态化跨学科教师培养机制,需要制定完善的、科学的、系统的跨学科教师培养的培训体系,通过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国内外访学、教师工作坊等不同形式,使艺术教师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技术手段,使理工科教师了解一些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创作方法等。开拓教师的视野,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师资队伍的复合型素质。
2.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丰富教学实践资源。邀请工程师、设计师、非遗传承人参与课程共建,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与创新性。通过项目课程、专家讲座与导师驻校等形式,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3.建设资源共享平台,推动教育资源高效整合。推动STEAM艺术教育资源互通。通过校际联合教学、区域创新项目等形式,促进经验交流,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的教育生态体系。
四、对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动海南STEAM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让这一理念真正落地到全省的艺术教育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政策支持、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和社会协作等几个方面着手,逐步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教育环境。
1.强化政策引导与支持。政府层面应从整体战略的角度来规划STEAM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明确目标、路径和评价标准。同时,可以设立专门的“STEAM教育创新基金”,为学校在课程开发、教学实践和教师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
2.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课程方面,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把科技、工程等元素更自然地融入艺术教学。比如可以结合“数字黎锦”或“生态装置”等实际项目,设计一些跨学科课程,帮助学生在了解本土文化的同时锻炼创新思维。
3.加强师资培训与教学能力建设。应当搭建一个跨学科的教师发展平台,定期组织有关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培训,帮助教师拓展知识边界,提升教学水平。高校也可以增设相关课程,培养具有复合背景的人才。
4.建立社会协同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参与。政府、学校、企业和社区之间应该形成协同机制。比如,高校可以和本地企业、文化机构一起共建实践平台,共同开发课程内容,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也能让教育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形成“多方联动、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STEAM教育理念的推广是撬动艺术教育改革的一个支点,更是创新型人才培 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从政策层面、课程方面、师资层面、社会层面推动海南艺术教育的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的海南,艺术教育在名师带名校的基础上,将可以建立一套适合新时期的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艺术教育新模式。
五、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基于STEAM理念下的海南省艺术教育创新模和实施路径的研究中首先阐述了海南省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现了STEAM理念引入的艺术教育对于 海南来说是一次新的尝试;接着从优势上看,介绍了STEAM教育中各学科门类交 叉融合的教学优势,并着重论述跨学科学习重要性;最后结合对海南省的文化特 色和自然风光进行分析,认为海南省拥有着极强的优势和资源能促进STEAM教育 的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逐步推进,自由贸易港必然会出现更多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因而STEAM教育对于海南艺术来说是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海南省应充分利用史无前例的机遇,继续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改革海南的艺术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造力的艺术生以及具有跨学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为海南创意文化产业带来新的活力。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