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图书馆阅读推广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1隆德县图书馆阅读推广建设现状
隆德县图书馆本着“引领阅读,服务读者”的理念设有综合借阅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音乐鉴赏室、旧时光影吧、学术报告厅等11个服务功能区,体现了图书馆“多用途、开放式、舒适性、休闲化”的特点,并于2022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随着社会大众对文化事业的关注,隆德县图书馆也开始积极发挥推广阅读、传承文化、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职能,并在阅读推广方面积极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如今年元旦少儿室举办“喜迎元旦 共庆新年”欢乐猜谜活动,“巧手慧心关爱老人”非遗进图书馆等活动,为新年增添一抹喜庆的“中国红”,图书馆志愿者为社区老年人讲解中国剪纸的历史、图案寓意等,并邀请当地自治区级剪纸传承人现场传授剪纸技艺,一系列的活动使广大读者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他们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灵,在潜移默化中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另外,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贺信精神,隆德县图书馆在第29个“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举行了“六盘书声阅读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非你莫属”砖雕手工制作体验活动,将非遗文化艺术引入图书馆,让更多的人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为读者提供了较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取得了诸多成效,未来还需要在阅读推广建设中不断探索创新,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读者需求进一步提高图书馆阅读推广与非遗资源完美结合的体验活动。
2非遗文化融合入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必要性
2.1图书馆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场所
作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仓库,更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中心,在当今信息爆炸和数智化浪潮的冲击下,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展现出了其作为文化传播与交流重要场所的独特魅力。首先,图书馆是文化传承与弘扬的重要场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家园,而非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情感,将非遗文化融入图书馆阅读推广,可以通过展示、讲解、体验等形式,让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进而加强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图书馆作为文化资源的集中地,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料和相关图书馆藏,能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其次,图书馆是文化交流与对话的重要平台,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变得愈发重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融合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将非遗文化融入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中,可以打破传统文化壁垒,搭建起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吸引着来自各个群体和文化背景的读者,为不同文化传统的展示和碰撞提供了契机,让人们在阅读与交流中体味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最后,图书馆是社会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枢纽。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人们对精神内涵和文化素养的需求不断提升,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文化场所,承担着培育人才、提升文化素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责任,将非遗文化融入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有助于丰富读者的精神生活,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可见,将非遗文化融入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影响力,不仅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能够拓展文化视野、促进文化认同,推动文化建设向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方向发展。
2.2非遗文化可以在图书馆进行展示与传承
非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和民俗内涵,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首先,图书馆是一个文化资源的聚集地,拥有丰富的藏书和多样的文化活动,借助图书馆这一平台,展示非遗文化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拓展文化视野,增进文化认同,通过展示非遗文化的实物、图片、视频等形式,可以生动地展现非遗的魅力和独特之处,让人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魂魄,这种展示不仅可以让读者感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其次,图书馆作为一个传播知识和推广阅读的场所,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能力,展示非遗文化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非遗项目的价值和意义,引起公众的关注与重视,。通过举办非遗文化专题展览、讲座、体验活动等形式,可以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增加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深度和广度,这种传播和推广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还能够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振兴,推动非遗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最后,图书馆是一个教育培训和社会交流的重要场所,能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通过在图书馆举办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题活动和研讨会,可以吸引更多文化爱好者和传统文化传承者参与,促进非遗文化传承技艺的传授与学习,而且图书馆还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讲座、展示技艺,让更多人亲身体验和学习非遗文化,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活化。可见,将非遗文化融入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展示与传承非遗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图书馆的文化内涵,还可以拓展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为打造文化强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3非物质遗产融合入图书馆阅读推广建设的活动实践措施
3.1传统手工艺品展示与讲解
传统手工艺品展示与讲解可以通过展示传统手工艺品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吸引读者参与,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魏氏砖雕和杨氏彩塑为例,这两种非遗获得国家级传承项目,代表着非遗文化的精髓,展示与讲解它们将为图书馆的活动设计带来丰富文化内涵。
首先,通过展现真实的手工艺品作品,让读者深入了解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魏氏砖雕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以其精美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文化符号而闻名,通过展示具有代表性的魏氏砖雕作品,可以让读者亲身感受到这一传统工艺的华美与精湛,了解其历史渊源及文化价值。杨氏彩塑作为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以其绚丽多彩的色彩和灵活生动的形态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通过展示并结合讲解其创作背景、工艺流程和艺术特点,可以让读者深入了解其独特魅力和文化意义,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其次,通过举办讲座、手工制作和互动体验等形式,增强读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通过邀请资深工艺师和文化专家进行讲解,向读者介绍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渊源、传承故事和技艺精湛之处,让人们对传统手工艺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举办手工艺品制作工作坊,让读者亲自动手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学习传统技艺的过程,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通过互动体验环节,让读者参与到展示活动中,与工艺师互动交流,共同感受传统手工艺品的艺术魅力,促进文化传承与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最后,结合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展示,拓展展示形式和传播渠道。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如虚拟展厅、电子展示板等,将传统手工艺品的展示与讲解呈现给读者,提升展示效果和用户体验。通过多媒体展示,如影像解说、音频讲解等形式,让读者在观展的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和艺术体验,增强传统手工艺品的展示效果和吸引力。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推广,将展示活动的内容传播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拓展传统手工艺品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
3.2阅读活动与非遗元素结合的设计
非遗文化融合入图书馆阅读推广建设的活动中,通过将非遗元素融入阅读活动中,既可以激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又可以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这种设计不仅能够丰富图书馆的文化内涵,还可以提升阅读活动的吸引力和互动性,推动非遗文化的传统技艺融入当代生活,展示其当代魅力和活力。
首先,以魏氏砖雕为例,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的杰出代表,魏氏砖雕以其精湛的软雕、硬雕技艺而闻名。在阅读活动中,可通过展示魏氏砖雕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让读者了解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所在。组织相关讲座和讲解活动,邀请艺术史学者和工艺师进行深入解说,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魏氏砖雕的美学意蕴和文化意义。通过阅读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读者在品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同时,感受魏氏砖雕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
其次,以杨氏彩塑为例,作为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杨氏彩塑以其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生动的形态而备受赞誉。在阅读活动中,可以通过展示杨氏彩塑的艺术魅力和技艺精湛,让读者领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文化底蕴。举办彩塑制作体验活动,让读者亲自动手体验传统技艺的魅力,感受彩塑艺术的魔力与神韵。组织相关展览和讲座活动,介绍彩塑的历史沿革、工艺特点和艺术价值,引导读者从多维度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通过结合阅读指导,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彩塑的创作背景和艺术技法,拓宽文化视野,加深文化内涵。
最后,以高台马社火为例,作为一种具有浓厚乡土风情的民间表演艺术,高台马社火以其独特的音乐、舞蹈和表演形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阅读活动中,可以通过举办社火表演和体验活动,邀请当地民间艺人和社火表演团队进行精彩演出,让读者近距离感受社火的激情与魅力。通过阅读介绍社火的发展历史、剧情内涵和表演特点,增进读者对社火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结合音乐、舞蹈和节目表演,让读者在阅读与观赏中体验社火表演的独特魅力和韵味,推动社火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3非遗文化体验活动的组织与推广
通过组织及推广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不仅可以让参与者全方位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与独特性,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图书馆这样公共文化场所举办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将非遗融入阅读推广活动中,为读者带来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文化体验,推动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首先,在组织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时,应注重活动设计的多样性和互动性。可以结合非遗技艺的特点和传统文化的魅力,设计包括非遗手工艺品制作、传统节庆习俗体验、非遗表演艺术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让参与者亲身体验非遗文化,如手工制作传统工艺品、参与传统节庆庆典、学习传统技艺等,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拉近与参与者的距离,激发其对文化传统的浓厚兴趣和深厚情感。
其次,推广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需要借助多种渠道和形式,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可以通过图书馆内部的宣传渠道,如展示橱窗、宣传栏、网站平台等,发布活动信息和形式,吸引更多读者的参与和关注。同时,可以与当地文化机构、非遗传承单位、社区组织等合作推广,共同宣传和推广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拓展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范围。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推广,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将活动信息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吸引更多人参与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另外,组织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需要注重活动内容的真实性与专业性。在活动策划与组织过程中,应当邀请具有非遗传承技能与知识的传承人参与,提供专业的指导、解说与辅导,确保活动内容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同时,活动现场布置、展示品选择、讲解方式等细节也应精心策划,使参与者在体验过程中能够真切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最后,推广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还可以结合数字化技术与现代媒体资源,提升活动的创新性与互动性。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体验环境,让参与者通过数字化技术感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创意魂魄。利用手机APP、数字展览馆等方式,拓展活动的传播渠道,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体验非遗文化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比如上海长宁区非遗中心一楼(北渔路天山西路口沿街面),打造起“新页书房·非遗主题馆”,将长宁“智慧图书馆”模式与非遗主题相融合,形成智慧阅读场景与图书馆数字服务系统支撑下“非遗在社区”长宁创新发展案例,该项目实现了非遗社区传播与数字化转型的双突破,比较突出的就是将沪剧和江南丝竹以有声读物的形式,结合电子明信片、电子阅读卡、点播影院等形式,由读者自助选取有声服务,将海派撕纸、西郊农民画以及其他非遗项目,从而大大提高了读者的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阅读推广建设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将非遗文化融入其中,不仅可以拓宽读者视野,加深对非遗文化的理解,还能够激发读者的文化参与和身份认同。因此,可以通过举办非遗项目展览、讲座、体验活动等形式,让读者近距离接触和感受非遗文化,引导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保护。同时,也有助于为图书馆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路径,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开辟新的途径与空间。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是对当代阅读与文化活动的创新和启示,为构建文化强国、推动中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 《文化产业》 https://www.zzqklm.com/w/wy/32640.html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