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中曼丽人物形象浅析
一、 曼丽生活时代背景
18、19世纪的英国是男性主宰的世界,男性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心,女人只不过是附属品,地位十分低下。当时的女性只有三种选择,嫁人、做老处女或是做家庭女教师,家庭女教师的地位又很卑微,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的经历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当时的英国女子大多没有继承权,所以找寻富有的丈夫成为年轻待嫁女子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追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姐们看书、学音乐、绘画、跳舞等等并不是出于喜爱或真心想从中得到提升,她们想要的不过是多一些谈资、多一些特长、多一些加分项,在她们看来,所有的一切努力只为了一个终极目标,嫁给一个有钱人。而男人们对妻子的要求是美貌、身份、家境,具备这些条件的女子如果能跳舞很漂亮,弹琴很动听,看书又能说出些门道来自然很容易在婚姻市场上被选中。换句话说,就是离有钱人的太太这个身份更近了一步。小说中的长辈对女子时时告诫,多学一些本领就能够体现身份,能够为自己吸引眼球,能成为好妻子的人选,更直白的说,就是能为自己找到如意郎君添一些筹码。连咖苔琳夫人在询问伊丽莎白家里情况的时候也会问到家里的姐妹们有没有学习谈情唱歌绘画,然后才引到交际这个话题上,可见在当时,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
二、曼丽形象与简奥斯丁生平的联系
简奥斯丁被誉为可以与莎士比亚齐名的作家,一生著有六部小说,分别是《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劝导》《诺桑觉寺》《曼斯菲尔德庄园》都是描写爱情婚姻的,其中《傲慢与偏见》是最优秀的一部作品,也是奥斯丁本人最满意的一部作品,奥斯丁也通过小说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简奥斯丁出身于英国斯蒂文顿村,从小与乡间金色的阳光,甜美的花草,泥泞的小道作伴,在父亲的疼爱,母亲的关怀中长大,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度过。他的父亲是一位乡村牧师,正因为他对书籍的热爱影响了简奥斯丁,简常常驻足于父亲的书柜前,饱读了各类书籍,深深受到熏陶,所以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简却很早就便开始写作。据说她写作的条件很差,因为没有独立写作空间,只能在客厅进行创作,每当有客人来访,她便匆忙好遮挡住自己的作品。她的作品大多描写乡村中绅士淑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因为简一生生活在乡间,没有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只能描写所闻所见的那些舞会、聊天、打牌,甚至连出外旅行做客也不过是逛逛别人家的花园。她的生活是乏味且单调的。著有6部多描写婚姻小说的简奥斯丁却终身未婚,后人还为她写了一本传记,名为《简奥斯丁—将梦想嫁给文字》,奥斯丁对曼丽这个人物从开始就竭尽挖苦,说她“一脸的女才气派和自高自大的态度。有了这种气派和态度,即使她的修养再好些也于事无补,何况她不过如此而已(The look of female style and arrogant attitude. With this style and attitude, even though her training and then better not help, not to mention she was just so.)”,同为知识女青年的简奥斯丁对曼丽这样嘲讽道。简奥斯丁笔下的曼丽愚蠢而不明事理的女子,她不具备善良的品格,却将旧道德时时挂在嘴边。可以说,曼丽就是女版的柯林斯,奥斯丁对旧道德的厌恶在对曼丽一字一句的讽刺编排当中可见一斑。奥斯丁家中也很有多兄弟姐妹,她对家人的感情很深厚,对于曼丽这样对家庭感情淡薄的人物奥斯丁通过伊丽莎白表达了诧异与不满。
在奥斯丁看来,拥有独立人格前提下的平等爱情才是婚姻幸福的来源,曼丽即使有些小聪明来弥补自己的缺点,却终难得到真正的幸福。当今社会,依附于男人的女人仍然存在,而被珍惜被宠爱的女人却往往是有独立人格勇敢做自己的伊丽莎白式的女子。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