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浅谈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何以赋能乡村治理

作者:彭苏男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4-12-14人气:501

乡村社会是最基层的社会场域,农村社会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最基础的一环。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能为乡村治理提供经济支撑,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命题,也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抓手。

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效应的实现机制

第一,凝聚治理主体。乡村治理的主体包括乡村场域的多种组织,如政府、企业、村社、乡贤、农民等,通过协同合作、规范的治理和多方向的互动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建构能有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从而使村庄内部多元治理主体的动力得以激活。同时,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强了乡村对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此外,产权与成员资格的明晰,意味着各个治理主体及治理事务规范,可以为实现多元治理主体有效参与公共事务打开通道。

第二,盘活治理资源。包含行政资源、市场资源和社区资源,首先,集体经济组织成为了承接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载体,统一、公开、透明的财政支农预算制度,避免精英俘获的同时也提高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通过落实集体产权实现机制以合作经营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促进了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也通过推动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激活了农村社会的动力;最后,在乡村社会公共价值孱弱的背景之下,建立集体产权的实现机制,平衡个体与集体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健全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构建了农村内升级至,促进农村自主可持续发展。

第三,实现治理效应。村级集体经济的功能不仅是直观上的提供物质保障和财力支持,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通过产权的调整实现了土地的连片经营,村级集体经济得以壮大,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物质生活。二是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产权制度的完善明晰了成员产权、资格以及利益分配关系,建立了利益协调机制,推动和引导多元主体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大大提升。三是增强了政党的整合能力,作为领导角色的基层党组织,在组建合作社、集体经营、利益分配及基层治理等过程中,改变了农村党组织“悬浮化”的局面,动员、整合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

可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以通过凝聚政府、村社共同体、企业、乡贤、农民等多元治理主体,在行政、市场、社区的三重赋权下实现了资源的有机整合及有效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以及政党整合能力,此过程的内在逻辑在于产权与治权的耦合互动关系。

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治理的路径

第一,坚持党建引领治理,强化领导作用。目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核心的问题上认识不足,致使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退化,主导地位弱化,权威认同度减弱。为了去“悬浮化”,实现基层有效治理,首先,加强队伍建设,保持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其次,优化组织结构,实现横向联通和资源共享以及纵向组织链条的延伸。再次,强化价值引领。通过借助农民党员身份二重性,对政策话语进行转化,以村民熟悉的语言实现政治引导。最后,拓展组织力量。发挥两新组织独特的价值以及在联结群众方面的作用,引导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探索建立党组织引领下的乡贤治村机制与经济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引领和有力推动社区各个领域的可持续的发展。

第二,明确各级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合作社一方面是由农民自发联合组成的自主性组织,强调民主控制,另一方面,它又是政府经济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载体,政府对合作社的干预会严重影响到合作社的独立性,进而制约其发展。因此,政府在扶持合作社的同时也要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加强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在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的进程中应当找准角色定位,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不可使用行政手段过度干预,给予村民一定的自治空间。另一方面,必须监督村集体流转规则和规模经营管理的规范性,保证其透明公开。同时还要适时制定和调整适宜开展土地规模经营的利好政策,以信息提供、因地制宜推出基建公共服务项目,帮助抵御风险、为开展土地规模经营基础条件。

第三,提高合作社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机制。在实践中很多合作社组织结构松散,管理制度还不够科学,决策机制不够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够公开透明等问题制约着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是提高合作社运营效率的制度保障,一要建立完善内部机构,成立规范有序的董事会、监事会,依法制定完备的组织制度;二要健全完善合作社财务管理各项制度,定期将财务情况向农户披露,保障农户知情权,提髙工作透明度。三要要持续构建合法、合理、公平、高效的利润分配机制,建立完善利润分配制度。农民会员大会表决决定分配方案后方可严格执行,以充分保障农民收入,形成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效化合作机制。四要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树立实干者得实惠、谁能干事支持谁的鲜明导向。

第四,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坚持农民本位。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是乡村治理的内在要求。首先,农民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是改善乡村治理、创新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通过培训、宣传以及完善参与机制等方式培养农民的政治意识,引导其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是乡村实现善治的要求;其次,村委会作为基层政权和村民之间的一座沟通桥梁,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是乡村治理要抓的少数关键变量。要通过坚持村务公开、明确职责范围、权力来源,并不断提高成员专业素养,更好地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最后,发挥乡贤能人的秩序维护、传播及榜样作用,通过特色人才工作吸引乡贤人才聚集乡村、服务乡村,为集体经济的壮大提供新的动能。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