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供求动机探讨
近年来,由于控制不力和管理不善而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倒闭的上市公司正在增加。 从国外的“安然”、“世通”财务舞弊、“巴林银行”破产及“雷曼兄弟”倒台进而引发2008年弥漫全球的次贷危机,到国内“郑百文”、“中航油”、“银广夏”及“三鹿”事件掀起的新一轮诚信与道德危机,所有这些都促使国内外研究人员关注并思考企业的内部控制。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内部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也随之先后提出。然后在2002年,颁布了SOX法案,在2004年,再次发布了基于COSO框架的企业风险管理-集成框架(ERM框架)。受到相关各方的认可并得以应用(郑洪涛、张颖,2009)。2003年,中国财政部还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标准-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会计控制规范。2008年6月,公司颁布了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指引”,被国际社会誉为“萨班斯”的中文版。这是中国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朱华建,张胜勇,高宏伟,2011)。监管机构迅速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成为企业透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翔,2009)。
内部控制信息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企业管理透明度,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增强投资者信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袁克利,2010),是企业中小投资者、债权人和公众了解和分析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不可或缺的决策依据。同时,董事会作为内部控制信息的供给方和责任机构更倾向于将内部控制信息以信号传递理论的方式向外部传递公司的治理业绩和风险管理(陈立蓉、周曙光,2011)。因此,本文分析了资本市场内部控制信息的供需状况,并为监管机构提供合理化建议,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1 内部控制信息的定义探究
纵观最近几年的相关文献,鲜有学者对内部控制信息下过具体、确切、权威的定义,故而对内部控制信息的研究范围不易界定,主要原因是公认的内部控制概念尚未明确界定(杨雄生,2011)。
1992年,当COCO委员会发布COSO框架时,内部控制被定义为“内部控制是由主体的各层次实施旨在为实现其主要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一定义被许多当前教科书采用,是对内部控制比较流行的定义之一。2008年6月,中国财政部受国务院委托,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审计署、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组建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并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内部控制定义如下:内部控制由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团队和所有员工实施,以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同时,指出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和相关信息的合法合规真实、完整,提高运营效率,促进企业实现其长远目标。
当前大部分内部控制信息样本数据来自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及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等其他来源。鉴于此数据及上述各种定义为参考依据,我们在此可以借用数学中集合的概念,相对比较具体地定义内部控制信息,即由企业管理层或其委托人发布的,以公司年报和自我评估报告等所有媒介为载体,向公司所有者、投资者、债权人及政府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的,可以以此了解和分析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状况和水平的信息集合。
2 内部控制信息的供给动机
根据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规定,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主体是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还需要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形成和出具评估报告。而管理层管理人员作为直接执行机构负责根据法定权限、公司章程和董事会授权组织和领导公司内部控制的日常运作。在规定的期限内制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经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后报告相关部门(袁克力,2010)。上述规定表明管理层是内部控制信息的供应者。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仍然不尽如人意,如信息过多,信息披露不足,形式不正确(徐明磊,2011)。由于公司契约合同的不完整性,公司的经理层往往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 Bede and Means,1932)。实际上,由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公司经营者通常不愿意向利益相关者披露内部控制信息(雷鸣,2010)。
为了缓解代理问题,公司管理者将尽力向股东传达良好业绩的信息。首先,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佳,公司的生产管理和控制活动都不尽如人意,而管理者为了保持委托人对自己的信任,就会采取必要的措施从而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质量将相应降低(方红星,2011)。其次,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良好,按照上述内部控制信息的定义,公司采用年度报告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外。还可以选择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等其他媒体将高质量信息及时传达给投资者。并聘请审计师进行审计,如果业绩不佳的公司想要模仿则需付出很大的代价。因此,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具有良好盈利能力的公司倾向于提供更多信息,以区别于盈利能力较差的公司。
3 内部控制信息的需求动机
3.1 潜在投资者
张先治、张晓东(2004)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中国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的现状,结论表明投资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有着较强的需求。投资者获得的信息是做出投资决策的关键(左田芳,2010)。充分的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可以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运营风险,这有助于降低信息风险并对投资决策有用(Elliott and Jacobson,1994)。特别是近年来,经常发生财务舞弊和企业破产案件,致使信息不足的投资者信心受挫。投资者只能通过分析上市公司披露的详细、完整、真实的内部控制信息,了解投资对象的具体情况。并引导自己做出相对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以最小化投资风险获得尽可能多的回报。
3.2 债权人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资信度。较低的内部控制信息质量限定管理层使用公司现金流量(Lambert et. Al. 2007),这将增加公司的违约风险,这也将导致债权人要求更高的债务成本补偿。同时,它将导致债权人对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缺乏信心,并减少以财务信息进行违约风险评估,确定债务人对债务的遵守决策(Bhojraj和Sengupta,2003)。因此,在信贷市场中,以银行为代表的债权人使用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来评估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和未来的还款能力,合理分配资金,降低贷款错配风险,确保能够按时、全额收回本金和利息。
本文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http://www.zzqklm.com/w/kj/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