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走姿体态
走姿是人的双腿在运动状态下所呈现出的一种身体姿态。走姿以直立挺拔的站姿为基础,是站姿体态的延续。"走姿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美,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表现一个人的风度、风采和韵味,对个人社会性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①人的走姿千姿百态,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个性的步态,只要与社交场合协调,那就是美的。通常情况下,走姿体态可以分为直行式、侧行式和后退式三种类型。
主持人的走姿体态多是在节目主持的开场中体现的,比如,东方卫视的电视节目《东方大头条》就是在节目的一开始,摄像机给出一个全景镜头并跟随着主持人的走姿上场而缓慢移动,直至主持人站于主播台前方后再切换至中近景。有时主持人的走姿体态也会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体现,当主持人需要与身旁或身后的大屏幕进行交流时,就需要做出转身的动作或进行小范围的空间移动。比如,在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的一期特别节目《微聊亚马孙》中,主持人文静在3D虚拟演播室中时而缓缓移动,时而又驻足站立,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在电视综艺晚会中,主持人的走姿体态更是贯穿于整个节目主持的全过程。"上场可谓是主持人带给观众的亮相动作,而下场则是主持人在经历节目内容情感起伏后的一个结束动作。"②无论是上场、下场还是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都需要主持人拥有良好的走姿体态。
一.上场时的走姿体态
一般情况下,在有主持人参与的电视节目播出时,首先会播放该电视节目的"片头";待"片头"播放结束后,由导播将画面切换至虚拟演播室或演出现场;然后主持人再以走姿体态"出场亮相"并完成节目的主持工作。当"节目主持人迈着轻盈的步态走入演播室,对观众而言,无疑更具亲切感和可信度。"③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有时会随着"片头"的结束音乐走姿上场;有时则会在"片头"的视频及音乐彻底播放完毕后走姿出场;有时还会跟随着节目的开场音乐走姿上场。比如,在央视综合频道的电视节目《焦点访谈》中,主持人劳春燕就是当节目"片头"(用事实说话 焦点访谈)的视频播放完毕后,随着"片头"的结束音乐走姿上场,待"片头"音乐彻底播放完毕后,主持人正好定位,然后再进行节目的开场主持:"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在央视新闻频道的电视节目《世界周刊》中,主持人康辉则是当节目"片头"的视频及音乐彻底播放完毕后,再走姿上场,然后进行节目的开场主持:"大家周末好!欢迎来到这一期的《世界周刊》";而在大多数的电视综艺节目中,主持人都会跟随着节目的开场音乐走姿上场。比如,在央视综艺频道的电视节目《我要上春晚》中,主持人董卿、马跃、李思思和尼格买提都是先跟随着主持人的出场音乐从舞台的正后方走至舞台的中央,然后再开始节目的主持:"我要上春晚,你看行不行?"
主持人的走姿上场是主持人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奠定了主持人在观众心中的"底线得分"。要想"第一印象"良好并取得一个不错的"分数",就格外需要主持人注意自己的走姿体态。一般来说,主持人的走姿上场分为"先走再说"和"边走边说"两种方式。
(一)先走再说
所谓"先走再说"是指:主持人在电视节目的"片头"播放之后先走姿上场,待上场定位后,再进行节目的开场主持。在"先走再说"的过程中,主要突出的是主持人的"走"。作为节目的开场,主持人首先应当根据演播室的设计和摄像机的机位选择"前行式"或"侧行式"的走姿体态;在规范的走姿体态基础上,应当具备积极饱满的状态;在与音乐配合的过程中,要能够把握音乐的节奏,使步态与音乐的律动相协调;在男、女双人搭档出场时,由于女士步幅较小,男士步幅较大,这就需要男性主持人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步幅,尽量与搭档同步行走;在多人搭档出场时,除了需要保持适当的间距外,也需要注意整体步伐的协调一致。
(二)边走边说
所谓"边走边说"是指:主持人在电视节目的"片头"播放之后边走姿上场,边进行节目的开场主持或是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边进行有声语言的表达,边进行空间的移动。在"边走边说"的过程中,不仅要突出主持人的"走",而且更要突出主持人"走"和"说"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除了需要做到"先走再说"的要求外,尤为需要注意走姿节奏与有声语言节奏的协调一致。不可出现"走"得快、"说"得慢或者"走"得慢、"说"得快等不协调的情形。在节目的开场主持中,无论是"先走再说"还是"边走边说",都需要主持人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并保持内心节奏的稳定,使走姿节奏、语言节奏和音乐节奏相统一。同时,主持人也应当根据节目的性质和自身特点走出自己的个性魅力。
二.主持过程中的走姿体态
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主持人的走姿体态经常伴随着有声语言的表达,一般是在"边走边说"的过程中体现的。这里的"走"不是主持人在演播室漫无目的的踱步,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主持人通过小范围的移步或转身的动作不仅可以与身后的大屏幕建立起一种交流感,而且还能与大屏幕上的场景融为一体,产生一种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从而大大增强了主持人有声语言表达的可信度和真实感。比如,央视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的节目主持人周蓉,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经常会结合身后大屏幕上给出的一些数据图表来增强有声语言表达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又如,在撒贝宁主持的法制节目《撒贝宁时间》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主持人撒贝宁通过步伐的移动,从虚拟演播室很自然的切换至"案发现场",形成了一种很强的代入感。让观众感受到此时的撒贝宁已经从主持人的角色转变为一名"刑侦人员",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而这一切都是靠主持人动态的空间移动来实现的。
在"边走边说"的过程中,主持人的走姿体态要做到真实自然、从容稳定、目的明确。由于受到演播室空间的限制,一般来说,主持人的步幅不宜过大,步速也不宜过快,同时还要清楚走位的方向,明确定格的位置。在与有声语言一同呈现时,要能够做到心理节奏、语言节奏、步态节奏三位一体。
三.下场时的走姿体态
主持人的下场动作也是节目主持过程的一部分。在电视综艺晚会中,当主持人完成节目与节目的串联工作后,会迈着轻盈稳健的步伐缓缓地走下舞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场,是主持人在经历节目内容情感起伏后的一个结束动作,能影响观众对一个主持人的最后定位。当主持人完成一档节目的主持工作后,"扭头就走"或"迅速转身下场"都会给人一种着急离场的不适感,也会使观众对主持人的好感大打折扣。
一般情况下,当主持人需要退场时,首先应当在站定的基础上,稍作停顿,带给观众一个下场的指令;然后做出转体的动作,转体时要先转身,头稍后一些转;接着以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的走姿体态离场。如果是双人搭档下场时,则要遵循"长者优先"或"女士优先"的原则。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上场、下场还是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主持人的走姿体态都应当做到轻盈稳健。在行走的过程中,步态要自然大方,女性主持人迈步不宜过大,男性主持人又不宜迈步过小;双臂自然放松,既不紧贴裤缝又不刻意甩臂,应跟随身体的走动而自然摆动;整个上身要保持与坐姿或站姿一样的要求,同时还要注意目光与观众或镜头的交流。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在"出场亮相"时的步速相对较快、步态也较为积极,能够带给观众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在"边走边说"的过程中,由于走姿体态与有声语言结合的同时还往往伴随着手势语的表达,所以步速要放慢一些,以免步速过快带给观众一种过度的"紧迫感";在结束下场时既要做到落落大方,又要注意礼仪的规范,从而进一步彰显出主持人的高雅气质与内在修养。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