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多元叙事、影像表达、东方美学

作者:王欣杨来源:《声屏世界》日期:2024-10-18人气:487

传播学学者拉斯韦尔认为,大众传媒具有“社会遗产继承”功能,纪录片以创造性的方式来对待现实,通过真实的影像记录,将历史、文化、社会现象等珍贵资料传承下去,不仅能够铭记历史、流传文化,更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中医药题材纪录片作为展现中医药文化魅力的重要艺术形式,通过生动的影像表达、多元的叙事策略和独特的东方美学,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多元叙事

以普通人视角切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传统纪录片多侧重于宏大的叙事框架和俯瞰式的创作视角。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人们的自我意识日益觉醒,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审美需求悄然发生变化,逐渐倾向于更加贴近生活、富有平民意识的表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药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尽管中医药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传承,但其严格的传承方式和高深的技术壁垒赋予了它较强的保密性,相较于其他传统文化更显神秘莫测。近现代以来,大众在疾病治疗方面更多倾向于选择西医西药,相比之下,中医药在某些方面显得稍显弱势,其传统价值和治疗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种种原因之下,中医药的相关知识和信息主要掌握在中医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手中,普通民众往往难以深入探究其奥秘。随着近些年国人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具有大众传播功能的纪录片在其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采用日常化叙事构建中医药文化体系。纪录片《悬壶岭南》通过岭南地区普通家庭日常生活的画面,生动展示了岭南地区人民生活与中医药文化之间的羁绊。影片中,岭南人的日常生活与中医药文化紧密交织。早晨,忙碌的市集上,人们或提着篮子,或推着小车,在草药摊位前驻足挑选;天气炎热,老人会守在锅前为家人熬一碗凉茶解暑,行色匆匆的旅人也会为一碗凉茶暂停脚步。纪录片《悬壶岭南》如同一幅细腻的岭南风情画卷,缓缓展开在观众眼前。每一帧画面,每一个镜头,都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让人仿佛置身于岭南的街巷之间,感受着那里的风土人情,聆听着那里的生活故事。影片采用日常化的叙事方式,让受众在平凡而真实的生活场景中,逐步构建出一个清晰且生动的岭南传统中医药文化形象体系。

通过中医药人传承中医药文化之风骨。传统纪录片着意于把记录对象塑造为高高在上的偶像,人物被抽象为一种承载意识形态宣传功能的符号。随着观众审美观念发生改变,许多中医药题材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了药以外的另一组成部分——人。纪录片《杏林医者》以人入史,以医述史,将镜头对准了行医的人,通过当代医者行医的故事,展现“妙手仁心”之风骨。影片中的医者人生轨迹各异,却都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他们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与磨砺,逐渐成长为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中医人。影片并没有一味给这些医者冠上“国医”的光环,立成“标杆”供人膜拜,而是把他们还原成了平凡的普通人。除了是医者,他们还是儿子、孙女、徒弟,是会随便吃一餐饭、骑老旧自行车出行、不小心穿错袜子的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个。这样的医者,不仅可敬,也更可亲,更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通过这些医者的故事,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仅是一种医学知识体系,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和生命哲学。

多层次叙事结构。叙事结构不仅是纪录片创作的中心环节,更是一部纪录作品的主体框架。纪录片的结构形式有着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因为它不像故事片那样受既定故事情节的限制,不同的作者更是有不同的风格。

中心线串联式是指以一条或若干条贯穿全片的中心线,将几部分不同的材料串联起来,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展示同一个主题,它是纪录片创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叙事结构,尤其是一些需要表达复杂主题或多重寓意的纪录片中。在中心串联式结构中,中心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心线贯穿影片始终,将全片内容紧密串联在一起,确保叙事得到全面的延伸,主题更为鲜明丰富,共同构成一个宏大叙事。《本草中国》以人物故事为主线,巧妙地将人物与本草相互交织。尽管聚焦于中药的讲述,但叙事过程却丝毫不显单调沉闷,反而显得平易近人,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间烟火气。以《时间》一集为例,它巧妙地以时间为脉络,将不同的草药与人物故事有机串联,整体节奏明快流畅,主题鲜明突出。这种叙事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固有模式,更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看体验,使人仿佛置身于中医药的神奇世界,深刻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板块式结构是一种将不同的人物、事件、现象等按照一定的时空、人物与内容的不同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板块,并在叙事过程中将这些相对独立的素材或板块按其特点依次进行重组的叙事结构类型。这种结构方式以“分散后集合”的形式来表现纪录片的主题,其优点在于,它能够将原本纷繁复杂的叙事内容梳理得清晰明了,各个板块都是独立的故事篇章,相互间既不重叠也不干扰。同时,板块内部之间又可以将不同时空、不同人物和事物潜移默化地联系起来,相互呼应、相互补充,这种跨时空、跨人物的内在联系,丰富了纪录片的叙事层次,使得整个故事线索更加立体和完整。在中医药纪录片中,板块式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时间、人物或事件等来划分板块,使得每个板块都聚焦于一个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中医药魅力、诠释中医药文化。《本草中国》第一季共包含十集,每一集都自成一个板块,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构建起了整部纪录片的叙事框架。从《时间》到《年华》,从《境界》到《根脉》,每一个板块都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展开叙述,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入的解读,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这些板块虽然讲述的主体、故事各不相同,但都在不同角度上凸显了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和价值,最终都回归到了“本草中国”这一主题之上。通过板块式结构的运用,《本草中国》成功地将中医药文化的多个方面和层次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中医药纪录片。

影像表达

在新时代的审美语境变化的影响下,纪录片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创作者、观众和传播渠道等多元因素的变化,共同推动着中医药纪录片在内容、技术、表现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和提升。纪录片正突破传统视域的束缚,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重建产业价值链,通过推陈出新,迎来“新旧动能转换”的崭新局面。

巴赞的现实主义美学认为影像的本体论建基于“电影再现世界的完整性、时空的真实性以及影像与客观世界中的被摄物的同一性”三个方面。顾名思义,纪录片是一种表现记录真实的影像作品形态。

摄影技术多样化。毋庸置疑,药材是中医药纪录片重点展现的主体之一,但是原始形态的中药材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是十分陌生的。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发展,许多中医药纪录片通过高清摄影、微距摄影等先进技术,将中药材的形态、色泽、纹理等细节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观众甚至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中药材表面的纹理和内部结构。同时,中医药纪录片还注重动态记录,通过跟拍、航拍等手法,展现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和采摘过程,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医药文化的自然之美。纪录片《本草中华》以其精湛的拍摄技艺和独特的视角,将中华本草的瑰丽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该片全程采用4K高清拍摄,在拍摄手法上,《本草中华》运用了无人机航拍、微距摄影、变速摄影等多种拍摄方式,细腻入微地捕捉了本草的每一个细节,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拍摄手段灵活化。中医药纪录片灵活运用镜头的切换、画面的穿插、音乐音效的应用,在保持纪录片真实性的基础上丰富其层次,给予观众强烈的视听体验。以《本草中华》为例。在镜头的切换上,景别调度灵活,远景展现中草药生长的广阔天地和采摘场景,中景呈现中医药的炮制过程,近景和特写则着重表现人物,通过对手、眼等部位的特写去表达背后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这种镜头的灵活切换使画面的层次感更加丰富。同时,该片在叙事过程中巧妙地穿插历史画面、现代医学场景以及专家名医访谈等内容,将中医药的悠久历史、现代发展和科学价值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得纪录片更加生动有趣,也从不同维度上彰显了中医药的魅力。

情景再现还原影片历史真实性。情景再现是纪录片创作中的一种常用手法,能够将已经过去了的、不复存在的文化历史、人物事件通过人为手段重新表现、还原出来,有效弥补历史资料的不足。同时,它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创作手法束缚,将人的内心情感以一种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将历史情境创造性地反映出来,把原本呆板、枯燥的历史事实通过场景重建、人物塑造等方式演绎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纪录片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数字技术的应用提升审美趣味。近些年,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中医药纪录片中也常常使用数字技术表现一些拍摄难度较高的场景和人物。在中医药纪录片中,经常涉及珍稀药材的采摘、复杂制药工艺的展示、中药材药性的介绍等场景,因为环境特殊、晦涩难懂等原因,使用传统的拍摄手法难以满足观看需求,在这个时候,数字技术便成为了解决难题的利器。《本草中国》在对中药材进行介绍时使用了虚拟动画技术,以典籍记载为依据,将药材的名称、形状等信息以动画形式表现出来,画面中药材旁边显示着来自《中国药典》的介绍,引经据典增强影片可信度,而解说词则是简单易懂,平民性与科学性兼得。这种以动画入影的创作手法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层次,增强了纪录片的审美趣味。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几年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动画电影的制作也进入了中医药纪录片领域。2020年上映的中医药题材纪录片《中医故事》就是一部动画微纪录片,选取了华佗、张仲景等名医,当归、徐长卿等中药材,将脍炙人口的经典中医药故事通过动画技术进行制作和演绎,以新的方式将中医知识、医理药理、哲学思想等进行传播,开拓了中医药文化新的表现和传播形式。

东方美学

在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中,美的意象并非局限于物理空间,而是超越其界限所构建出的深远审美意境。在中医药题材的纪录片中,这一美学观念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画面构图展现和谐之美。中医药纪录片在画面构图上深受东方美学的影响,追求画面的和谐与平衡,通过运用对称、留白等手法,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的视觉感受。在中医药纪录片中,无论是山川草木,还是人物分布,都通过对称的布局,展现出一种稳重而和谐的美感。比如,在展现中药材生长环境的场景中,画面往往以山脉或水域为中轴线,将画面一分为二,两侧景物相互呼应,形成对称之美。这种构图方式不仅让画面更加和谐统一,也凸显了中医药文化中的沉稳与内敛。中国传统美学讲求“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多用留白之法启迪画外之意。在介绍本草的生长环境时,这些中医药纪录片常常会使用大量深远、优美的空镜头,既展现了人文自然风光,又拓展了纪录片的影像空间,获得了“留白”的效果。空不是空无一物,而是诗意生成的关节点、画面灵动之源。

水墨元素营造空灵意境。水墨风格动画,是中国传统水墨画与影视艺术的珠联璧合,它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注重灵动与神似,而非对细节的刻板追求,整体神韵尤为传神。《本草中国》《本草中华》《悬壶岭南》《大国岐黄》等纪录片都以水墨风格动画作为片头,滴滴水墨晕染画卷,铺开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尽显东方美学之韵味。

音效音乐营造古朴氛围。在纪录片中,音乐作为背景或氛围的衬托,是一种客观化的呈现,服务于影像的叙述。然而,当纪录片的内容与音乐的变化相结合时,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情绪与纪录片中的画面、情节和人物情感相互呼应,这种原本客观的呈现便悄然融入了主观的色彩,也赋予了纪录片更深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本草中国》系列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十分注重音乐和音效的使用。音效的运用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当镜头聚焦于本草的生长环境时,微风轻拂树叶的沙沙声、鸟儿的婉转啼鸣等自然音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广阔山水间,随本草一起与大自然和谐共生。而在制药场景时,石磨转动、药材研磨等声音则传递出传统工艺的质朴与厚重。音乐方面,《本草中国》制作组将中国传统乐器融入原创音乐,悠扬的古筝旋律仿佛诉说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怀,激昂的鼓声则彰显了中医药文化的活力与传承。传统乐器的悠扬旋律和古典音乐的深沉韵味与纪录片的画面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的艺术氛围。

结语

中医药文化纪录片以其独特的影像表达和人文关怀,将古老的中医药文化呈现给现代观众,其不仅通过丰富的视觉语言和叙事手法,生动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在东方美学的指导下,将中医药的精髓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因此,中医药纪录片不仅是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面对未来,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涌现,继续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内涵,结合现代审美和叙事手法,以更具创意和深度的方式创作出更多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优秀作品,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  《声屏世界》   https://www.zzqklm.com/w/xf/2448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