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红色文化森林景观步道设计研究 ——以磐石莲花山原始森林为例

作者:姜俊彤 王培建 申舒丞来源:《大河美术报》日期:2025-08-22人气:7

  要:莲花山原始森林保留了大量东北抗日联军的活动遗迹,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将红色文化与莲花山景观步道设计相融合,提出红色文化景观步道的设计策略与设计思路,旨在构建一个兼具历史纪念意义与生态美学价值的景观步道体系,为红色文化在自然景观中的当代表达提供创新设计范式,促进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景观设计实现空间活化与价值再生。

 

  关键词:红色文化;步道设计;磐石莲花山;森林景观

 

  红色文化背景与地域资源概述

 

  ☆莲花山抗联历史与红色资源概况

 

  莲花山原始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地处长白山山脉,森林植被丰富,地势复杂。抗日战争时期,莲花山因其自然隐蔽性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活动根据地之一。杨靖宇、周保中等革命先烈在此组织开展过多次战斗,留下了密营遗址、指挥所旧址、作战据点等珍贵的红色历史遗存。当地历史资源具有文献价值和纪念意义,也为当前红色文化景观的空间化表达提供了载体与精神基础。

 

  ☆红色文化与森林景观融合的意义

 

  红色文化与森林景观的结合,是一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设计实践。景观叙事的出发点是场所隐喻,步道设计可以形成对历史事件的隐喻。[1]第一,红色文化蕴含着人民的坚定信仰与民族精神,需要通过有形的空间载体加以传承;第二,森林景观强调生态保护与环境体验,具备良好的承载条件与沉浸式特质。设计师通过路径引导、节点设置与文化叙事的嵌入,可以将历史事件转化为空间语言,让游客在游览中实现从走进自然到了解红色文化的情感过渡。

 

  红色文化森林景观步道的设计思路

 

  ☆红色文化的景观表达思路

 

  在红色文化森林景观步道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提炼红色文化元素并将其转化为视觉符号实现文化表达。在具体设计中,设计师应以红色文化内容为主线,提炼典型的事件、人物、精神等元素,通过空间布局、景观小品、标识系统等方法呈现红色文化,形成具有历史情境感的步道空间。设计师可以通过时间轴线的方式串联节点,结合讲述式导览系统,让游客在步行中自然了解抗联历史,感受红色精神,从而增强文化的沉浸感和记忆性,在爬山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当地红色文化。

 

  ☆游览动线与空间节奏构建

 

  步道是组织景点、景物的纽带,也是游客身心体验的实体和载体。红色文化主题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是把握好动线的组织规划。在红色文化主题步道中,动线应具备良好的导向性与节奏性,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完成“引入——了解——体验——回顾”的认知过程。[2]设计师可以结合地势起伏与景观变化,设置主动线与支动线结合的空间体系,主动线串联核心节点,支动线延展多样体验。这样可以增强空间层次,提高人们的学习兴趣,形成一步一景、一路一观的景象。

 

  莲花山红色文化步道的设计策略

 

  ☆步道选线策略

 

  莲花山红色文化步道可以采用“主线+支线”的选线策略,构建清晰的文化叙事空间。主线步道以连接抗联密营遗址、战斗旧址、烈士纪念地等核心红色节点为主,形成红色历史的主叙事轴。路径选线应结合地形走势设置较宽敞的步道,配合文化导示系统与沿线纪念小品,引导游客完成红色记忆的线性体验。支线步道连接临时哨所、物资藏匿点、红色口述故事发生地等次要节点,作为文化内容的补充与延展。整体路径规划需兼顾生态保护与安全通行,避免破坏植被与动物栖息区,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与自然保护的协调统一。

 

  ☆节点布局与文化内容植入

 

  设计师可以根据莲花山的红色历史文化,选取若干关键事件与代表人物为设计素材,设置主题鲜明的景观节点。例如,设计师可以在抗联重要会议遗址处设置“密林议事”节点,在战斗发生地设计“血战之地”沉浸空间,加入雕塑、地面铺装图案等形式强化记忆表达。此外,红色文化的融入不仅依赖于实体设施的建设,还依赖氛围营造与多感官体验,设计师可以利用声音、气味、触感等非视觉媒介增强景观的沉浸感。

 

  ☆步道构筑与景观设施设计

 

  莲花山栏杆设计要结合红色文化特征,采用朴素耐用的木材与耐候钢材料,造型上可以融入红军旗帜、红星等元素。步梯设计应顺应地势,使用防滑木材铺装,踏面可雕刻抗联重要年份或战斗节点,形成时间动态的叙事体验。座椅布置优先选用仿旧木材或红褐色调,座面或靠背可以刻印抗战标语、红色语录或人物剪影,增强历史氛围。设计师还可以在沿途设置观景平台、小型休憩区与应急避难点,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无障碍设计

 

  为服务好老人及行动不便者等特殊群体,步道系统须具备良好的无障碍设计。主步道应全程设置缓坡,替代陡峭台阶,必要区域设置防滑栏杆和双侧扶手。材料选择上,步道应避免易滑、松动的铺装,优先使用防滑木材、仿石透水砖等平整耐用的材质。在纪念广场、密营遗址等重要节点,步道应设置轮椅可达路径和无障碍观景平台,并配备专属休息椅、无障碍洗手间等辅助设施,构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包容性强的红色文化景观空间。

 

  结语

 

  这些以文化叙事、生态保护与游览体验为导向,从步道选线、节点设置到无障碍设计的红色文化步道策略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播。未来,设计师可以进一步加入数字导览、互动参与等体验方式,让红色文化步道成为集文化传播、生态教育与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景观系统。

 

 



文章来源:《大河美术报》 https://www.zzqklm.com/w/qk/35647.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