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斗争思维方式的形成
人的思维来自于实践活动,而实践又是在一定的思维支配下进行活动的。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方式或样式可简称之为思维方式。[1]思维方式是在“认识——实践”不断重复的过程当中形成的,并且深受社会历史条件、生活环境、文化传统的影响。毛泽东的思维方式,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在中国经历剧烈历史巨变的背景中逐渐形成的。
1917年发生在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极大的鼓舞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一些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将眼光投向俄国,从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了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革命与苏联相似却不相同,中国革命有着自己的特点。中国革命主要地表现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和阶级战争这种急风暴雨式的政治革命形式,新中国之产生的精神上的助产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2]阶级斗争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哲学论证的重点。[3]毛泽东自己说过:“记得我在一九二O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可是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蒋介石和陈独秀找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4]毛泽东也不是天生的共产主义者,他也经历了一个从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从唯心主义者到唯物主义者的转变过程。毛泽东这种转变是在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的指导之下,用斗争这种实践方式完成的。从一介书生投笔从戎参加中国革命,党内外各种思想路线的交锋,中国革命的生死存亡,两次国共合作破裂, 让毛泽东形成不妥协、不幻想的务实斗争哲学。“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5]中国革命的曲折、艰辛历程都支持了毛泽东的彻底革命信念。他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不断学习斗争和研究斗争。他深深的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历史进程,但是同时他的思维方式深受到这了这段漫长、严酷而又艰难的革命进程的影响。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么雅致,那么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6]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我们可以明显地从毛泽东的论述当中看到阶级斗争理论对他的持续不断地影响,以及他斗争思维方式如何的逐步形成。
毛泽东非常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1925年毛泽东根据大革命斗争的需要,运用矛盾学说、阶级斗争学说分析当时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状况,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文章深刻揭示了革命的首要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7]为大家指出了革命斗争的革命对象和依靠力量。1927年初毛泽东又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文章明确地答复了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指出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阶级斗争就是革命的主旋律、就是革命的真理,也标志着武装斗争的思想理论观点在毛泽东的脑海里有了雏形。
由此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斗争的理解和把握逐渐变的成熟起来,这种成长是不能和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分离开来的。这种阶级斗争的学说对探索中国的革命道路、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然而同时,这种阶级斗争观念对毛泽东的思维方式也形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毛泽东的斗争思维模式。他始终认为除了坚持斗争,中国革命已无它路。毛泽东晚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实践,在早期即有其思想观念上的根源。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