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重要性-音乐艺术论文
摘要:钢琴即兴伴奏是根据既定的歌曲旋律,在键盘上做出即兴弹奏,尽可能地用琴声带动演唱者投入歌曲情绪,并与歌声共同塑造音乐形象。其特点是突出弹奏的即兴性,即在无钢琴伴奏谱的情况下,伴奏者能以即兴伴奏给歌声以烘托并推动音乐的展开。它的作用不仅是使音乐形象得到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用琴声激起演唱者的情感活动,两者相互呼应,交流,增强音乐的感染力。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节奏型;音乐教育;
一、钢琴即兴伴奏的功能
钢琴即兴伴奏实质是演奏者对基本乐科、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学、作曲理论和钢琴演奏技巧等方面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手法的问题,而是隶属于音乐创作的范围,是对歌曲的再创作。这种创作是建立在原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运用多声部的音乐和创作手法,进一步刻画和塑造音乐艺术的形象,使伴奏和歌唱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表现音乐作品的整体形象。因此,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音乐创作能力是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关键问题。
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音乐修养,它能扩大艺术视野,提高钢琴演奏水平,有益提高演奏者的歌唱感、节奏感和视奏能力,同时可获取更多的舞台艺术机会。
二、节奏(型)在音乐作品中的功能
在歌曲中反复出现的有一定特征的节奏叫做“节奏型”。节奏型在音乐表现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歌曲中运用某些节奏型,使人便于记忆,也有助于歌曲结构上的统一和形象的确立,有些歌曲仅从节奏型上就可以判断歌曲的类型。
音乐与我们的生命活动具有最本原的一致性,那就是共同以节奏为根本基础。节奏在音乐结构中用节奏型来表示,节奏型的不同,说明了乐曲的类别、风格也是不同的。
三、分析节奏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重要性
下文仅仅从节奏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实际应用入手,浅谈节奏型在各个体裁歌曲伴奏中所起的作用,体现出节奏型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艺术价值。
节奏型在伴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伴奏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可以
说,有音乐就有节奏,没有节奏的音乐是不会存在的。伴奏音乐中节奏型的表现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节奏型的动力性作用
在伴奏音乐进行中,节奏与旋律、和声等音乐手段相配合,体现出内在的动力作用。节奏型的动力作用表现在节奏的疏密程度和时值关系上。一般情况下,均匀的、长时值的节奏和节奏型或过多地出现长时值结合的节奏和节奏型,音乐常常表现为平稳、流畅。而非均匀的、短时值的节奏或节奏型,易造成音乐的动荡和激动,完美的节奏是使歌曲伴奏具有魅力和使歌唱者保持激情的必要因素。
在歌曲伴奏中运用某些节奏型,使人易感受便于记忆,也有助于歌曲结构上的统一和形象上的确立,节奏和速度是旋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们是音乐的骨架,旋律的脉搏,多种多样的节奏和速度,造成了音乐作品风格的多样化,当然钢琴伴奏中离开节奏和速度,任何旋律都无法存在。钢琴伴奏能帮助演唱者正确地把握作品中的节奏律动,利用节奏型的推动作用,使演唱者用心唱好歌曲的后半拍、弱起拍及休止符,使演唱既能感动自己,又能感染听众。
当演唱者表演较长的唱段时,伴奏者灵活地控制钢琴伴奏的节奏也同样很重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弹得稍快一些可以鼓舞歌唱者的信心。当歌唱者演唱特别长的唱段,或是想强调某个重要唱词或某种情绪时,适当地放慢节奏可以使这种表演轻松自如。而在某些唱词或唱段中,伴奏者则必须与歌唱者保持高度的一致而不是自行其事。在所有的歌曲伴奏中这种技巧都是极为重要的,而节奏的控制则更为重要。
(二)节奏型的造型性作用
节奏具有造型的作用,通过节奏(型)的设计和律动能逼真地刻画和塑造艺术形象。节奏型的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主题旋律中,也体现在和声、织体等背景音乐中。
柱式和弦型的节奏音型使用无论是在传统艺术歌曲,还是在现代通俗歌曲中都广为应用,在不同的类型、速度的歌曲中所造成的意境也迥然不同,很多抒情的通俗歌曲使用这一音型,如《掌声响起》的第一乐段仅用几个柱式和弦便造成一种轻静,抒怀且又渗透一点摇滚的味道。同样是柱式和弦如果用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中,就会使这首进行曲式的歌曲更为有力度,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就生动地树立起来。
分解和弦在即兴伴奏及钢琴演奏中应用极广,同一和弦在不同的节奏,用不同的手法加以分解效果也是千变万化,如一个八度分解和弦,扩大一个八度分解,远距离的和弦分解,双手同时进行的分解,一手弹旋律或复调,一手进行分解、和弦的转换,琶音等。对于一首歌曲,一个乐段要尽量用同一节奏型,乐句结尾处有恰当的较小的变化,如果下一乐段是前一段的反复,那么在节奏以及和声上都应有较小的变化,以使伴奏进一步发展、丰富。到高潮处,无论是从节奏型、和弦的力度都应与前面有对比,以求层次清晰、主题鲜明。同样一首乐曲如果从速度,伴奏型等方面加以变化会有不同的效果,如电视剧《渴望》中的主题歌在旋律不变时,只是从配器的乐件、节奏、速度等的变化就可以表达时而欢快、活泼,时而忧伤悲痛的情绪,即兴伴奏也要从中有所感受,音乐的情绪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可以随意加以变化的。
伴奏是伴随着歌曲的演奏,必须与演唱者溶为一体,弹奏自如,烘托背景气氛,使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既要演奏又要聆听演唱者的歌唱,对演唱者起到情绪的引导、烘托、补充等艺术上的指导作用。
(三)节奏型的风格性作用
节奏型的某些形态能够反映出音乐的风格特征,如民族风格、地域风格、体裁风格、流派风格等。歌曲的体裁是根据歌曲艺术的表现特点及其它诸多因素来进行分类的,常见的体裁有抒情歌曲、颂赞歌曲、劳动歌曲、进行曲、歌舞性歌曲、叙事歌曲、诙谐、讽刺歌曲和儿童歌曲(儿童歌曲本身也包括有抒情、颂赞、劳动等体裁)。
节奏型的选择往往受体裁的制约,一首抒情的歌曲如采用进行曲的节奏型就难于抒情,反之亦然。但是不必要(也很难)将各种节奏型都限定于某种体裁,因为同一节奏型受速度、奏法、等影响都很大,其表现力也很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时钟节奏型“哒哒哒哒”来说,当速度较慢又用“legato”演奏时,可以用在抒情歌曲中;当用进行曲速度弹奏时亦可用在进行曲中,当速度较快的时,也可用在歌舞曲中。同样的节奏型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选择的节奏型时最好结合音型在琴上弹一弹、听一听、看这种节奏型能否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如觉得不满意可以重新选择。
学习为某种体裁歌曲选配合适的节奏型最好的老师是作品,尤其是优秀的、典型的作品,希望广大的初学者不妨多收集一些各种体裁歌曲的钢琴伴奏,仔细分析其中节奏型的用法,这是比单纯从书本上学习更为理想的学习方法。
总之,节奏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的脉搏,要想使音乐真正具有生命力,必须注意它的节奏型,即律动均匀、时值准确、重音恰当、速度适当,多培养内心节奏感,因为掌握节奏型是表现音乐的前提,抓住律动,才能真正理解音乐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谢哲邦.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6.
[2]费承铿.钢琴即兴伴奏练习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
[3]孙维权、巢志珏.键盘即兴弹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12.
[4]刘聪、韩冬著.钢琴即兴伴奏教程新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8.
[5]泰尔.钢琴即兴伴奏基础教程(上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9.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